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慧芳坐在冰冷的沙发上,看着电视里热闹的春节联欢晚会,心却像被冰锥扎透。
除夕夜,万家灯火,手机却一片死寂。
李慧芳坐在冰冷的沙发上,看着电视里热闹的春节联欢晚会,心却像被冰锥扎透。
两个儿子,一个在城南的豪宅,一个在城北的公寓,都没有叫她去吃年夜饭。
她给大儿子打过去,他说:“妈,家里地方小,我们自己挤挤就行了。”给小儿子打过去,他敷衍道:“妈,我老婆怀着呢,不方便您过来。”那一刻,李慧芳心底有什么东西彻底崩塌了。
她养了他们大半辈子,如今,她成了多余的人。
好,很好!
她拿起手机,订了两张飞往三亚的机票。
01
李慧芳今年六十有五,按理说,正是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年纪。
可她的晚年,却过得一地鸡毛。
大儿子王强,研究生毕业后进了国企,娶了个城里姑娘,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小儿子王雷,大学没考上,折腾了几年生意,倒也赚了些钱,娶了个漂亮媳妇,今年刚怀上二胎。
在外人眼里,李慧芳算是享福的,两个儿子都算有出息,家庭和睦。
可只有李慧芳自己知道,这“和睦”的表象下,藏着多少酸楚。
她还记得,王强小时候体弱多病,为了给他攒医药费,她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回家还要踩缝纫机到深夜。
王雷从小调皮捣蛋,打架惹事是家常便饭,她没少去学校赔礼道歉,也没少为了他被丈夫骂。
丈夫走得早,留下她一个女人拉扯两个儿子长大,其中的艰辛,外人又怎会知道?
她把所有的青春、汗水和爱,都倾注在了这两个儿子身上。
她省吃俭用,把最好的都留给他们。
自己一件衣服穿十几年,鞋子补了又补,就为了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上好学校。
可现在,这些付出似乎都成了理所当然。
去年冬天,她不小心摔了一跤,腰椎骨裂。
王强和王雷都说忙,抽不出空来照顾。
最后还是请了个护工,她躺在病床上,看着护工尽心尽力地伺候着,心里却比刀割还难受。
护工是外人,儿子是亲人啊!
王强偶尔来一趟,也是匆匆忙忙,待不了半小时就走。
王雷来得更少,理由总是老婆怀孕,不方便。
她能理解,可理解不代表不心寒。
出院后,她本想去大儿子家住一阵,王强却说:“妈,您自己住习惯了,我这房子小,您住着也不自在。”她又想去小儿子家,王雷直接说:“妈,我老婆怀孕脾气大,您来了容易吵架,我怕影响她心情。”
那一刻,她就明白了,她只是他们口中的“妈”,却不是他们生活里真正需要的人。
她住在老旧的小区里,每个月拿着微薄的退休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可即便如此,只要儿子们开口,她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拿出钱来。
王强要换车,她拿了一万。
王雷要给孩子报辅导班,她又拿了一万。
她从没想过要回报,只希望他们能过得好,能偶尔想起她这个妈。
可除夕夜的这一通电话,彻底击碎了她心头最后那点念想。
大儿子王强说家里地方小,可他那套三室两厅的房子,住下她绰绰有余。
小儿子王雷说老婆怀孕不方便,可她又不是去添乱,她只会帮衬。
他们压根儿就没想过叫她!
