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罗琳开撕“赫敏”!再次拒绝与艾玛沃森和解,发长文抨击她虚伪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5 22:15 1

摘要:魔法世界再次分裂,这一次不再是霍格沃茨与伏地魔,而是“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与她一手选中的“女儿”赫敏——艾玛·沃森。

魔法世界再次分裂,这一次不再是霍格沃茨与伏地魔,而是“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与她一手选中的“女儿”赫敏——艾玛·沃森。

近期,艾玛・沃森在播客中抛出和解橄榄枝,称想同时珍视 J.K. 罗琳与坚持自身观点,却遭罗琳以一篇措辞尖锐的长文强硬拒绝。

这场持续五年的论战,早已从性别议题分歧,演变成个人恩怨与女权思潮碰撞的焦点。

时间拉回 2020 年 6 月,罗琳因批评 “有月经的人” 模糊 “女性” 定义,点燃战火。

她随后发布 3600 字长文,从慈善信托基金、儿童保护、言论自由等五个维度,阐述对跨性别运动的担忧,尤其强调英国变性治疗女孩数量激增 4400% 的现象。

作为家暴与性侵幸存者,她对单一性别空间的安全顾虑,更成其立场核心。

这番言论立刻遭到《哈利・波特》主演团反对,沃森直言 “跨性别者就是自己所说的那种人”,与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形成统一战线。

2022 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沃森一句 “我为所有的女巫而来” 被解读为暗讽罗琳,后续递出的 “为你难过” 纸条,更被罗琳视作敷衍,彻底激化矛盾。

两人的纷争其实是两代女权主义思潮的对碰,其核心是一场关于“谁是女人”的定义权之战。

罗琳信奉 “性别批判女权主义”,在她的世界观里:“性别”是生物学的、不可改变的二元现实。女性的身份,基于这具物理的、会来月经、会生育的身体。

因此庇护所、女子监狱、更衣室这些“单一性别空间”,是保护生理女性免受男性暴力侵害的最后堡垒,绝不能对任何生理为男、自我认同为女的人开放。

而沃森认为 “性别”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个人身份认同。一个人说自己是什么,她就是什么。

女权主义必须为所有被压迫的身份发声,包括种族、阶级,以及最重要的跨性别群体。排斥跨性别女性,本身就是一种压迫。

这场战争的根本矛盾在于:罗琳要保护的,是一个基于“生理现实”的女性群体;而沃森要拥抱的,是一个基于“身份认同”的女性群体。

这种理念差异,在社会环境变迁中被不断放大。2020 年乔治・弗洛伊德事件后,DEI(多元、公平与包容)思潮席卷全球。

因此沃森的观点获得了压倒性的舆论支持,而罗琳则被打为“跨性别恐惧者”,被粉丝网站切割,被剥夺奖项,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但从 2023 年起,美国多州通过反 DEI 法案,公众对二元性别的认同比例从 59% 升至 65%,舆论风向开始偏转,罗琳也直言沃森的和解是 “因谴责我不再时髦”。

如今这场论战已超越个人恩怨,成为女权运动内部分裂的缩影。罗琳与沃森之间并非是对立的,而是不同的分支,连她们都无法达成共识,更凸显当下社会寻求多元对话的艰难。

在非黑即白的舆论场中,或许更该思考:女权运动的核心,究竟是守护特定群体的权益,还是在包容中寻找平衡的可能?这场没有赢家的论战,或许才是对当代女权最深刻的拷问。

来源:小张的科普任意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