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10月3日晚,经由卡塔尔、埃及等国际调解方,哈马斯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所提“20 点全面解决加沙冲突计划”给出正式回应的事,引发很多人关注,那么,哈马斯究竟同意了哪些又拒绝了什么?特朗普此计划能否真正让中东停止战争等问题?
当地时间10月3日晚,经由卡塔尔、埃及等国际调解方,哈马斯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所提“20 点全面解决加沙冲突计划”给出正式回应的事,引发很多人关注,那么,哈马斯究竟同意了哪些又拒绝了什么?特朗普此计划能否真正让中东停止战争等问题?
此次,哈马斯回应并非“全盘接受”,而是在原则层面同意关键的两件事,同时提出条件,并且明确拒绝一件事。而这也意味着,与以色列持续战斗数年的哈马斯,终于低头了。
10月4日联合国中东问题特使办公室称,首先哈马斯同意释放所有被扣押以色列人,无论平民还是士兵,同时在之前冲突中,遇难者遗体也将被交出去;其次,哈马斯同意把加沙地带日常管理权,交予一个由巴勒斯坦人组成的且无哈马斯或法塔赫人员,并且仅负责民生基建等日常事务的独立技术团队。
不过,哈马斯提出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在交换人质之时,以色列需暂停对加沙军事打击,并保证现场安全有序,且这事要由国际调解方盯着,二是该技术团队,只负责日常事务,而加沙安全问题有待巴以双方之后再去商谈。
更为关键在于,哈马斯明确表示,只要以色列未完全结束对加沙、约旦河西岸,以及东耶路撒冷的占领就不会交出武器,而这一点至关重要,原因是,特朗普计划要求“加沙去军事化”,即哈马斯缴械,却被哈马斯直接拒绝。
想要明白哈马斯给出的回应,就务必要先清晰知晓,特朗普所提出的“20点计划”究竟具体是什么,而于9月29日《华尔街日报》所披露的计划全文,且就在当天,以色列已正式对该计划予以接受,其计划的核心事实上,涵盖着四件主要事情。
首先,是关于停火与人质交换方面,该计划要求哈马斯须在以色列接受计划之后的72小时之内,将所有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员予以释放,与此同时,以色列方面,则需要释放一部分被关押的巴勒斯坦平民,至于具体释放的数量,则交由相关调解方共同进行商量确定。
其次,涉及加沙管理权移交问题,该计划明确指出加沙地区得由美国、埃及以及沙特所共同组成的所谓“国际监督小组”加以盯管,并最终将其交给之前所提及的,那个所谓独立技术团队进行管理,并且规定哈马斯、法塔赫等各类政治派别均不得参与到其中。
再者,谈到以色列撤军事宜,虽说计划要求以色列得在加沙,以及以色列与埃及边境,设立一个宽度在5到8公里范围的“安全缓冲区”,而且需在6个月之内从加沙腹地撤离出来,然而,却未明确说明,以色列彻底从加沙地区撤出的具体时间节点,此点,后来成为争议焦点,就像沙特外交部于10月4日直接表明,若无法明确以色列撤离的时间,根本就难以保障巴勒斯坦人的相关权益。
最后,是关于加沙重建部分,美国声称,将会联合海湾国家拿出50亿美元作为重建资金,不过这笔钱并不会随意给予,而是要视加沙地区“去军事化”的实际进度情况来定,也就是得看哈马斯是否缴械,如果未缴械或许就不会给钱。
哈马斯此次之所以愿意松口,不是突然想通了,而是几方面压力凑到一起,实在没办法了。
就军事层面而言,以色列国防军于10月2日所发布的战报清晰显示,经过长时间作战,加沙地区内哈马斯,多达23个的主要武装据点已遭摧毁,且约70%的核心作战人员,在战斗中损失殆尽,武器补给线路同样也被截断。
