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7月,当时正在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一的学生闫啸天放暑假了,于是就回到了辉县高庄乡土楼村的家里。
文|鱼头泡
编辑|小娄
2014年7月,当时正在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一的学生闫啸天放暑假了,于是就回到了辉县高庄乡土楼村的家里。
这个暑假本应是轻松愉快的假期,可没想到原本的大好前程却毁在了这个夏天。
燥热的夏天乡下的孩子很多都会去河里洗澡消暑,而闫啸天也不例外。
那天他和朋友王亚军约好,于是吃了午饭就一起出门了,原以为这天会和以前的每一天都一样,但途中的一个偶然发现,让这个大学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邻居家门前的树上,他们发现了一个鸟窝。
年轻的冲动和好奇心驱使下,两人找来梯子,从鸟窝里掏走了12只雏鸟。
带着战利品,他们连澡都顾不上洗,就兴奋地跑回家准备饲养。
但是养小鸟并没有这两个少年想的那么容易,才不久就养死了一只,还有一只飞走。
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养鸟的闫啸天,并没有把小鸟放回鸟窝,反而把剩下的10只看成了商机。
他给这些小鸟拍下照片,上传到朋友圈和QQ群,很快就找到了买家。
10只小鸟以1080元的价格分别被三个客户买走。
闫啸天没想到这么几只雏鸟会这么值钱,而尝到了甜头的他,十几天后再次出手,又掏了4只雏鸟。
然而这次,他并没有如愿收到钞票,反而是被警察找上门。
原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掏鸟,却将局面闹的如此严重。
随着案件审理的深入,更多令人震惊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闫啸天抓捕的并非普通鸟类,而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和凤头苍鹰。
这些猛禽之所以被列为保护类动物,就是因为它们的繁殖能力很低,一窝平均只能产卵2-4枚。
闫啸天能一次性找到大量雏鸟,证明其背后是一次有组织、有目的的大规模搜寻。
更关键的证据是,警方调查显示,他实则为多个珍稀鸟类交易群的活跃成员,对其行为的违法性质有清晰认知,绝非其所声称的“无知犯错”。
不仅如此,经过调查取证发现在他的社交账号上,不仅发布着大量售卖野生动物的信息,还展示着自制的专业猎捕工具。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在网上发表过"打死人都行"的极端言论,炫耀自己杀过野兔、鸽子、刺猬等各种动物,并表示"这就是胆量"。
就在落网前夕,他刚通过社交平台非法购得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
这令他父亲的“贪玩”说辞不攻自破,他明显就是一个对自身违法行为有完全认知的犯罪分子。
2015年,新乡市辉县人民法院对闫啸天及其同伙王亚军非法猎捕、收购珍贵野生动物一案作出判决:二人分别被判处十年六个月及十年有期徒刑。
这一结果当即在社会上引爆了广泛争议,事实上人们争议的不仅是案件本身,而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凑热闹。
那些为了博人眼球的媒体用类似于“一名大学生通过贩卖16只雏鸟获利区区千元,却被判处十年六个月有期徒刑”的标题报道此案,瞬间引爆网络舆论。
网友们纷纷质疑:"人不如鸟贵?""强奸罪三年起步,一些拐卖儿童的恶人也只判七年,凭什么掏鸟就要判十年?"
闫啸天的父亲闫爱民更是组织村民联名求情,在媒体镜头前声泪俱下:"二十多岁正是黄金时代,这不等于是把这个人给枪毙了。"
而舆论的导向,让闫爱民看到了为儿子减刑甚至免刑的机会。
于是为了给法院施压,他策划了一手"苦肉计",他与王亚军的父亲一起到新乡法院"投案自首",谎称曾向办案人员行贿,希望借此让案件重审。
即便如此,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法院还是维持一判。
闫啸天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底线,法院的判决有着充分的法律依据。
不过闫啸天在狱中一直都在积极改造,也因表现良好获得了三次减刑,所以事实上服刑8年10个月,在2023年5月27日,他的牢狱生活正式结束。
随着身后监狱大门的关闭,他踏入一个恍如隔世的人间。
八年,世界已经彻底刷新。
他曾熟悉的现金支付已成过去,如今连买菜都需操作他全然陌生的手机。
而过去的娱乐消遣早已烟消云散,现在人人都沉迷于刷不完的短视频。
这一切,都成了他必须从头适应的新规则。
在他出狱之前,家里人早早就开始做了准备,为他粉刷了房间,准备了丰盛的团圆饭。
亲友和村民纷纷前来探望,但最让他心痛的是,他没能在爷爷奶奶临终前见上最后一面。
出狱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祭拜疼爱他的爷爷奶奶,向他们表达内心的愧疚。
大部分的人的共同认知就是坐过牢的人不敢用,这也闫啸天的求职之路充满坎坷。
他尝试过工地搬砖、餐馆洗碗等体力活,最终选择进入装修行业。
服刑期间考取的服装制作工职业资格证,在现实社会中似乎用处不大,他现在正在学习装修修补技术,希望掌握一技之长。
令人意外的是,他和朋友组建了一支名为"黑鸟乐队"的乐队,通过音乐来缓解压力、表达情感。
母亲经常催他考虑婚姻大事,但他认为现在经济条件尚未稳定,暂时不考虑成家。
为了增加收入,他开始尝试拍摄短视频记录日常生活,也在学习炒股并获得了小额盈利。
对于未来,闫啸天有着明确的规划:他打算考取驾照、完成中断的大学学业,并希望通过创业来改善家庭经济条件。
他特别表示,今后将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用自己的经历告诫他人,弥补过往的过错。
回顾这起轰动一时的案件,我们可以得到多重启示。
首先,它展现了中国法律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坚决态度。
燕隼、凤头苍鹰这些珍稀物种的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生态平衡,法律的重拳出击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其次,案件审理过程中舆论与司法的互动,反映出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媒体简化的报道标签与案件复杂真相之间的差距,提醒我们在面对热点事件时,需要保持理性思考,深入了解事实全貌。
不知全貌不予置评,很多时候过于大的舆论的导向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闫啸天的父亲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种种行为,也让我们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当初家人能够及时制止他的违法行为,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十年的牢狱之灾了,而且既然犯了错那就改掉就好了,可闫啸天的父亲还是选择护犊子。
如今,闫啸天正在努力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法律严惩让我悬崖勒马。"
其实,这或许是法律的意义吧,想要维持好的秩序,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少不了的。
而对社会来说,如何在依法惩处的同时,给迷途知返者重生的机会,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对于一些情有可原的人,是不是可以稍微宽容度大一些,给他们一次就业机会。
闫啸天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走向新生。
这起案件留给我们的思考,也将继续启示着更多人,要敬畏法律、尊重生命,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也不要明知故犯知法犯法。
来源:与君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