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北约一份内部简报流到网上,标题只有一句:PLA Resilience Index 爆表。
美军最怕的那股劲儿,又回来了。
2025年3月,北约一份内部简报流到网上,标题只有一句:PLA Resilience Index 爆表。
我看完只想问:七十多年前冻掉脚趾也要夜袭的中国人,今天换了芯片和无人机,怎么还这么不要命?
先说点新鲜的。
去年冬天,美军在欧文堡搞了一场“断粮演习”,假想自己通讯被切、补给被炸,撑了36小时就叫停。
同月,解放军一个合成旅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真·断粮48小时,最后还把对面蓝军端了。
美军观察员写报告,原话是:他们饿得眼发绿,还能背30公斤炮管爬雪山,这指数我们没模型。
他们回去翻历史,翻到了长津湖。
西点军校把长津湖写进教材,专门研究“为什么中国人冻成那样还往前爬”。
学生举手:是不是洗脑?
教官摇头:洗脑只能让兵服从,不能让兵在零下四十度里把手指冻在扳机上还继续扣。
更扎手的细节来了。
2023年俄罗斯丢出一批老档案,1951年志愿军没火车,就用人把铁轨一段段扛到前线,一晚上拼出五公里“人肉铁路”。
美空军第二天一看,炸断的铁路又接上了,以为见鬼。
现在这招写进了印度、越南、甚至波兰的陆军手册,标题直白:当空军绝对优势时,如何复制中国人的肩膀。
冻伤也有后续。
长津湖的老办法:雪地里互搓四肢,搓到疼得哭出声,再穿回鞋子。
2024年《柳叶刀·军事医学》把它改名“被动复温联合疼痛刺激法”,推荐给北极部队。
审稿人评语:简单到傻,却救回一堆可能要截肢的脚趾。
技术再炫,也绕不开那口心气。
今年台海演习,蓝军设定合成旅雷达全瞎、指挥车被炸,营长直接拿民用微信建群,喊“谁离阵地最近谁就是指挥”,结果一个连硬扛了三天。
北约观察员在报告里写:这种“去中心化”不是技术,是默认每个人都会拼命完成任务,换欧美部队,早等救援了。
美军想学,学不动。
西点那门“解放军精神研究”课,结课作业是让学生跑十公里后立刻写战术日记,想复制“又累又饿还能思考”的状态。
学生跑完直接躺平,作业交白卷:身体极限可以模拟,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退路模拟不了。
中国人也有退路,只是退路上写着一句话:别给先辈丢人。
现在的新兵入伍,第一课是进VR舱,戴上头盔就看上甘岭,炮火掀起的土渣直接拍脸上,系统根据心率打分,低于红线重写申请。
有人骂这是搞形式主义,可数据摆在那儿:去年演习,90后、00后士兵在“断链”科目里平均坚持时间比老兵还多4小时。
说到底,芯片、无人机、AI,只是给那口心气加了导航。
美军算得清弹道,算不清有人真的愿意把最后一颗手榴弹留给自己。
北约报告最后一行小字我抄在这儿:若对手认为牺牲是常态,所有模型失效。
七十年前,美国人以为冻掉中国人脚趾就能赢;七十年后,他们以为干扰Wi-Fi就能赢。
冻掉的脚趾早长不回,可那股劲儿一代代原封不动,还学会了用5G传坐标。
历史没给他们答案,只留了一句东北方言:你瞅啥?
再瞅,我还上。
来源:成熟生活家ppQ3p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