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赢了之后她喊了句“自民党进入新时代”,这话听着挺有气势,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位可不是什么“革新派”,反而被叫做“女版安倍”,是安倍晋三的得意门生。
2025年10月4日下午,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出结果了。
64岁的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赢了,成了这个党1955年建党以来第一个女总裁。
按日本政坛的规矩,自民党新总裁基本就是新首相,所以她很快要成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赢了之后她喊了句“自民党进入新时代”,这话听着挺有气势,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位可不是什么“革新派”,反而被叫做“女版安倍”,是安倍晋三的得意门生。
说起高市早苗,她的政治路走得不算顺风顺水,但每一步都挺“有特点”。
她1961年生在奈良,爸妈一个是公司职员一个是警察,家里没什么政治背景。
大学在神户读的,年轻时还挺叛逆,穿皮衣骑摩托,组过重金属乐队当鼓手,喜欢英国深紫乐队的歌,这和她后来右翼政客的形象反差还挺大。
1984年她进了松下政经塾,就是松下幸之助办的那个机构,培养过不少日本政客。
她后来回忆第一次见松下幸之助,说人家眼神特别有力量,当时就想跟着学。
不过这里有个小争议,她早年在美国国会实习时,后来有人说她当时用的“议会美国国会研究官”头衔是造假,其实就是没薪水、没正式合同的实习生,天天干复印文件、端茶倒水的活,这事当时还引起过不少讨论。
回到日本后,她先当了电视新闻主播,1993年32岁时第一次当选众议院议员,才算正式踏入政坛。
2006年安倍晋三第一次当首相时,把她任命为冲绳·北方担当大臣,这是她第一次进内阁。
之后她还当过总务大臣,是日本第一个女性总务大臣,在安倍执政那几年,她算挺受重视的。
高市早苗被叫做“女版安倍”,主要是因为她的立场和安倍晋三太像了。
她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还公开反对设立女性天皇、反对夫妻别姓,觉得这些政策会破坏日本的传统家庭和文化。
有日本大报的记者就跟《凤凰周刊》说过,她虽然是女性,但很多主张比不少男政客还激进,想靠她给自民党带来新变化,基本不可能。
本来我以为她当选后会更张扬,结果最近她在记者会上被问还去不去参拜靖国神社,却说要考虑外交影响,“绝不能让这事变成外交问题”。
之前她还喊过要搞“食品零税率”,现在也不提了,说物价对策得“更有即时效果”。
这有点像是在给自己的激进主张“降温”,可能是怕刚上台就闹出外交或民生乱子,毕竟自民党之前已经连输两次选举,再折腾不起了。
这次自民党总裁选举其实挺“曲折”,不是一次就选出来的。
总共有590票,295票来自自民党国会议员,另外295票是各地普通党员和支持者按比例折算的。
第一轮投票没人得票过半,高市早苗和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进了第二轮,最后她才赢了。
为啥要选新总裁?因为之前的首相石破茂,去年10月众议院选举、今年7月参议院选举,自民党连输两场,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都没了过半席位。
石破茂没办法,9月7号就宣布要辞掉自民党总裁,这也意味着他的首相职位也保不住了。
这次参选的五个候选人都是老面孔,除了高市早苗和小泉进次郎,还有前自民党干事长茂木敏充、官房长官林芳正,以及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鹰之。
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直接嘲讽,说这就像“一年前的重赛”。
前众议院议员小池政就说得更直接,这选举就是自民党为了自己办的,候选人拿不出真正的改革方案,老百姓关心的是日子怎么过好,不是他们党内团不团结。
虽然成了首相候选人,但高市早苗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首先自民党现在是“参众两院少数政权”,在国会里说话没那么硬气,想推政策就得看在野党的脸色。
她之前说要提高防卫费,还想修改和平宪法,这些主张在国会里肯定会遇到阻力,毕竟修改宪法需要国会三分之二以上议员赞成,难度特别大。
然后是经济问题,日本现在物价涨得厉害,她虽然说要减税、抗通胀,还提过要“提高免税所得额”,但自民党一直反对降低消费税,现在日本大部分商品收10%消费税,食品饮料收8%,因为日本老龄化严重,社保费用一直在涨,消费税是社保的重要资金来源。
怎么平衡减税和社保开支,怕是她最头疼的事之一。
还有对华关系,这也是个大问题。
她和其他四个候选人一样,说中国是“最大挑战”,要强化日美同盟,甚至提过要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
不过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的王广涛老师分析,就算她是鹰派,也可能会在外交、安全领域找些相对稳健的人任职,给中日关系留些缓冲。
这种做法在日本历史上有过先例,比如当年的鹰派首相岸信介,就曾在关键岗位安插温和派,在激进政策和实际合作之间找平衡。
高市早苗能成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本身是个历史性的事,打破了日本政坛最高层的性别壁垒。
但她的右翼立场、自民党的困境,还有日本现在的内外问题,都让这个“第一”充满挑战。
她年轻时是叛逆的乐队鼓手,现在是保守的政客,从摇滚到政治,她的选择改变了自己,也可能影响日本未来的走向。
至于她能不能当好这个首相,“女版安倍”的路线能不能走下去,还得看她接下来怎么干。
毕竟老百姓要的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物价能降点,收入能涨点,生活能安稳点。
这些事做不好,再响亮的“新时代”口号,也留不住民心。
来源:世间一分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