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华社记者5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再创历史新高,累计约12.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7%。铁路客运量为1833.4万人次,同比增长4.5%;水路客运量为190.77万人次,同比增长5.6%;民航客运量为23
注:本分析文章仅代表崔东树个人观点,如有异议,请留言。
新华社记者5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前半程,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再创历史新高,累计约12.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7%。铁路客运量为1833.4万人次,同比增长4.5%;水路客运量为190.77万人次,同比增长5.6%;民航客运量为231.94万人次,同比增长4.1%。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27873万人次,同比增长6.2%。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为24350万人次,同比增长6.8%。从出行结构看,公路出行仍占主导地位,成为公众出行首选。从出行结构看,公路出行仍占主导地位,其中自驾出行比例高达八成,成为公众出行首选。10 月 1 日零时至 10 月 3 日 18 时,全国高速公路充电量达到 4380.93 万千瓦时,同比增长 51.33%,日均充电量是平日的 2.54 倍。
今年国庆假期我自驾出行,感受到电动汽车出行数量占比明显提升,电动车自驾成为热门选择,车主对“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的担忧大幅缓解。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更凸显了电动车在推动社会生活方式变革中的巨大价值。从驾驶乐趣的革新到露营生态的重构,从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到AI技术的落地场景,电动车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连接技术进步与社会需求的纽带。从电动车的国庆自驾游热潮,充分体现了电动车的巨大社会价值。
一、新能源车驾驶乐趣推动自驾游热
电动车的核心优势之一是其颠覆性的驾驶体验,这种乐趣成为吸引消费者选择自驾游的关键因素,也推动自驾游的增速高于铁路、民航出行,成为绝对主流的出游方式。
1.技术革新带来的驾驶质感升级
现代电动车普遍搭载高精度电驱系统,很多车型凭借800V高压平台和4C-5C倍率快充技术,实现10分钟补能400公里,CLTC续航超800公里,大幅缓解了续航焦虑。电动车驾控超级大脑响应延迟低,配合精准的底盘调校,即使在复杂路况下也能提供燃油车难以比拟的操控精准度,让盘山公路的复杂路况驾驶如臂使指,兼顾性能与效率。
2.智能化交互增强出行愉悦感
电动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智能终端。电动车的智能体架构可语音调节空调、座椅按摩并播放音乐,智驾辅助系统的端到端智驾算法让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丝滑流畅。城市NGP功能,解决了陌生城市路线导航难题,这些创新让驾驶过程充满乐趣,激发了用户探索远方的意愿。
3.经济性进一步释放旅游需求
高速自驾电动车太实惠了,燃油车每公里0.6元,而电动车每公里成本最低仅0.06元(约为燃油车的1/10),往返1000公里的短途旅行可节省500元以上。电动车如果700km续航足以覆盖单程游需求,目的地充电的快充体系让行程无忧。电动车配合外放电功能实现“移动厨房”场景,让自驾游的经济门槛大幅降低,全家游的乐趣大幅增长。
二、电动车的新场景生态推动自驾露营
电动车正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进化为户外生活的“能量中心”,重构了自驾郊游和露营的生态模式。
1、超长续航与外放电破解露营痛点
大部分中大型电动车都有80kWh以上的电池,能支持700公里续航,配合6kW左右的外放电能力,可同时满足火锅用电需求和家庭娱乐用电需求。很多电动车设计的很容易外接集成电磁炉、强大载物空间带来全套的户外设施,5分钟内即可搭建“山野厨房”。而大容量电池和智能座舱系统,将车内空间转变为移动影院或休息舱,让野营露宿充满节目和乐趣。
2、智能化空间提升露营体验
智能座舱和超大的车内空间组合给露营巨大的体验提升。很多智能电动车的车内座椅放倒后可形成2米大床,搭配B柱出风口和充电接口,实现“星空卧室”场景。配合巨大的天窗夜景,让露营舒适度媲美高端民宿。
我在休息区看到很多车的二排放倒,车内就是巨大的移动的床,大人在前面开车,小孩在后面睡觉和玩乐,虽然似乎不安全,但舒适度很高,适合长途夜间在高速奔驰。
三、电动车充电需求消化国庆的电力浪费
国庆期间新能源发电量刚性供给与工商业用电负荷下降的矛盾,前期出现过山东节假日的负电价情况,弃风弃电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电动车的用电需求和储能功能,不稳定的电力供应可以通过电动车的灵活充放电特性得到有效化解。
1.深谷电价引导错峰充电
湖北、江苏等地在国庆期间实施深谷电价政策,将光伏发电高峰时段转化为低成本充电窗口。车主通过充电地图“充电桩优先”模式,可避开排队站点并享受低价电力。
