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抗到对话: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6 14:58 3

摘要:张先生有点大男子主义,对朋友非常讲义气,在家里也是说一不二。儿子长到十几岁也是管教的十分严厉,但上了初三以后,他发现这小子隐隐有点脱离掌控。

张先生有点大男子主义,对朋友非常讲义气,在家里也是说一不二。儿子长到十几岁也是管教的十分严厉,但上了初三以后,他发现这小子隐隐有点脱离掌控。

先是早恋,再是打耳钉,后来打唇钉,这让张先生气得抡起巴掌,但越打,儿子越是不服,带着眼泪还大声质问:“凭什么别人可以打耳钉,我不可以?!”

看着以前只会沉默和流眼泪的儿子,现在懂得反抗了,张先生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有点失落,还有点困惑。

◎图源Pexels

就像上文张先生的儿子一样,青春期孩子的脾气大,是他们正在经历一场你看不见的、大脑和心智的“暴风式升级”,这个过程中,情绪系统暂时失调。

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

1、大脑“正在施工”:

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中,负责情绪体验和冲动的边缘系统提前“营业”并火力全开,让他们的情绪像海浪一样汹涌,感受更强烈。

而负责理性思考、控制冲动、评估后果的前额叶皮层却要晚很多年才发育成熟。这就像给汽车换了个强劲的引擎,但刹车系统还在升级中,一不小心就“刹不住车”,情绪失控。

2、荷尔蒙“催化剂”:

青春期体内荷尔蒙水平的剧烈变化,为这场情绪风暴添加了“催化剂”,让情绪波动更加频繁和不可预测。

3、新旧系统冲突:

他们内心渴望独立、渴望被当作成人对待,但能力和经验还不够,常常感到挫败和无力。这种“想挣脱又依赖”的矛盾心理,很容易转化为烦躁和易怒。

4、压力无处安放:

学习压力、社交烦恼、身体变化带来的不适、对未来的不确定……这些压力积压在内心,又不懂得如何健康地表达和释放,就像高压锅一样,最终只能通过“发脾气”来“放气”。

所以,孩子的坏脾气,更多是他们内部“系统超载”或“系统不稳定”的信号,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内心风暴的表现。

理解这一点,你才能跳出“孩子是故意挑衅,惹我生气”的误区,用更冷静、更具智慧的方式去应对。

◎图源Pexels

青春期,孩子会积极表达自己的成长需求,这时候,父母应从“管理者”转变为“顾问”和“港湾”,学会放手。

首先,改变你的教育模式。早年你可以说“赶紧写作业,写完才能出去跟朋友玩”。到这个阶段不要这样了。

可以跟他们讲:你现在长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帮助你就说话,要不然我就认为你能自己完成。也可以定期看一看他“独立的成果”,再决定要不要介入。

第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一样尊重对待。比如你想看他的日记本,想了解他的心思。但孩子已经长大了,他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心理空间。

你会随意翻看朋友的日记本吗?当然不会!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去看待,我们需要尊重孩子,不要动涉及他们隐私的东西。

第三,善于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当孩子对你不尊重时,你一定有不自重的表现。在家里要让孩子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反省,然后再告诉他们具体的道理及方法。

第四,为孩子的善良、成功、负责表现出骄傲。我们夸孩子不能只是以学习多好作为评判,而是看孩子是否懂事,生病时他们是否会主动关心,孩子在班里是否能够帮助他人等等。

◎图源Pexels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旅途中一段既美丽又充满挑战的旅程。作为父母,我们不仅是引路人,更是同行者。

这是一场关于分离的修行,父母的稳定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底气。

通过理解、沟通、引导与爱,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这一时期,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图源Pexels

来源:心泉心理咨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