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两山”献首诗⑧丨《青山的答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5 16:30 1

摘要: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用诗词展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四川的生动实践,6月生态环境厅启动了“我为‘两山’献首诗”诗词征集活动,并对作品进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用诗词展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四川的生动实践,6月生态环境厅启动了“我为‘两山’献首诗”诗词征集活动,并对作品进行边征集边展播。当诗词邂逅生态,会碰撞出怎样的理念?今天一起欣赏《青山的答案》。

青山的答案

林轩(南充)

高山以流水为笔

绿水把琴弦轻拨

日光在叶脉间跳跃

与森林的影子共舞

月光被松针接住时

晨露正吻上草尖的梦

我曾用标尺丈量山川的绵延

用雷达折射天空的边缘

却算不出 ——

一滴清泉里藏着

多少星斗的光

直到有一天

活泼的溪流在岩石中

凝成湖泊

荒芜的山崖突然长出

嫩绿的新苗

才读懂群山摊开的

深绿书页里

写满生命的

倔强与温柔

我与穹苍对视

粗陶碗盛着溪流的酒

竹节盘托起果实的秋

才懂得——

最珍贵的契约

是存在亿万年的

绿水青山

作者简介

诗歌赏析

以青山为叙事主体,将自然元素拟人化为诗人与宇宙对话的媒介。当流水成为青山的书写工具,琴弦就有了现代生态监测的科技视角。诗中生态修复的意象极具张力,这种“倔强与温柔”的辩证,既体现青山自我修复的韧性,也暗指人类需以谦卑姿态重新理解自然。正如“粗陶碗盛溪流的酒”“竹节盘托起果实的秋”所象征的,原始与文明在生态契约中达成和解。青山真正的答案,是亿万年来生命与土地。

——张海龙

赏析人介绍

张海龙:诗人、作家,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长三角纪录片创研中心特聘专家、央视纪录片策划及撰稿人、纪录片《生态秘境》总撰稿人、余杭区作协主席、“我们读诗”总策划、四川省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

锦绣天府丨万物“川”行

铁军风采·国庆我在岗丨德阳、达州:步履不停,护航蓝天碧水

锦绣天府丨“流淌”幸福

来源:四川环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