从美国施加压力来看,特朗普团队于相关计划中设定了这样一份“最后通牒”,即在美国东部时间10月5日18点前,若哈马斯未能作出相应回应,美国便会助力以色列,将加沙地带的武装威胁予以“彻底清除”。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哈马斯昔日的盟友态度也产生了变化,卡塔尔以及土耳其,它们在以往一直是为哈马斯发声的一方,然而这次却与沙特、阿联酋一同,向哈马斯表明需“多为巴勒斯坦人的生命以及生活考虑,接受合理的方案”,而埃及的态度更为直接,其宣称“不会让加沙的难民涌入到西奈半岛”,这般举措等于是断了哈马斯的退路。
尽管哈马斯与以色列均对该计划展现出积极态度,但要真正达成和平这一目标,存在着需要妥善应对的三个可能致使局势重归冲突的风险点。
首先,双方在计划执行上,存在着不对等状况,按计划,哈马斯需尽快释放人质,以及交出管理权,而以色列撤军只是宣称“分阶段实施”,何时撤完并未明确,若以色列以“缓冲区存在安全威胁”为由拖延撤军,必然引发巴勒斯坦人的不满,从而极有可能导致冲突再现,就如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法塔赫)10月4日所发出的警告:“如此不对等的安排极有可能引发新的麻烦”。
其次,加沙地区存在“无人管理”的潜在风险,哈马斯虽愿意交出管理权,然而负责运作的技术团队,不仅需要资金、物资,而且还得依靠其他国家的支持,像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已表明,唯有该计划最终能够助力巴勒斯坦,建成独立国家(即联合国倡导的“两国方案”),才会提供重建资金与支持,一旦美国未能兑现承诺,致使这些国家不给予帮助,加沙地区就可能陷入无人管理的境地。
再者,巴勒斯坦内部存在进一步分裂的可能性,哈马斯与法塔赫原本就存在矛盾,此次若哈马斯交出管理权后,负责运作的技术团队未能平衡好加沙与约旦河西岸的利益,双方矛盾将可能进一步激化,例如,欧盟负责外交的博雷利在10月4日记者会上提到:“巴勒斯坦内部必须团结,否则外部计划再好也难以落实”。
中东各国的态度对该计划的推进产生影响,因其大多从自身利益考量,未形成统一支持哈马斯的阵营。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最为看重“区域稳定”与“商业利益”,沙特推行“2030愿景”需要稳定环境吸引外资,与以色列交好有助于实现此目标,而阿联酋,想要巩固其在中东的商业地位,同样不希望冲突持续。
埃及的考虑更为实际,因加沙与埃及西奈半岛毗邻,埃及担忧冲突延续导致加沙难民涌入影响本国安全,故而尤为关注计划中“难民安置”内容,并提出“应由国际社会出资安置难民”。由于这些国家各有各的考量,并未一致支持哈马斯,这反倒为特朗普团队介入中东事务创造了机会,正如布鲁金斯学会(一个研究机构)中东政策中心10月3日发布的报告所言:“海湾国家与埃及态度的转变,使得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回升,这也是特朗普计划得以推进的关键因素”。
现在看来,特朗普的“20点计划”还真让打了快两年的加沙冲突,有了“停火的希望”,大规模打仗可能会先停一停,加沙民众也能喘口气了。不过,这个计划只是“暂时不打”,没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巴勒斯坦人想要独立国家,以色列想要安全环境,这俩需求没满足,冲突根源就还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0月4号在安理会会议上说,任何临时协议都代替不了“两国方案”,只有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各自土地上和平过日子、互不侵犯,中东才能真正长治久安。
接下来,人质咋换、加沙管理权咋交、以色列啥时候撤,这些细节还得接着谈。加沙的未来,不光关系巴以两国人的生活,还影响整个中东的稳定。这场“停火”能不能变成真正的“和平”,就看后面各方能不能真为和平让步,而不是只算自己的利益账。
来源:八哥疯玩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