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北区人社局:200个“优质岗”吸引五千高校学子选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6 14:29 1

摘要:近日,青岛大学校园秋意渐染,中心体育场内却热火朝天。国庆前夕,市北区人社局“招才引智名校行”专场招聘会火热启幕,23家区内重点企业携近200个优质岗位倾情亮相,覆盖商务商贸、文化创意、都市工业等六大特色产业,吸引近5000名2026届毕业生及求职学子慕名而来。

近日,青岛大学校园秋意渐染,中心体育场内却热火朝天。国庆前夕,市北区人社局“招才引智名校行”专场招聘会火热启幕,23家区内重点企业携近200个优质岗位倾情亮相,覆盖商务商贸、文化创意、都市工业等六大特色产业,吸引近5000名2026届毕业生及求职学子慕名而来。招聘会现场,政策宣讲与岗位对接同频共振,市北区人社局以精准高效的服务,着力破解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难题。

政策礼包送到手 安居就业有底气

“这些人才政策真的很实在,尤其是住房和生活方面的支持,真是给我们吃了颗稳稳的定心丸!”政策咨询台前,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李萌萌一边翻阅政策手册,一边欣喜地表示。她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一直盘算着留在青岛工作,而市北区提供的多项就业与安居支持,大大减轻了她的后顾之忧。“有了这些保障,就业选择自然更从容。”

招聘会现场,市北区人社局精心准备了设计精美的“一揽子” 政策小书签,涵盖人才住房、就业创业、职业培训等多类政策,扫码了解政策的同时还能收获6张主题书签。人社局工作人员耐心为学子们提供“一对一”精准答疑。针对应届毕业生普遍关心的就业支持问题,市北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开发服务科科长李丹介绍:“市北区将为毕业生提供从实习见习到技能提升,从落户到安居的一系列政策和持续服务,让大家在市北发展更安心。” 此外,“青雁归巢”“周二人才下午茶”等特色品牌活动介绍也引来学子驻足,不少人现场咨询报名假期企业参观活动,不愿错过提前触摸职场的机会。

产业需求精准配 新旧赛道皆热门

作为市北区都市工业领域的标杆企业,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早早排起了长队,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学子手持精心打磨的简历,有序咨询岗位详情。

“我们这次带来了设备研发、智能算法、生产运维等20余个核心岗位,计划招录50余名应届毕业生。”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公司对岗位专业匹配度要求较为严格,“研发岗位须是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出身,需熟练掌握 CAD、SolidWorks 等设计软件,有单片机开发或工业机器人项目经验者优先考虑;运维岗位则更重实践能力,在校参与过设备调试、生产线优化相关课题的学生,往往更具竞争力。”

她坦言,制造业企业更偏爱招录“职场小白”。“我们搭建了完善的新人培养体系,从车间轮岗熟悉流程到项目实操锤炼技能,都会安排资深工程师一对一传帮带。应届生就像一张纯净的白纸,更容易接纳公司的技术标准和管理理念,反倒比经验固化的求职者更具培养价值。”

专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则将招聘重心放在了平台运营、供应链数据分析等岗位。“我们的岗位看似偏互联网运营,但核心是为工业企业服务,因此更青睐‘工业 + 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檬豆公司招聘负责人解释道,平台运营岗位要求求职者既懂新媒体运营技巧,又对制造业供应链有基本认知,“若是工业工程、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短视频策划或社群运营经验,我们会第一时间纳入考量。”

谈及数据分析岗位,她进一步补充:“须熟练运用Python、SQL 等工具,能独立完成数据清洗与可视化分析。我们不局限于专业背景,但希望求职者有工业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案例,哪怕是课程设计或实习项目也行,这能帮我们快速判断其是否适配岗位需求。”

