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别盯网红榜!跟着节奏走,帮你踩准真正的风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4 23:40 1

摘要:最近总有人问我,选城市发展到底看啥?有人盯着季度GDP排名,有人觉得网红打卡点多的城市就有机会,但这些都是短期热度,根本没摸到关键,一座城市能不能让你站稳脚、有奔头,早被国家的顶层设计定好了方向。

最近总有人问我,选城市发展到底看啥?有人盯着季度GDP排名,有人觉得网红打卡点多的城市就有机会,但这些都是短期热度,根本没摸到关键,一座城市能不能让你站稳脚、有奔头,早被国家的顶层设计定好了方向。

可能很多人没太留意,从2014年国家提出19个城市群开始,城市就不是各自为战瞎发展了,得跟着政策节奏走。

十三五那时候,重点是扶中西部、缩小区域差距,成渝、黔中这些地方靠建高铁、修机场,算是赶上了中西部多数城市最后一次大家都能沾光的普适性机会;

到2021年十四五开启,方向就转成了高质量发展,19个城市群直接分成3个梯队,彼此的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现在十五五提的3+2+N格局,更像给城市分了升学班,尖子班冲顶尖,重点班争优势,普通班只能铆劲保着不落后。

而且你们发现没?顶层设计每次调整,都藏着资源往哪去的信号,十三五扶中西部是为了平衡,十四五分梯队是为了效率,现在3+2+N是精准发力,让有潜力的城市先冲,再带动周边。

说到机会,别总盯着长三角、珠三角,有两个城市群特别容易被忽略,就是中原(郑州)和关中(西安)。

好多人觉得它们没长江航运,不如长三角方便,可现在国家在推陆权经济啊!这俩城市正好在陇海线(原国道1号线)上,等将来中亚铁路网建好了,郑州、西安肯定会成中国陆运的枢纽。

这里的机会不是现在就能赚快钱,而是要提前占位。

上海到苏州坐高铁就半小时,到杭州、南京1小时,到合肥2小时,多数城市还有河运码头,现在连医保异地结算、公积金跨城使用都打通了。

好多人在上海上班,去苏州租房,房租比上海低一半,通勤时间还没在上海市区跨个区久。

而且企业布局特别成熟,总部在上海做决策,市场部去杭州对接互联网资源,原材料从宁波运过来,工厂放在安徽降成本。

这种跨城协作让无锡、常州这些二线城市也有不少好岗位,浙江好多地级市和合肥这几年人口流入都超百万,就是最好的证明。

要是想自己干一番事业,珠三角才是首选。它跟长三角不一样,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精,广州、佛山这些城市面积不大,但经济密度特别高,人均GDP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更关键的是,这里有完整的创业生态,做科创,能快速对接深圳的芯片、电子元件产业链;做外贸,香港的物流、报关资源当天就能联动;就算开个小加工厂,佛山的五金配件、东莞的模具就近就能配齐。

其实选城市,不是选最有钱的,而是选能让你自己增值的。应届生要看产业匹配度。

学电子信息的,去成都就比去武汉合适,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有政策扶持,还能对接重庆的汽车电子需求;学新能源的,去北京的理想、小米工厂,或者合肥的新能源电池企业,比挤破头去北上广深好多了。

真没必要盯着一线城市,有时候二线城市的产业赛道更精准,能让你快速攒经验。 创业者要看生态完整性。

别觉得在哪都能创业,比如做直播电商,杭州的供应链、主播资源比好多城市成熟;做机械制造的,长三角的零部件采购成本比中西部低10%-15%。

中年人要看资源承接力。要是老家在中原、关中,没必要非要去长三角从头再来。郑州的物流、西安的外贸,都能对接你在老家的人脉资源。

比如你在老家做建材生意,去郑州做中欧班列的建材出口,既能用老家的货源,又能接新订单,比从零开始稳多了。

最后想跟大家说,过去20年城市发展遍地是机会,随便选都差不到哪去;但未来不一样了,是选对赛道才能赢。中国不会放弃落后地区,但资源肯定会往优等生城市倾斜。

所以选城市的时候,多看看国家文件里的重点方向,少跟风那些网红榜单,才能真正踩准风口。

来源:无界议事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