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病一旦发作,轻则减产三成,重则整块地绝收。此外,染病的玉米会产生毒素,喂牲口能毒死牛羊,人吃了也伤肝。
玉米穗腐病是个啥?简单说,就是玉米棒子烂了。
不是普通的发霉,而是从里到外烂透的那种。
掰开苞叶,能看到籽粒变黑变红,有的长白毛,有的冒黑粉,闻起来一股馊味。
这病一旦发作,轻则减产三成,重则整块地绝收。此外,染病的玉米会产生毒素,喂牲口能毒死牛羊,人吃了也伤肝。
根据统计,九成穗腐的祸根都在人身上。尤其是下面这三个细节,但凡有一个没做到位,就容易穗腐。
1.防菌工作没做好
玉米穗腐的主要致病菌包括镰刀菌、曲霉菌和青霉菌等。这些真菌在潮湿环境下迅速繁殖,侵入玉米果穗内部,导致腐烂。
防菌的关键在于阻断真菌传播途径,但很多种植者根本不当回事。
首先,种子处理马虎。播种前不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种子如果携带病菌,一出苗就感染。其次,田间湿度控制不当。玉米生长中后期,植株茂密,田间通风差,很容易湿度变高,正好是真菌繁殖的温床。如果连基本的排水沟都不挖,雨后积水排不出去,湿度居高不下,穗腐不找你找谁?
最后,病株清理不彻底。玉米收获后,田间的病株、病穗随意丢弃,来年病菌继续扩散。正确的做法是彻底清理病残体,甚至进行深翻,减少病菌越冬基数。可现实是,很多人嫌麻烦,随便一烧了事,甚至直接扔地里,第二年继续种,穗腐自然年年光顾。
以上的防菌工作如果都不愿意下,种出来的玉米烂了也是自找。
2.氮肥施肥太多了
氮肥是玉米生长的重要养分,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玉米茎秆软弱,抗病能力下降。同时,过量氮肥会延缓玉米成熟,使果穗在田间停留时间延长,增加感染病菌的机会。再一个,氮肥多了,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会升高,而淀粉含量降低,这样的玉米更容易被霉菌侵染。
正确的做法是,在玉米抽雄了之后,就不要追施氮肥了,不要迷信“壮籽”的说法,玉米生长后期需要的是磷钾肥,而不是氮肥。氮肥施多了,玉米长得又高又绿,看着喜人,可穗子一捏就烂,有什么用?
3.玉米熟了还淋雨
玉米的最佳收获期是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此时籽粒含水量适中,既不影响产量,也不易霉变。但有些种植者为了等玉米“再干一点”,迟迟不收割,结果一场雨下来,穗子泡水,霉菌迅速滋生。
还有一种情况是收获后处理不当。玉米收获后不及时晾晒,堆放在潮湿环境下,照样会烂。
尤其是直接把湿玉米堆在院子里的,几天不管,等想起来时,玉米已经发热发霉,只能当垃圾处理。
玉米不是水稻,玉米成熟后很怕水,一定要谨记。
玉米穗腐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以上三点做不到位,就是容易穗腐。
来源:小农民挖穿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