摘要:你知道吗?最早最早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月饼这种东西!天啊!没有月饼的中秋节怎么过啊!那时候的人们在秋天收获之后,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心里想:“哇!这月亮好圆好亮啊!一定是老天爷在保佑我们丰收!”所以他们就把刚收获的水果和粮食摆出来,举行一个叫做“秋祀”的仪式。这
家人们!谁懂啊!古人过中秋的脑洞也太大了!你以为中秋节就是吃月饼看晚会?错!古人早就玩出花了!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中秋节的故事!超级有意思的!
你知道吗?最早最早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月饼这种东西!天啊!没有月饼的中秋节怎么过啊!
那时候的人们在秋天收获之后,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心里想:“哇!这月亮好圆好亮啊!一定是老天爷在保佑我们丰收!”所以他们就把刚收获的水果和粮食摆出来,举行一个叫做“秋祀”的仪式。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们在感谢天地自然给他们饭吃!太神奇了!
后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文人雅士们就觉得:“哎呀!这么漂亮的月亮光拿来祭拜太浪费了!我们要好好欣赏它!”噔噔噔!有个叫庾亮的将军,大半夜不睡觉,带着一群朋友爬上南楼,在那里弹琴唱歌、吟诗作对,就是为了看月亮!我的天!这也太浪漫了吧!
到了唐朝,哇塞!中秋节变得更厉害了!皇帝下令:八月十五全国放假!轰!!!这下可热闹坏了!大家都在这一天出去玩月亮!李白写诗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啊啊啊!太潇洒了!白居易也写他们在曲江池边玩耍,超级热闹!唐朝人把“赏月”升级成了“玩月”!太会玩了!
宋朝人更夸张!他们把中秋节过成了全民狂欢节!《东京梦华录》里写着:中秋晚上,开封城所有店铺都重新开门!灯火通明!人山人海!能玩到天亮!普通人在酒楼里喝酒猜拳,富人在自家高台上开派对!而且!重点来了!这时候出现了叫做“月饼”的点心!虽然它长得像朵荷花,但这就是我们现在吃的月饼的祖先!太棒了!
明清时期,中秋节就变得和我们今天过的差不多了!“团圆”成了最重要的主题!月饼正式成为主角,叫做“团圆饼”!大家互相送月饼,联络感情。这习俗一直传到今天!哇!
还有一些超级有趣的习俗,现在都不太有人知道了!
在唐朝,除了吟诗,还有“逐月影”活动!就是大家在月光下奔跑追逐,觉得月光照到的影子能带来好运!小姑娘们会偷偷蹲在葡萄架下,竖着耳朵听,她们相信能偷听到月宫里嫦娥和仙人的悄悄话!天啊!这想法太天真太浪漫了!
宋朝的中秋夜市疯狂极了!有种“赌酒”的风气,赢了的人不仅能免单,还能拿走一套银酒壶!更夸张的是,那时候就有“金月饼”了!不是吃的!是纯金打造的!用来当赌注!我的妈呀!太奢侈了!
明清时期的老百姓更有意思!他们有“偷秋”的习俗!中秋夜去邻居家菜园“偷”冬瓜南瓜,主人家知道了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因为这象征着“送子”,是件喜事!要是你被偷了还骂人,反而会被邻居说不懂事!哈哈哈!这种被允许的“偷窃”真是太温暖了!
还有“拜月”,这是女孩子们的专属晚会!因为月亮属阴,所以拜月成了姑娘媳妇们的事。她们在院子里摆香案,除了瓜果月饼,还会放上自己的胭脂水粉,拜完后互相涂抹,祈求能像嫦娥一样漂亮!有的还会供上针线,求月娘赐给一双巧手!这些小心思给清冷的月光增添了人间温暖!
诗歌也不只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唐代诗人皮日休写道:“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他把桂花想象成嫦娥从月宫撒向人间的礼物!这想法多像个孩子啊!太可爱了!
所以啊!今天我们过中秋,除了吃月饼看电视,也可以试试找回古人的心境!比如吃完饭一家人下楼在月光下散步,这就是“逐月影”!给远方的亲人打电话好好聊天,这就是现代的“千里共婵娟”!
这个节日传承了上千年,最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而是那颗愿意为美好事物停留的心,是那份愿意为所爱之人付出的情!这轮月亮,它看过李白的酒杯,照过苏轼的衣袖,今晚,它正安安静静地照着你和我呢!太感动了!
你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过中秋?评论区蹲个搭子!
来源:语文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