她明白了,她这个老妈,在他们眼里,已经成为了可有可无的累赘。
电视里,主持人声情并茂地朗诵着新年贺词,屏幕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李慧芳看着,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
她不是没地方去,她只是心里空。
她以为自己会一直这样,默默地付出,默默地承受。
可今夜,她决定不忍了。
她拿起手机,打开订票软件,手指颤抖着输入了“三亚”两个字。
她要给自己放个假,一个儿子们都不知道的假。
02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李慧芳却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收拾好屋子。
唯一不同的是,她没有像往年那样,准备好红包,等着儿子儿媳带着孙子孙女上门拜年。
她知道,他们不会来。
去年,大年初一那天,王强带着媳妇和孩子象征性地来了趟,待了不到半小时,说要去丈母娘家拜年,就匆匆离开了。
王雷更是直接,一个电话打过来,说老婆不舒服,就不来了,只让李慧芳把红包钱给他转过去。
那时候,李慧芳心里是有些堵,但还是安慰自己,年轻人忙,有自己的生活。
可现在回想起来,那不是忙,那是不重视。
她打开微信,给两个儿子分别发了一条新年祝福。
王强很快回了一句:“谢谢妈,您也新年快乐。”
王雷则回了个表情包,然后是一条语音:“妈,红包呢?快发过来。”
李慧芳看着那条语音,心如止水。
她没有发红包,也没有回复。
她开始收拾行李。
行李不多,几件换洗的夏装,一顶遮阳帽,一副墨镜。
她还特意找出了一件年轻时买的红色连衣裙,平时不舍得穿,现在她决定要穿上它,去感受一下南方的阳光。
她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但这次的决定,却异常坚定。
她知道,一旦她走了,两个儿子肯定会发现。
他们会打电话,会问她去哪儿了。
但她已经想好了,这次,她不接。
她还做了一件更“出格”的事情。
她联系了小区里一个老姐妹,拜托她帮忙照看家里的花草,顺便,她把自己的存折和银行卡都交给了老姐妹保管,只留了一张信用卡在身上。
她怕自己到时候心软,又把钱拿出来给儿子们。
李慧芳的退休金虽然不多,但丈夫去世后,留下了一笔存款,加上她省吃俭用,也攒了不少。
她一直想着,这笔钱是留给儿子们应急的,或者给孙子孙女上学用。
可现在看来,这笔钱,她要为自己花一次。
大年初二一早,天还没亮,李慧芳就提着行李箱,悄悄离开了家门。
小区里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鞭炮声,提醒着她,这是春节。
她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机场。
坐在候机大厅里,李慧芳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空,心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她感到自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终于挣脱了束缚,即将飞向自由。
她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久违的、属于自己的平静。
飞机准时起飞,穿透云层,飞向温暖的南方。
李慧芳看着窗外白茫茫的云海,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她的手机,安静地躺在包里,她已经设置了静音,并且开启了飞行模式。
她想,这一刻,她是谁的妈,谁的奶奶,都不重要。
她只是李慧芳,一个属于自己的女人。
03
三亚的阳光,果然名不虚传。
当飞机降落在凤凰机场,一股湿润而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李慧芳感觉浑身的疲惫都被驱散了。
她走出机场,眼前是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耳边是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她深吸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她提前在网上订好了一家民宿,离海边不远,推开窗就能看到湛蓝的海水。
民宿老板是一对年轻的小夫妻,热情好客。
他们看到李慧芳一个人来,还特意给她推荐了一些适合老年人去的地方。
放下行李,李慧芳迫不及待地换上了那件红色连衣裙。
镜子里的她,虽然眼角有了细密的皱纹,头发也花白了不少,但那件红裙子却衬得她气色极好,仿佛年轻了十岁。
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忍不住笑了。
这才是她,这才是李慧芳。
她沿着海边漫步,海风轻轻吹拂着她的发丝,脚下的沙滩细软而洁白。
不远处,有孩子在嬉戏,有情侣手牵手走过,也有像她一样独自散步的老人。
她找了一块礁石坐下,看着海天一线的壮丽景色,心里所有的郁结似乎都被这广阔的大海吞噬了。
她拿出手机,想拍几张照片,却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好几个未接电话。
她知道,那是儿子们打来的。
她没有理会,直接把手机调成了静音。
她不想被外界打扰,只想好好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晚餐,她在民宿老板的推荐下,找了一家海鲜大排档。
自己一个人点了一份清蒸石斑鱼,一份蒜蓉扇贝,再配上当地的特色炒饭。
海鲜新鲜肥美,味道鲜甜,她吃得津津有味。
这是她很久没有享受过的奢侈。
过去,她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儿子们,自己舍不得吃。
现在,她想明白了,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夜幕降临,她回到民宿,洗了个热水澡,躺在柔软的床上。
听着窗外海浪的声音,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安宁。
她知道,儿子们找不到她,肯定会着急。
但她不后悔,她需要这段时间,好好地为自己活一次。
与此同时,远在北方的两个儿子,此刻正焦头烂额。
王强是在大年初二下午发现不对劲的。
他给李慧芳打电话,想问问她在哪儿,结果没人接。
他以为母亲在午睡,没多想。
可到了晚上,他又打了几次,还是没人接。
他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他给王雷打电话:“老二,妈的电话怎么打不通啊?”
