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细长的茎秆,薄弱的叶片,你的油菜苗是否也像豆芽菜一样弱不禁风?别小看这个问题,这背后藏着影响收成的大隐患。
细长的茎秆,薄弱的叶片,你的油菜苗是否也像豆芽菜一样弱不禁风?别小看这个问题,这背后藏着影响收成的大隐患。
近来不少种植户发现,地里的油菜苗长得又高又细,活像一根根“豆芽菜”,风一吹就东倒西歪。这种现象其实就是油菜的徒长现象,也叫“旺长”或“贪长”。
徒长的油菜苗看似生长迅速,实则外强中干,不仅会导致后期结荚少、容易倒伏,还可能造成大幅度减产。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到底是哪三步没做到位,让你的油菜苗长成了“豆芽菜”!
走错了第一步:播种不当
油菜长成“豆芽菜”,问题往往从播种时就开始了。播种时间过早是一个常见错误,尤其是在9月中旬之前过早播种。
这时气温偏高,尤其是夜间温度降不下来,幼苗呼吸作用加剧,消耗过多养分,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徒长。
想想也是,油菜苗也怕“热”,在不该生长的时候强行让它生长,自然会出问题。
播种过密是另一个元凶。有些农户担心出苗不齐,盲目加大播种量,导致幼苗之间相互争抢光照、水分和养分。
密度过高,油菜苗只好拼命往上长,争抢珍贵的阳光资源,结果就长成了又细又高的“豆芽菜”。
错在第二步:肥水管理不当
肥水管理不当,是造成油菜徒长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氮肥过量简直就像给油菜苗“催肥”。
在幼苗期追施氮肥过多或过勤,会让油菜“虚胖”——叶片看上去又大又薄,但组织柔嫩,实质养分积累不足。
这样的油菜苗看起来绿油油一片很漂亮,实则抗逆性差,移栽后叶片容易大量脱落,返青慢,发苗迟。
水分过多同样会帮倒忙。土壤水分过多,会导致氧气减少,根系活力降低。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这样的环境极易引发徒长。
根系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深扎,只能浮在土壤表层,形成“高脚苗”,这样的油菜苗如何能经受住冬季的考验?
失在第三步:忽视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不到位,是油菜徒长的第三个诱因。忽视开沟排水,会导致田间湿度过大。
尤其是稻油轮作区,茬口矛盾突出,如果不开好“三沟”(厢沟、腰沟、围沟),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通畅,田间积水就会影响油菜根系生长。
不及时间苗也是管理大忌。播种过密而不及时间苗,植株间相互遮挡,争抢阳光,单株营养不良,最终会导致油菜苗争相往上窜,形成徒长。
对于有旺长趋势的幼苗,在3-4叶期使用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是控制徒长的有效手段,但这一点常常被农户忽略。
油菜一旦徒长,危害会延续到整个生长周期。徒长会导致有效分枝数减少,部分植株甚至会出现“一根铁杆”的现象。
更严重的是,徒长油菜会过早开花、抽薹,若遇上倒春寒,极易发生冻害,造成第二年绝收。后期则会出现结荚数量少、花而不实的问题,严重影响产量。
要培育壮苗,关键在于“选良种、增密度、开三沟、强田管”的技术要领,同时根据苗情分类管理,控旺促弱。
只要走对这关键三步,你的油菜苗一定能告别“豆芽菜”的形态,迎来丰收的希望!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