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演出 | 江苏“倪夏班” 笑翻启东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5 16:30 1

摘要:“启东的朋友们,我们可是‘顺着长江漂下来的’!”南京群星相声艺术团团长、“倪夏班”年轻的班主倪夏宇一句地道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10月4日下午,启东保利大剧院内座无虚席,被誉为“江苏乌兰牧骑”的公益相声团队“倪夏班”首次来到美丽的启东,为这座江海之

“启东的朋友们,我们可是‘顺着长江漂下来的’!”南京群星相声艺术团团长、“倪夏班”年轻的班主倪夏宇一句地道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10月4日下午,启东保利大剧院内座无虚席,被誉为“江苏乌兰牧骑”的公益相声团队“倪夏班”首次来到美丽的启东,为这座江海之城带来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曲艺盛宴。

成立于1982年的“倪夏班”,至今已走过42个春秋。这个以倪明、夏文兰夫妇命名的公益团队,始终坚持“送欢笑到基层”的初心。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社区广场到校园军营,他们的足迹遍布江苏各地,演出超过3000场次。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启东,但感觉像是回家了。”“倪夏班”年轻的班主倪夏宇动情地说。台下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回应着这份深情——其中不少人是专程从南通等地赶来的“老粉丝”。

当晚最亮眼的,当属青年演员倪夏宇和刘亚伟带来的相声《送你一支歌》。这个作品巧妙融入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扫码支付、社交软件、外卖习惯等元素被巧妙编织进传统相声中,引得台下“80后”、“90后”观众会心大笑。

“我们不是在说相声,是在演绎我们的生活。”倪夏宇在后台告诉记者。这位从小在曲艺氛围中长大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为团队的中坚力量。他的表演既保留了传统相声的精髓,又充满了时代气息。

刘亚伟的“学”功令人印象深刻,他的一段《看升旗》。让人浮想联翩、荡气回肠。杨峰、张志刚一段模仿歌曲的表演《中国好声音》精准到位,从苏北话到南方话切换自如,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两位年轻演员的默契配合,让传统段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年轻的女演员刘邈邈的一段快板《花唱绕口令》让人欲罢不能。著名魔术师赵锁宝的《千变万化》更是让现场的观众惊叹不已。来自启东评弹团的艺术家们则用地地道道的苏州评弹《江海文明曲》,歌唱了启东人民当下美好的生活。

这场演出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一场文化的交流。当北方曲艺的豪放遇上江南水乡的婉约,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启东观众用特有的方式与演员互动——该热烈时掌声雷动,该聆听时静心欣赏。在互动环节中,当倪夏宇、刘亚伟模仿启东方言时,台下观众不仅积极接话,还主动当起“方言老师”,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

“原来北方曲艺这么有意思!”带着全家来看演出的陈先生感慨,“不只是逗乐,更有文化的深度。”

整场演出展现了“倪夏班”老中青三代演员的艺术传承。老一辈演员的快板《看升旗》铿锵有力,中年演员相声《中国好声音》惊艳四座,青年演员的喜剧小品清新活泼。这种传承不仅体现在技艺上,更体现在艺术理念中。

“我们始终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团长倪夏宇介绍,团队通过作品业务培训,既要练好“说学逗唱”的基本功,也要深入生活寻找创作灵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启东本地的评弹艺术家们带来了表演唱《江海文明颂》。吴侬软语吟唱着这片土地从滩涂到新城的变迁,与北方曲艺形成了美妙的对话。

“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倪夏宇说,“艺术需要交流,文化需要碰撞。通过这样的交流,传统曲艺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演出结束已是深夜,但许多观众仍不愿离去,围着演员们交流合影。“倪夏班”的工作人员开始收拾道具,准备奔赴下一个演出地点。

“只要观众需要,我们就会一直演下去。”倪夏宇望着热情的观众,语气坚定。这支坚守了42年的公益团队,正如长江之水,继续向着需要欢笑的地方奔流。

今夜,曲艺的种子已在江海门户播撒。而对于“倪夏班”来说,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的车轮,又将驶向下一个需要快乐的角落。

来源:中国曲艺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