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陕西安康旬阳市,29岁的新郎周某某在10月3日举行婚礼的当天上午,从旬河大桥一跃而下,消失在湍急的河水中。
陕西安康旬阳市,29岁的新郎周某某在10月3日举行婚礼的当天上午,从旬河大桥一跃而下,消失在湍急的河水中。
连日来,多部门联合搜救队伍持续在河道中搜寻,但截至10月5日,周某某仍然下落不明。
这起悲剧发生后,网络上迅速流传起“新娘临时加2万彩礼”等谣言,当地官方明确表示:“可以明确说跟彩礼没有关系。”
01 悲剧发生:婚礼现场的突发瞬间
10月3日上午10点左右,周某某身着西装,与迎亲队伍一同抵达小河北片区的婚礼酒店门口。
谁也没有料到,前一秒还在与亲友打招呼的新郎,会突然转身朝一百多米外的旬河大桥跑去。
目击者称,周某某翻越桥护栏时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跳入了下方汹涌的河水中。
当时的旬河因连续多日降雨,水位上涨了五六米,河水浑浊湍急,裹挟着大量泥沙和树枝。
更危险的是,跳河位置距离汉江汇入口仅一公里,江水冲击力极大。
周某某落水后只在河面上露了两次头,挣扎了几下,就被急流冲出去几十米远,很快不见了踪影。
事发后,旬阳市迅速组织应急、公安、消防、海事等多个部门展开联合搜救。
四艘橡皮艇在河面上呈扇形展开搜索,潜水员多次潜入水中,后来还动用了声呐设备协助探测。
然而,旬河的恶劣环境严重阻碍了搜救进展。浑浊的河水让潜水员视线受阻,湍急的水流和暗流也威胁着潜水员的安全。
随着时间推移,搜救范围不得不从最初的旬河大桥扩大到汉江汇入口以下五公里的区域。
这段河道宽窄不一,水下暗礁和水草丛生,进一步增加了搜救难度。
更令人揪心的是,溺水救援的“黄金四分钟”早已过去。
连续搜救30多个小时后,行动已从“搜救”转为“搜寻遗体”,但即便如此,仍然没有任何线索。
当搜救人员在旬河上奋力搜寻时,网络上关于事件的谣言开始疯狂传播。
最为广泛的传言是“新娘临时加2万彩礼钱,新郎一气之下跳了汉江”,甚至还有人编造“新郎母亲因伤心过度也跳河”的虚假信息。
10月5日,旬阳市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了3起网络谣言案件。
网民华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消息,称“新娘临时加两万元彩礼钱,新郎一气之下坠汉江,听说母亲因伤心过度也跳江了”。
网民张某跟风发布所谓“细节”,称“新郎妈妈同天下午在旬阳大河南也跳了下去”。
网民刘某则以评论方式发布“被彩礼压垮的两条人命,到底值不值”等煽动性言论。
这些不实信息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
公安机关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三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和行政处罚。
针对网络上的彩礼谣言,旬阳市相关部门明确回应:“可以明确说跟彩礼没有关系。”
新郎的父亲在悲痛中接受采访时,言语透露出疲惫和心痛。
他表示儿子尚未找到,并对事发原因叹息道:“很多事情,种种原因。”
官方通报指出,周某某是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才选择了跳河。
这对新人已有七年的感情基础,从周某某社交媒体的发文中,能看出他对婚姻的期待和珍视。
他曾写下“以后人生缺的那一块,就交给你了”、“想和你一起看四季流转”等文字。
为什么一遇到婚礼相关的悲剧,人们就容易往“彩礼”方向联想?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情侣因彩礼问题导致感情破裂,但这种思维定势往往让我们忽略每个家庭、每段感情的特殊性。
当类似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官方调查需要时间,一些自媒体为了抢流量,就凭道听途说编造谣言,使用“好像”、“听说”等模糊词汇,既不用负责任,又为谣言提供了生存空间。
比起博眼球的谣言,新郎父亲那句“很多事情,种种原因”更值得我们深思。
或许在旁人看来只是“小事”,但当无数小事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可能成为压垮一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旬河的急流依旧滚滚向前,搜救船的灯光仍在夜色中闪烁,搜寻工作还在继续。
这场悲剧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破碎,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个体在重大人生节点前可能承受的、不为人知的巨大心理压力。
在网络信息泛滥的时代,保持理性、不传谣不信谣,既是对当事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来源:有趣的熊猫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