王雷不以为意:“可能又去哪个老姐妹家串门了吧,妈这人,就爱到处跑。”
“可除夕和初一都没见她,拜年也没来我家,也没去你家。”王强语气有些担忧。
“嗨,她估计是生气了呗。咱俩都没叫她吃年夜饭,她面子上过不去,躲着呢。”王雷毫不在意地说道。
“可她平时不这样啊,生气也会接电话的。”王强总觉得不对劲。
“行了行了,明天我再去看看,多大点事儿。”王雷不耐烦地挂了电话。
可王强心里总有些不安。
他想起母亲平时对他们的好,想起母亲每次打电话小心翼翼地询问他们是否安好,想起母亲那些补丁摞补丁的旧衣服。
他知道母亲心里憋屈,但没想到母亲会突然“失踪”。
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大年初三,王强早早地赶到了母亲住的小区。
他敲了半天门,没有人应。
他拿出备用钥匙,打开门,屋子里空荡荡的,整洁得一尘不染,但却没有人气。
母亲真的不在家!
04
王强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他连忙给王雷打电话,语气焦急:“老二,妈真的不在家!屋子里没人,东西也收拾得很干净,不像是出门串门的样子!”
王雷听了,也有些慌了神。
他知道母亲平时虽然爱唠叨,但从没这样过。
他赶紧穿好衣服,也往母亲家赶。
兄弟俩在母亲家里找了一圈,都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直到王强在客厅的茶几上发现了一张小纸条。
纸条上只有寥寥几行字,是母亲的字迹:
“你们都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妈也想有自己的生活。勿念,勿寻。”
王强和王雷看着纸条,面面相觑。
勿念,勿寻?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妈离家出走了?
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能去哪儿?
“这……这怎么办啊?”王雷急得团团转,“妈平时最爱干净,你看这屋子,收拾得跟新的一样,一点灰尘都没有。她肯定是有备而来的。”
“你还说!”王强瞪了王雷一眼,“都怪你,除夕夜非说你老婆怀孕不方便,连句好话都不跟妈说。妈肯定是伤心了!”
“我老婆怀孕是真的啊,她情绪不稳定,我能怎么办?再说了,你不也没叫妈去你家吃饭吗?你家房子那么大,你找什么借口?”王雷也不甘示弱地反驳道。
兄弟俩吵了起来,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
当务之急是找到母亲。
他们开始疯狂地打电话。
先是打给母亲的那些老姐妹。
可问了一圈,所有人都说没见到李慧芳。
“慧芳啊?她没来我家啊。她平时除夕夜都跟儿子过年的,怎么会来我这儿?”
“老李啊?好几天没见她了,我还以为她去儿子家享福去了呢!”
