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真的不知道是哪来的勇气让你们喷华与华。如果是一些普通的消费者或者是不懂咨询的人喷也就算了,他们不在这个行业里,但是一些从事咨询的人也喷华与华,还显得自己多高明一样,这就只能说明这个行业里的人要么蠢,要么是纯因嫉妒为喷而喷。
自从西贝和罗永浩产生纷争之后,华与华跟着躺枪,因为华与华老板华杉先是力挺西贝硬刚又给罗永浩道歉,有很多人出来吐槽说华与华的水平不行。
我真的不知道是哪来的勇气让你们喷华与华。如果是一些普通的消费者或者是不懂咨询的人喷也就算了,他们不在这个行业里,但是一些从事咨询的人也喷华与华,还显得自己多高明一样,这就只能说明这个行业里的人要么蠢,要么是纯因嫉妒为喷而喷。
首先我认为华与华前期的力挺西贝老板硬刚和后期的道歉都做得非常的到位。当你的甲方老板执意要去做一个事情,作为服务方能做的是率先拿出一条阵线的态度,这是一种敬业精神。拿了甲方的钱却和甲方唱反调,喷华与华的公司,你们会这么做?而华与华向罗永浩的道歉,也更是给双方一个缓和的台阶下,这时候的道歉才更显出素养。
随后我问那些喷华与华的人几个问题。
第一,做咨询的要想让客户信服,最主要的成功案例是什么?
先不要说客户的成功案例,就说你自己有没有能够成功的做出一家很好的公司。华与华虽然做咨询,但是他有实体:读客公司是他旗下的企业。读客在出版界非常出名,出的书几乎本本都畅销,也是上市公司。单纯从这一点,那些只做咨询只会耍嘴的人,你们凭什么去质疑华与华?我认为,华与华单从一个西贝就拿了6000万的咨询费,你们赚不到,心里不平衡,仇富,才会喷华与华。你想证明自己比华与华高明,请先拿出自己名下的企业比一比。
其二,你有什么成功案例?拿服务客户层面上来讲,好的咨询公司其实能够做成功一到两个案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华与华做了西贝,做了小葵花,做了汉庭,做了蜜雪冰城等十几个案例。一个成功是偶然这么多还是偶然吗?如果他没有能力,为什么这些知名企业都找他?也许有人诡辩说"客户多了自然成功率大",那么,你为什么就拿不这么多客户基数而华与华可以呢?华与华其实也有不成功的案例,每个咨询公司都不可能保证所有案例成功。咨询相当于总参,真正拿主意的还是企业主,企业主相当于司令,有很多的企业主在执行方向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出现分歧偏差导致失败,也正常,这不是咨询公司的错误。别的咨询公司做案例可以失败,为什么华与华就不能有失败案例的?这也太双标了吧。
第三,做咨询的有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著作?
华与华在著作层面,出了很多指南性的优秀书籍,它的方法论如果你看懂了可以发现是真的管用,单纯就举一个例子:超级符号。这是你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跟别人做区别的重要核心内容。但就这一个理论,就解决很多企业不知道如何进行差异化的难题。很多咨询公司没有这种认知,没有这种知识结构。所以,是华与华呈体系性的进行了总结,这不仅对整个咨询行业的贡献极大,同时对于看过书的企业主也有鹈鹕灌顶的启发作用。再说华与华的两个老板,他们都很务实。华杉知识面很广,非常的勤奋,早晨5点钟起床开始写作,写2个小时,尽可能的把他肚子里的知识传播给大众,他就相当于一个老师。称他为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他占全了。华楠号称男神,华与华的架构和设计搭建他是主力,他会以亲自天天洗厕所而总结精化流程,这种工作方式,可以说目前在咨询行业没有见过能够超过华与华的。
另外,公司是真能把钱花到刀刃上。老板自己家里的墙皮脱落了,他不舍得换新的,拿胶水修补修补,但是回过头来发了几百万的年终奖给员工。这种品质,又有多少企业家能做到?
咨询行业,靠真本事说话,不是如同你吐槽冰箱不好,你自己就要会制冷。你想喷华与华,你至少你得拿出点儿能给他掰掰腕子的案例来,要么是你自己做了什么企业?要么是你做过哪些成功案例?要么是你出了哪些书?要么是你给员工发了多少年终奖?要么是你纳了多少税?要么是你创造了多少就业岗位?什么都没有,就一句华与华不行,很没意思,很没品。
同行之间的恨行,这是一种诟病,也是一种糟粕。如果你发现一个人或企业不停的说同行的坏话,而他自己又不咋地,那么这种人或者是这种公司,建议远离。
来源:焚书再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