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暮色像一块柔软的墨色绸缎,从天际缓缓垂落,轻轻裹住了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静谧。最先苏醒的是窗棂上的光,一户户人家次第点亮灯火,暖黄的光晕透过玻璃,在夜色里晕开一个个温柔的轮廓,像撒在人间的星星,连成一片璀璨的星海——这是中秋的夜,自带一份让人心安的仪式感。
暮色像一块柔软的墨色绸缎,从天际缓缓垂落,轻轻裹住了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静谧。最先苏醒的是窗棂上的光,一户户人家次第点亮灯火,暖黄的光晕透过玻璃,在夜色里晕开一个个温柔的轮廓,像撒在人间的星星,连成一片璀璨的星海——这是中秋的夜,自带一份让人心安的仪式感。
巷口的老桂树不知在何时悄悄缀满了花苞,晚风一吹,细碎的香气便漫了整条街,钻进每个归家者的衣袖里。提着月饼盒的姑娘脚步轻快,塑料提手在指尖轻轻晃荡,盒里的莲蓉馅、五仁馅、流心奶黄馅,是提前半个月就和母亲视频敲定的口味;骑自行车的老爷子车筐里坐着小孙孙,孩子手里攥着个玉兔形状的灯笼,一路叽叽喳喳问“月亮什么时候出来呀”,车轮碾过落叶的“沙沙”声,和祖孙俩的笑声叠在一起,成了秋夜里最动听的序曲。
厨房里早已是一派热闹景象。抽油烟机嗡嗡作响,母亲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铁锅与铲子碰撞出清脆的声响,红烧肉的甜香混着清蒸鱼的鲜气,从半开的厨房门里钻出来,勾得人频频朝里张望。父亲坐在客厅里,正把刚买的石榴一颗颗剥进白瓷碗里,红宝石似的果肉堆得满满当当,他时不时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嘴里念叨着“老大该到了”“老二说堵在高架上了”,眼角的笑意却藏不住。
终于,门锁传来“咔嗒”一声轻响,在外奔波的儿女带着一身风尘进门,手里的行李箱还没放稳,就被母亲拉着问长问短。小孩子们早已凑在一起,把灯笼里的蜡烛点上,提着在客厅里跑来跑去,暖黄的光在天花板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像一群跳舞的小精灵。餐桌很快被摆满,青花瓷盘里的菜冒着热气,中间放着一个大大的月饼,刀叉整齐地摆在旁边,等着一家人围坐时,共同切开这份圆满。
月亮不知何时已悄悄爬上枝头,像一个被精心擦拭过的银盘,清辉洒遍大地。打开阳台的门,晚风带着桂花香扑面而来,举着酒杯的父亲望着月亮,忽然说起小时候的中秋:“那时候哪有这么多月饼,你奶奶就用面粉做个圆饼,上面撒点芝麻,我们几个孩子围着灶台等,觉得那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儿女们静静听着,月光落在父亲鬓角的白发上,也落在母亲含笑的眼角,这一刻,过去与现在在月光里交汇,平凡的日子忽然有了沉甸甸的温暖。
电视里播放着中秋晚会的歌声,客厅里的笑声此起彼伏。有人说起工作里的趣事,有人抱怨最近的烦恼,也有人只是静静吃着菜,偶尔给身边的人夹一筷子喜欢的食物。没有刻意的煽情,也没有繁杂的规矩,只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灯火映着笑脸,月光照着团圆,连空气里都满是安稳的味道。
夜深了,孩子们早已趴在沙发上睡着,嘴角还沾着月饼的碎屑。大人们收拾好餐桌,又搬了椅子坐在阳台上,手里捧着温热的茶,静静望着天上的月亮。月光温柔地洒在每个人身上,远处的城市依旧灯火通明,每一盏灯下,都藏着一个相似的故事——或许是久别重逢的拥抱,或许是絮絮叨叨的家常,或许只是默默陪伴的宁静。
原来,中秋最动人的从来不是皎洁的月光,也不是香甜的月饼,而是“一家一平安”的踏实,是“人月两团圆”的圆满。这一天,无论走多远的人,都会朝着家的方向奔赴;无论平时多忙碌,都会停下脚步,与最亲的人共度一段慢时光。灯火映万家,照亮的是归人的路;一年一中秋,沉淀的是心底的暖。
愿这轮中秋月,能照见每一份牵挂,守护每一个平安的家;愿每个围坐灯火旁的人,都能在岁月里,常享这般团圆,常拥这般温暖。中秋节快乐,愿人间烟火处,岁岁皆安,年年皆圆。
来源:认真的饺子DzUd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