老姐妹们疑惑的语气,让兄弟俩更加心急如焚。
他们又报警,可警察说,失踪人口要24小时后才能立案,而且李慧芳是成年人,有自主行为能力,纸条上也写了“勿念,勿寻”,这不算是强制失踪,只能算是自愿离家。
“警察同志,我妈一个老太太,万一出什么事可怎么办啊!”王强急得都快哭了。
“我们会帮您留意,但现在,你们还是先自己找找看吧。”警察同志也爱莫能助。
兄弟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手机上。
他们不断地拨打李慧慧芳的电话。
一开始是无人接听,后来直接关机了。
“关机了!妈的手机关机了!”王雷急得在屋子里打转。
“她平时手机电量从来都是满的,不可能关机啊!”王强也慌了。
王强突然想到什么,他拿出手机,调出母亲的社交媒体账号。
母亲平时很少发动态,偶尔发也是转发一些养生文章。
他翻看着母亲的动态,突然,他看到了一条最新发布的朋友圈,那是母亲昨天晚上发的。
朋友圈里,一张照片,蔚蓝的天空,洁白的沙滩,远处是碧绿的海水。
照片里,母亲穿着一件鲜艳的红色连衣裙,戴着一顶宽檐帽,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照片的配文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定位显示:三亚。
兄弟俩看着这条朋友圈,瞬间傻眼了。
三亚!
母亲竟然一个人去了三亚!
他们立刻回拨母亲的电话,可依旧是关机。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拨打,一次又一次地挂断,手机屏幕上,未接电话的数量,像滚雪球一样,飞快地增长着。
05
王强和王雷看着手机上那个“三亚”的定位,又看着母亲那张充满活力的照片,心头五味杂陈。
惊喜、担忧、愤怒、愧疚,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三亚……妈她怎么会去三亚啊?”王雷喃喃自语,仿佛在问王强,又仿佛在问自己。
“她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万一出什么事怎么办?”王强焦急地在屋子里踱步。
他们又拿起手机,疯狂地给母亲打电话,可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王雷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未接电话提示,心里越来越慌。
他突然想起,母亲的养老金卡一直在她自己手里,平时他们要钱,都是母亲直接转账过来。
母亲走了,那以后谁来给他们“周转”呢?
“大哥,妈的养老金卡,是不是在她自己身上?”王雷试探性地问道。
王强愣了一下,点点头:“应该是吧。她平时都自己保管的。”
王雷的脸色更难看了:“那……那她要是把钱都花光了,以后怎么办?”
王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母亲的退休金虽然不多,但加上丈夫留下的那笔存款,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如果母亲真的在三亚玩嗨了,把钱都花光了,那以后他们养老可怎么办?
“你别胡说!妈不是那种人!”王强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也开始犯嘀咕。
母亲这次的反常举动,让他感到一丝不安。
他们又开始回忆母亲平时是否有过什么异常举动。
王强想起来,前几天他给母亲打电话,母亲提了一嘴说想去南方看看大海,但当时他没放在心上,只当是母亲随口一说。
王雷也想起来,母亲最近好像对一些旅游攻略很感兴趣,还在网上看了一些机票信息,但他当时也只当是母亲闲着无聊。
现在看来,母亲是早有预谋!
兄弟俩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们开始意识到,母亲这次的离家出走,不仅仅是生气那么简单。
她似乎是下定了决心,要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
“我们得赶紧把妈找回来!”王强终于下定决心,“我给她发微信,给她留言,让她看到就赶紧回电话。”
王雷也跟着点头:“对,我们必须把妈找回来。她一个老太太,一个人在外面,太危险了。”
他们给母亲发去了长长的微信,又是道歉,又是关心,又是恳求。
他们把能想到的好话都说了一遍,只希望母亲能看到,能回心转意。
可这些信息,都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大年初四,他们又联系了母亲的那些老姐妹,把母亲去了三亚的事情告诉了她们。
老姐妹们听了,也都非常震惊。
“慧芳这孩子,平时多老实一个人啊,怎么会突然跑去三亚?”
“是不是跟你们俩闹矛盾了?你们俩也真是的,大过年的,怎么能把妈一个人扔在家里呢?”
