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中秋,上海的天气“热”情似火。网友调侃,广寒宫的嫦娥来了估计也熬不住。今天一早,申城气温多在24℃—27℃,随后阳光助力,气温噌噌上蹿,加上湿度偏高,有种“闷蒸”的感觉。截至11时30分,市区徐家汇实况气温已达34.2℃。而气象资料显示,进入本世纪以来,2
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已“迟到”
今天中秋,上海的天气“热”情似火。网友调侃,广寒宫的嫦娥来了估计也熬不住。今天一早,申城气温多在24℃—27℃,随后阳光助力,气温噌噌上蹿,加上湿度偏高,有种“闷蒸”的感觉。截至11时30分,市区徐家汇实况气温已达34.2℃。而气象资料显示,进入本世纪以来,2005年中秋当天,上海曾出现过35℃高温。因此,今年中秋可能成为2005年以来最热的中秋节。好在尽管天热,上海的气象条件仍较适宜赏月,夜间云量较多,或可见“彩云追月”景象。
为什么今年中秋这么热?气象专家解释,这仍是副热带高压异常的表现。相较常年同期,今年副高不仅强度偏强,位置也明显偏北。最近几天,副高再度西伸加强。在它控制的区域,大气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会因压缩而增温,同时上升运动微弱,难以形成云层和降雨。这种环流形势直接导致高压控制区内晴朗少云天气占据主导,高温因此频繁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在副高控制下,今天我国南方有大片晴热高温区,到了下午,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大部(除台风影响地区外)炎热高温,江西浙江福建大片区域会出现36℃以上的最高气温,局部地区的气温甚至会达到38℃—39℃。
明天上海依旧是多云为主的天气,午后局部地区阴有短时阵雨,全天气温在27℃—33℃之间。此后几天,申城会慢慢“降温”。8到9日云层增多,气温略降,偶有短时小雨;本周中后期,最高气温稳定在30℃—31℃,最低气温预计为24℃—26℃,秋意悄悄酝酿。从常年看,10月5日为上海平均入秋时间。今年上海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已经“迟到”。 本报记者 马丹
这个中秋月最圆时在白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365天里,只有这一个时刻,明月如此圆满,如此皎洁,可以安然欣赏,让你不忍错过。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中秋的月亮也印证了这句话——月亮最圆时刻发生在10月7日11时48分。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市民可以在6日晚和7日晚欣赏这轮大圆月亮。
据介绍,在农历的编排规划中,朔日的日期固定为农历每月初一,但望日的日期是不固定的。从朔日到望日最短不到14天,最长超过15天,平均长度是14.76天,因此满月会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十七甚至十四。2001年到2100年的100年间,共有48次中秋月“十六圆”,38次“十五圆”,14次“十七圆”,没有“十四圆”。这么看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果然是有道理的!
今年中秋满月亦是一轮“超级月亮”。所谓“超级月亮”,本质上是“近地点满月”,也就是满月时月球正好位于近地点附近,视直径比一般时候的满月大一些,亮度也高一点,但仅凭肉眼是难以分辨出这种差别的。
“超级月亮”并不罕见,每年都会有,且不止一次。如果把本年度的满月按照大小“排排队”,中秋满月是距离地球第三近的。2025年还有两次近地点满月发生在11月5日夜晚和12月5日凌晨,这两次满月的大小不相上下,称得上是“年度最大满月”。
虽然今年最圆时刻发生在白天,但中秋当晚我们观赏到的月亮已非常接近正圆,肉眼观赏看不出区别。
不少人都发现,今年的中秋节来得特别晚——比去年迟了19天。事实上,今年中秋也是本世纪公历日期最晚的中秋节之一。
天文科普专家称,中秋节对应的公历日期与现行的公历、农历历法规则有关。具体而言,我国传统的农历是一部兼顾了月亮圆缺变化周期和回归年长度的阴阳合历,一个朔望月平均约29.5天,一个农历平年为354或355天,平均比公历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少大约11天。
不难想象,如果任由这样的“时差”发展,中秋节就得“跑到”冬天去。为了弥补“时差”,农历历法中以设置闰月的办法,使月份与季节对应。一个农历闰年为383或384天,平均比公历年多大约19天。今年是闰六月,在农历八月之前,故而今年中秋与去年中秋之间相隔13个农历月——这也就是今年中秋比去年晚19天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本世纪这100年间,中秋对应的公历日期在9月7日至10月6日间波动。最晚中秋一共有4次,日期都落在10月6日,分别出现在2006年、2025年、2063年和2082年。最早中秋对应日期为9月7日,仅有1次,在2052年。有意思的是,2001年、2020年、2031年和2077年这4年,中秋和国庆都在同一天。
本报记者 郜阳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