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上有个卖鸡排的大哥火得不行,你要是没刷到,那说明你不在主流视线里。
最近网上有个卖鸡排的大哥火得不行,你要是没刷到,那说明你不在主流视线里。
不是说你多边缘,是这事儿来得太巧了。
鸡排哥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他摆摊好多年了,一直就这么干着。可偏偏这个时候火了。
一块鸡排六块钱,便宜吧?但很多人吃完说,吃出了幸福感。这不是夸张,是真的。
他那摊子啥都没有,连个像样的招牌都看不到,就一个推车,一堆锅碗瓢盆。他自己在那儿忙前忙后,一边炸鸡排一边跟人贫嘴。
“塑料袋六块。”
“加辣不加价,加价不加辣。”
“别亏待自己的胃啊。”
这些话听着糙,但特别暖。
现在谁还听广告词啊?可他说出来就不一样,像是熟人唠嗑。
你去店里吃饭,服务员笑得标准,话术背得滚瓜烂熟,反而让人觉得假。
可鸡排哥不一样,他会瞪你一眼,会跟你开玩笑,会记得你上次来要了几串。
这种感觉,太久没见了。
咱们现在活得多机械啊?点外卖,对着手机选,下单,等,吃完扔垃圾,全程不带跟人说话的。
客服是机器人,推荐是算法,连直播都在念稿子。
突然冒出这么一个人,真真实实站在你面前,手是油的,脸是红的,话是现编的。
你说能不戳心吗?
关键是,他做的东西你也看得见。肉放哪儿,粉怎么裹,油锅温度多少,全摆在明面儿上。
没有神秘配方,没有科技狠活。
他说,“我这儿没那些花里胡哨的。”
你就信了。
这不是信任一个商家,是信任一种生活态度。
这几年网上吵得凶啊。年轻人动不动就说“躺了”“废了”“卷不动了”。
可你看鸡排哥,一天站十几个钟头,累得满头大汗,也没喊一句苦。
他不装,也不逃。
他就在这儿,一块鸡排一块鸡排地卖,一分钱一分钱地挣。
你不服不行。
更别说之前还有拉面哥、粥饼伦、卤鹅哥……一个个都是路边摊出身,突然就被千万人盯着看。
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这次不一样。
大家排队排几个小时,不只是为了吃一口鸡排。
是在用脚投票。
投给真实,投给踏实,投给那个还在靠手艺吃饭的人。
有些人说这是国家在推,我说,就算有风,也得有火才行。
风只能吹旺它,点不着它。
真正点燃这个火的,是我们自己。
我们太累了,累到不想看精致包装的故事,不想听成功学鸡汤。
就想看看一个普通人,怎么把一件事做得热气腾腾。
所以鸡排哥不是被捧起来的,是我们把他抬上去的。
每个人心里都缺那么点劲儿,缺个出口。
他正好撞上了。
以后可能还会有很多这样的“反网红”。
不美,不帅,不会跳舞,说话还有口音。
但他们身上有种东西,叫“活着”。
我也开始想,我自己过得像不像个人了?
每天打卡、回复消息、刷视频、睡觉,像个程序。
而人家在烟火气里,把自己活得有声有色。
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鸡排哥,是我们还想当人的那一部分自己。
这年头,能让人愿意排队的,早就不是味道了。
是那种久违了的,人和人之间的真实来往。
就这一口,够回味很久。
来源:园儿美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