老姐妹们的指责,让王强和王雷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疼。
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平日里对母亲的疏忽,是多么的过分。
他们又给母亲的手机充了话费,希望能打通。
可手机依然关机。
王强不死心,他找到母亲的银行卡开户行,想查询母亲的消费记录,看看她是否真的去了三亚,住在哪里。
可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他没有权限查询李慧芳的个人账户信息。
兄弟俩彻底没了办法。
他们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给母亲打电话,发微信,祈祷着母亲能看到,能回心转意。
他们甚至开始在朋友圈里发寻人启事,但又怕母亲看到后更生气,所以只敢发在小范围的朋友圈里,只给那些平时和母亲有交集的人看。
可一切都无济于事。
而此时,在三亚的李慧芳,正躺在沙滩椅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她的手机,放在民宿的抽屉里,充电器也收了起来。
她给自己放了一个彻底的假,不想被任何人打扰。
她看着碧海蓝天,心里充满了平静。
她知道儿子们肯定会着急,会打电话。
但她想,让他们着急一下也好。
让他们尝尝,被忽略,被遗弃的滋味。
她拿起桌上的椰子汁,轻轻抿了一口,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她甚至开始计划,等这次三亚之行结束后,她要不要去云南看看,或者去新疆转转。
她还有很多地方想去,还有很多事情想做。
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她完全不知道,就在她享受着这份宁静的时候,她的手机上,未接电话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个。
06
李慧芳在三亚的第三天,也就是大年初五,才重新给手机充上电,开机。
她本想看看老姐妹们是否有给她发消息,没想到,手机屏幕上瞬间跳出了密密麻麻的未接电话通知,足足有一百多个!
大儿子王强打了六十多个,小儿子王雷打了四十多个,还有几个是老姐妹们打来的。
她看着这惊人的数字,心里不禁冷笑一声。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手机屏幕刚亮起,王强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李慧芳深吸一口气,接通了电话。
“妈!您终于开机了!您去哪儿了?您怎么跑三亚去了?您一个人没事吧?把我们都急死了!”电话那头,王强焦急的声音几乎带着哭腔。
李慧芳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我没事。我只是想出来散散心。怎么,我一个老太太,连出门散心的自由都没有了?”
“妈,您别这么说!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就是担心您啊!您一个人在外面,万一出什么事可怎么办?”王强急切地解释道。
“担心我?除夕夜你们把我一个人扔在家里的时候,怎么没想过担心我?大年初一,你们忙着给岳父岳母拜年,忙着走亲访友的时候,怎么没想过担心我?”李慧芳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压抑已久的怨气。
王强被噎住了,半晌才支支吾吾地说道:“妈,对不起,是我们不对。我们知错了,您回来吧,我们去机场接您,给您赔礼道歉,以后我们一定好好孝顺您!”
李慧芳冷笑一声:“孝顺?你们的孝顺,就是把我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工具人?需要我带孩子的时候,我就得随叫随到。需要我掏钱的时候,我就得倾尽所有。而等到你们一家团圆的时候,我就成了多余的那个?”
她的话,像一把把尖刀,狠狠地扎进了王强的心里。
王强无言以对。
他知道母亲说的是事实。
过去这些年,他们兄弟俩确实是这么做的。
“妈,您别生气,我们知道错了。我们这就去三亚接您,您住在哪儿?把地址发给我。”王强急忙说道。
“不用了。”李慧芳语气坚定,“我还没玩够呢。你们不用来接我,我也不会那么快回去。”
“妈!”王强又急又气,“您到底要怎么样啊?您这样我们怎么放心啊!”
“我怎么样,是我自己的事。我这辈子,为你们操碎了心,现在,我也想为自己活一次。”李慧芳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我知道你们着急,无非是怕我把钱都花光了,以后给你们养老添麻烦。你们放心,我还没老糊涂,我花的是自己的钱,也为自己留了后路。”
王强听了,心里“咯噔”一下。
他知道母亲看穿了他的心思。
“妈,您误会了!我们不是这个意思!”王强急忙否认。
“是不是这个意思,你们自己心里清楚。”李慧芳的声音冷了下来,“我告诉你们,我这次出来,不是闹脾气,而是想清楚了。我这辈子,不欠你们什么。我把你们养大,供你们读书,给你们娶妻生子,我问心无愧。现在,我也要过自己的日子。”
“妈,您不能这样啊!我们是您的儿子啊!”王强几乎是在哀求。
“儿子?儿子就应该把我一个人扔在家里过年吗?”李慧芳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们现在知道我是你们的妈了?除夕夜,你们都在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我一个人对着电视机流眼泪,你们想过吗?”
