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反跨性别被围攻5年,罗琳道破真相!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5 19:15 1

摘要:2025年9月24号,艾玛·沃特森上了《杰伊·谢蒂播客》,一开口就把跟罗琳的那点事儿又搅翻了。

2025年9月24号,艾玛·沃特森上了《杰伊·谢蒂播客》,一开口就把跟罗琳的那点事儿又搅翻了。

她先说不认同罗琳在跨性别问题上的立场,转头又说心里还爱着罗琳,希望对方也一样。

更绕的是,她还说自己跟那些想伤害罗琳的人站一边,末了又补一句“这两者能共存,因为世界多元”。

其实,听完这段我都有点懵,又想保立场又想卖情怀,这平衡哪儿那么好拿捏啊?

沃特森还说想坐下来聊跨性别者权利,又强调“不同意罗琳也抹不掉以前合作的痕迹”。

这话听着像是想留余地,但转头罗琳就没给这个面子。

9月29号,罗琳没接任何采访,直接在X平台发了篇长文,还附了个喜剧演员恶搞沃特森的视频,火药味一下子就上来了。

罗琳在推文里把矛头直指沃特森的名气和财富,她说沃特森根本不懂普通女性的难处,比如去收容所、住公立医院混合病房的压力。

罗琳还拿自己以前的穷日子说事儿,《哈利·波特》火之前她过得挺难,所以她觉得自己更懂现实。

本来想觉得沃特森可能是真的想缓和关系,但后来发现她连私下联系罗琳都没做过,光在镜头前说“爱”,这诚意确实有点虚。

罗琳还提了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说他俩总拿以前合作的“情分”当借口,公开批评自己,还觉得这是“义务”。

“我永远不原谅他们”,这话罗琳说得特别硬,因为她觉得这俩人是在帮着“侵蚀女性权利”。

这里我倒挺理解罗琳的,要是有人一边拿着你创造的角色赚名气,一边又跟反对你的人站一队,换谁都得生气。

最让罗琳在意的是2022年英国电影学院奖那事儿,当时沃特森说“为所有女巫而来”,接着又无声补了句“除了某人”,罗琳认定这是说自己。

更气的是,那会儿罗琳正收到一堆死亡、强奸威胁,家里安全措施都加强了,沃特森却只让别人转交一张“抱歉”的纸条。

“她以为一句关心就够了?”罗琳这话里的委屈和愤怒,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

罗琳还吐槽沃特森“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说她用的公共厕所是单人间还有保安,从没体会过普通女性的麻烦。

其实,这话虽然尖刻,但也没说错。

沃特森从小就火,生活圈子跟普通人不一样,她理解的“性别问题”,可能跟罗琳看到的底层女性困境,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后来罗琳回复网友时还说,要是沃特森私下找她,她愿意支持,但沃特森只是拿她“重塑品牌”。

搞不清沃特森为啥非得在公开场合说这些,难道真像别人说的,以前骂罗琳时髦,现在风向变了,又想往回找补?

聊到这儿,就得说说这事儿的根儿了。

俩人闹成这样,根本不是私人恩怨,是在“性别观点”上完全拧巴了。

罗琳最早也是被当成“女权盟友”的,但她一直说“自然性别只有男女”,不认同“心里觉得是啥性别就是啥性别”。

她怕的是,要是这事儿松了口,会有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伤害到真正需要保护的女性。

2018年的时候,罗琳因为点赞一条“跨性别女性是穿裙子的男人”的推文,第一次被骂。

2019年她又帮一个因反跨性别言论被解雇的学者说话,这下彻底把LGBTQ+团体惹毛了。

2020年6月,罗琳干脆直接发推文,把自己的立场说透了,这一下就炸了锅。

最先跟她翻脸的就是沃特森,说“跨性别者该不受质疑地生活”。

接着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也跟着表态,全是反对罗琳的。

2022年英国电影学院奖上,沃特森又暗讽罗琳,这下更把LGBTQ+群体的火气挑起来了,罗琳那段时间被围攻得特别厉害。

其实,当年《哈利·波特》剧组多和谐啊,罗琳还总帮着几个童星,现在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闹成这样,挺让人唏嘘的。

更惨的是《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本来要拍电影,结果因为这事儿搁置了,制片人都说“政治因素把事儿搞复杂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站沃特森那边,饰演海格的罗比·考特拉尼(2022年去世了)就说,“罗琳没冒犯谁,推特上有些人就等着被冒犯”。

饰演伏地魔的拉尔夫·费因斯也替罗琳说话,说“针对她的话太尖刻了,没道理”。

还有海伦娜·卡特,就是演莱斯特兰奇的那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得尊重人家的经历”。

《观点》前主持人梅根·麦凯恩说得更直接,说沃特森他们就是想抢《哈利·波特》的话语权,迎合潮流给自己谋好处。

这话虽然难听,但怕是最有体会的,娱乐圈里,跟着潮流走总比坚持立场安全,这点大家都懂。

这两年风向又变了,欧美那边对激进的跨性别主张,也开始有点厌烦了。

2024年5月,加拿大魁北克省直接立法,不让中小学搞跨性别厕所和更衣室。

2025年1月,特朗普刚回白宫就签法令,只认男女两个性别,还不让跨性别者参军,后来法院也支持了这个法令。

之前苏格兰搞了个《仇恨犯罪和公共秩序法案》,说对变性身份有“反感”都可能判刑,罗琳当时还公开说“抓我吧”,闹得挺大。

马斯克、乔·罗根这些人都反对这个法案,说它限制言论自由。

如此看来,大家对“激进政治正确”的容忍度,确实在降低。

沃特森大概也看出风向变了,2025年播客里才想缓和,但梅根·麦凯恩直接怼她“虚伪,没人买账”。

罗琳更直接,2024年就说“不稀罕他们道歉”,2025年又说沃特森是“利用自己重塑品牌”。

就连一直装聋作哑的HBO总裁,2025年5月也开口了,说“罗琳有权表达观点”。

这话说得虽然晚,但也说明行业里对“政治正确”的态度,确实在变。

说到底,罗琳和沃特森的争议,不只是两个人的事儿,是“女性权益”和“跨性别权益”的碰撞,还裹着娱乐圈的潮流、IP话语权的争夺,还有欧美政策的摇摆。

罗琳从被围攻到有人理解,沃特森从跟风批评到想缓和,这背后其实是大家对“多元议题”的思考在变,推进权益不该靠打压不同声音,《哈利·波特》这么好的IP,也不该被这点争议毁了。

毫无疑问,这事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不管是娱乐圈还是社会,坚持本心比跟着潮流走更重要。

要是为了迎合别人丢了自己的立场,最后可能啥都落不着。

来源:围炉夜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