新媒体领域依旧是本次招聘的“香饽饽”。“我们招短视频运营、达人孵化助理,不看专业看潜力,零经验也欢迎。”青岛星娱互娱传媒有限公司(市北本土 MCN 企业)招聘展位前,HR张女士的介绍瞬间吸引大批学子围拢。她向记者透露,公司去年录用的一名理科生,凭借清晰的逻辑思维和鲜活的创新想法,如今已成长为头部账号的运营负责人,“跨界人才往往能带来新视角,这正是新媒体行业最需要的活力。”

招聘会现场,多家企业HR结合岗位需求,为应届生求职给出针对性建议。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杨斐表示,研发岗位简历最忌“流水账式罗列”。“不是写清上过什么课、会用哪些软件就够了,核心要突出项目和比赛经历,用结果说话。比如参与过设备调试,要说明‘优化了什么流程、效率提升多少’,这样才能快速展现能力。”

对于面试环节,杨斐建议应届生聚焦“角色与成果”。“选一个亮眼项目重点讲,先说自己负责的具体工作,再讲做了哪些关键动作,最后亮明成果。像应聘硬件岗,能带上设计图纸、测试报告的PPT,会更有竞争力。”

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林悦则强调岗位适配度:“面试时要紧扣岗位需求,比如应聘工业互联网运营岗,就别偏题聊纯软件开发经历,企业会重点观察你对岗位的定位清晰度和稳定性。”

谈及职场素养,林悦直言“责任心与学习力缺一不可”,“按时打卡、保质保量交付任务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保持学习热情。无论是工业科技还是新媒体行业,技术和模式都在快速迭代,能主动跟进行业升级、自学新工具的应届生,更受企业青睐。”青岛星娱互娱传媒HR 张女士也补充,“哪怕是零经验的跨界求职者,只要能展现出清晰的岗位认知和持续成长的潜力,我们都愿意给机会。”

这些多元的用人需求,与市北区产业布局高度契合。招聘会开幕式上,市北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陈硕告诉记者:“近两年,新媒体、工业互联网、高端制造等产业在市北区迅猛崛起,人才缺口持续扩大,均是我们重点培育的产业赛道。我们正通过系列举措破解企业盼经验、学生缺实践的矛盾,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咬合。”

校地联动见实效 典型案例暖人心

“原本还担心专业不对口,没想到居然面试成功了。”青岛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小高攥着复试通知单,难掩脸上的兴奋。他一直痴迷短视频内容创作,却因专业壁垒屡屡犹豫,此次招聘会上,青岛啤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内容策划”岗位明确标注“欢迎有创意者”,他赶紧提交了自己制作的科技类短视频作品集,成功打动HR,顺利闯入复试。“人社局把招聘会办到校园里,把企业需求直接送到我们眼前,这下总算有了跨界求职的机会。”

青岛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小陈,则顺利通过了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初筛。“我在校参与过智能分拣设备的课题设计,SolidWorks 软件也用得熟练,刚好符合他们的岗位要求。”他说,HR详细讲解了公司的培养体系,从三个月的车间轮岗到参与实际研发项目,每一步规划都让他对职业发展满怀期待,“再加上一系列的落户安居政策,留在市北就业的底气更足了。”

长效服务不松懈 产教融合促发展

“当前就业市场存在‘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结构性矛盾,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精准对接供需两端。”陈硕说,市北区始终把校地企联动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持续深化与青岛大学等高校的常态化沟通,通过企业宣讲会、校园双选会等多种形式,让东软载波、檬豆等重点企业的需求直达校园,招聘效率较企业单独招聘大大提升。”

据了解,下一步市北区将以“产才融合”为核心抓手,扎实推进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人才大巴进市北”等活动,组织学子走进重点企业参观学习,提前浸润产业生态;强化校企协同培养,针对重点产业需求优化人才培育路径;全面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持续筑牢人才服务保障网。

“我们要让每一位来市北就业的学子,都能实现‘就业有岗位、发展有空间、生活有保障’,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陈硕说道。

来源:鲁网青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