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or鼓励,谁才应该是当下茶行业的主旋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6 13:04 2

摘要:去年有人靠一段“茶农打农药”的15秒短视频,一晚涨粉十万,却让整条春茶线上千万订单被取消。

正在搜索仅基于上下文

去年有人靠一段“茶农打农药”的15秒短视频,一晚涨粉十万,却让整条春茶线上千万订单被取消。

拍视频的人没告诉你,那段画面是夏茶修剪期,不是春茶。

春茶采摘时,山里夜里只有十度,虫子都懒得动,打药纯属多此一举。

可恐慌一旦传开,没人愿意听解释,茶企只能把刚炒好的新茶塞进冷库,损失自己扛。

类似剧情年年换壳。

前年是“福鼎白茶崩盘”,今年变成“中秋礼品茶没人买”。

写手把朋友圈里的冷清截图拼成九宫格,配文茶行业寒冬,流量吃得饱饱。

真实数据是,去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额3395亿元,比前年多了快三百亿,增长幅度跑赢饮料大盘。

没人看,因为数字不如哀嚎好哭。

唱衰为什么吃香?

它替懒人给出答案。

经济不好,送礼缩水,茶叶卖不掉,一切归结为大环境,个体不用反思。

可真正卖茶的人知道,生意从来不是等来的。

广州一位做滇红的90后主播,每天六点开播,只讲一条:怎么把滚烫的开水倒进盖碗又不烫手。

三个月,她攒下八万粉丝,复购率42%。

她说,年轻人不是不喝传统茶,是怕尴尬,怕出错,怕在同事面前露怯。

把步骤拆到最细,他们就敢下单。

同样的逻辑,新茶饮已经跑通。

2024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预计破两千亿,其中30%的消费者开始回头买原叶茶。

喜茶把水仙、肉桂装进透明茶包,奈雪用福鼎白茶做冷泡,便利店冰柜里摆满10元一瓶的东方树叶。

年轻人先尝到甜,再去找本味,传统茶企接得住,就能多赚一轮。

接不住的人也在排队。

云南一位做普洱的老厂,去年库存三万吨,老板天天拍桌子骂年轻人不懂味。

骂完继续用二十年前的牛皮纸包装,字体小得连老花镜都嫌累。

旁边一家小厂把熟普压成硬币大小,每颗配一只折叠纸杯,扫码就能看冲泡视频,半年清掉八百吨。

老板姓段,四十出头,他说,茶还是那口茶,只是换了个姿势上桌。

姿势决定生死。

农业农村部去年把茶叶写进种植业十四五规划,重点只有两句:提升品质,打造品牌。

翻译过来就是:别再拼产量,拼的是谁能把一斤茶卖出一斤半的价。

怎么做?

把故事讲清,把体验做轻,把复购做深。

福建安溪有人把铁观音装进易拉罐,拉环一开,氮气冲出,茶香带着冷气往上窜,一罐五泡,高铁上卖得比薯片还快。

技术不难,难的是敢把老叶子当成新饮料干。

再不做改变,你会损失下一波五年。

不懂这招,下一个被唱衰的就是你。

茶叶不是不行了,是有人还在用爷爷的办法卖孙子的货。

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塞给用户,明天就能用的三句话:先拆30秒冲泡视频,再备一张扫码即看的茶山地图,最后把包装字体放大到外婆不戴镜也能看清。

抄作业就行,剩下的交给时间。

茶行业没有寒冬,只有换季。换装快的人,已经走在前面。

来源:时髦辰星Vq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