2.车网互动(V2G)潜力初显
部分电动车支持反向放电功能,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充电、高峰时向电网回馈电力。尽管该技术尚未大规模应用,但已为未来“移动储能单元”的角色奠定了基础。
目前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近4000万台,如果能实现车网互动,将为电网带来巨大的电力消纳,实现有效的电力削峰填谷。如果按照每台车能有平均60度电,50%可以用作车网互动,则每台车每天平衡30度电,如果未来达到3.5亿台车,就能消纳100亿度电,目前日均全国用电量270亿度,30%的电动车消纳能力将对光伏、风电等波动能源实现有效的利用,社会价值巨大。
四、智能电动车为AI革命带来巨大支撑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本质上是算力驱动的,而算力的基础是电力。训练大型AI模型(如GPT-3)需消耗1287兆瓦时电力,相当于121个美国家庭的年用电量;推理阶段(即用户日常使用)的耗电量随应用普及持续叠加。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达1.05万亿千瓦时,超过日本全国年用电量,其中AI驱动的“加速型服务器”贡献近一半增量。马斯克等科技领袖警告,电力短缺可能成为AI发展的瓶颈。
中国目前具有强大的电力基础体系,未来AI革命和能源革命的需求会得到有效的支撑。AI是需要稳定的电力需求,导致电力需求持续扩张,电动车的储能平衡效果将逐步体现,实现AI的更好的电力保障。
算力需求也是推动芯片革命。电动车是AI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其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加速了AI产业智能化进程。目前的车用芯片五花八门,价格空间也更大,很多芯片都能有应用机会,这样也为芯片的技术提升带来更多的机会。
综合来看,电动车在国庆自驾游热潮中独领风骚,这展现了电动车的多维社会价值,印证了其作为“技术-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催化剂的作用。从驾驶乐趣激发消费活力,到新场景生态拓展生活边界;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到赋能AI技术革命,电动车不仅重塑了出行方式,更成为推动绿色低碳社会转型的核心力量。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和政策配套完善,电动车将进一步释放其潜在价值,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附:近日信息合集*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市值变化分析-9月*9月新能源新品与技术线路跟踪*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海外自主品牌数据跟踪-8月*2025年1-8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8%、自主海外新能源份额18.8%*全国充电桩市场分析-2025年8月*车市扫描-2025年37期(9月22日-9月27日)*2025年8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8%*2025年1-8月汽车行业利润率4.5%、汽车行业收入达6.8万亿增8%、成本增8%、利润降10%*电动车出口的许可证新政堵塞漏洞实现高质量发展*2025年1-8月中国汽车进口32万辆降33%*大三排车型还有十年好日子*【乘联分会论坛】2025年8月皮卡市场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36期(9月15日-9月21日)*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分析*2025年8月俄罗斯车市分析-自主车企份额60%*中国汽车引领中国出口高质量增长*十五五规划的中国汽车全球销量预计突破4000万台,年均增3%*新能源车锂电池市场分析-2025年8月*车市扫描-2025年35期(9月8日-9月14日)*全国乘用车行业2025年8月末库存316万辆、库存42天环比降4天*2025年1-8月汽车生产增11%,新能源汽车增31%渗透率45%,汽车消费增0.5%*2025年8月乘用车细分市场车型走势*2025年8月汽车细分市场走势和厂家竞争表现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34期(9月1日-9月7日)*相较“电动化上半场智能化下半场”—我认为是“智能化赋能电动化”*2025年预测-乘用车零售增5%、出口增10%、新能源批发增29%,汽车增7%*电动重卡暴增与电动大客低迷的市场化因素分析*关于农村私车普及的反对观点的辩解*2025 年上海车展的两少一多特色*中国农民工分析-建议鼓励农民工购车改善生活*2024年的燃油与新能源双积分超预期良好*智能电动车任重道远*2024年车企年报跟踪分析*美国关税战下的中国汽车没影响-鼓励小微型电动车和燃油车插混化*中国汽车出口区域独特-燃油车发展潜力较大*2025年预测-乘用车零售增3%、出口增10%、新能源批发增32%,汽车增5%*全国新能源乘用车2025年2月零售69万辆零售渗透率50%来源:崔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