王强彻底沉默了。
他想起除夕夜,他和妻子、孩子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欢声笑语,却从未想起母亲一个人在家里的场景。
那一刻,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愧疚。
挂断王强的电话,王雷的电话又打了进来。
李慧芳没有犹豫,直接接通。
“妈!您去哪儿了?您怎么不接电话啊!我跟大哥都快急死了!”王雷的声音比王强更急切,带着一丝埋怨。
“我去了三亚。”李慧芳平静地回答。
“三亚?您一个人去三亚?您疯了吧!您一个老太太,谁陪您啊?钱够不够啊?别被人骗了!”王雷的语气里充满了不信任和担忧,但更多的是对母亲这种“不听话”行为的不满。
李慧芳听到王雷的语气,心头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
她猛地从沙滩椅上坐起来,声音也变得有些颤抖:“我疯了?我为了你们兄弟俩,这辈子没为自己活过一天,现在为自己活一次,就是疯了?钱够不够用不着你操心,我还没老到连自己的钱都管不好!”
“妈,您别激动!我不是那个意思!”王雷也察觉到母亲的怒火,语气软了下来。
“你就是那个意思!”李慧芳冷哼一声,“你从小到大,什么时候真正关心过我?除了问我要钱,你还记得我是你妈吗?你老婆怀个孕,就成了你把我拒之门外的理由?你把我的感受放在哪里了?”
“妈,我老婆她……”
“别拿你老婆当借口!你老婆怀孕,我就不能去了?我难道不会照顾孕妇吗?我难道会添乱吗?你心里压根儿就没我这个妈!”李慧芳越说越气,这些年积压在心底的委屈,像洪水猛兽般倾泻而出。
王雷彻底被母亲的怒火震慑住了,他从来没见过母亲发这么大的火。
在他印象里,母亲永远是那个逆来顺受、默默付出的老好人。
“妈,对不起,我错了。我真的错了。”王雷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此刻才意识到,自己对母亲的伤害有多深。
“错了?你们兄弟俩的错,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弥补的。”李慧芳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但语气却更加坚定,“我告诉你们,我这次出来,不是为了让你们愧疚,也不是为了让你们来接我。我是想让你们明白,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尊严。我不是你们的提款机,也不是你们的免费保姆。”
“妈,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一定改!您回来吧,家里没您不行啊!”王雷焦急地说道。
“家里没我行不行,那是你们的事。我只知道,我一个人在三亚,过得很好。”李慧芳语气坚定,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老太太了,“我这次出来,是要给自己一个交代。我这辈子,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了你们,结果呢?我成了你们眼里的累赘。现在,我要把我余生的时间,用来好好爱自己。”
“妈,您到底想怎么样啊?”王雷带着哭腔问道。
“我想怎么样?我想让你们明白,孝顺不是嘴上说说,也不是每年给点钱就行。孝顺是真正的关心,是尊重,是把我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一个附属品。”李慧芳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不会立刻回去,但我会告诉你们我的条件。如果你们能做到,我们母子关系还有挽回的余地。如果做不到,那以后,你们就当我死了。”
这句话,像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地劈在了王雷的头上。
他从来没想过,母亲会说出这样的话。
“妈,您别说气话!我们听您的,您说什么我们都答应!只要您回来!”王雷哭着说道。
“我的条件很简单。”李慧芳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第一,以后逢年过节,你们必须提前跟我商量,把我接到家里住,跟我一起过。第二,我的养老金和存款,我会自己支配,不会再无条件地补贴你们。第三,我以后想去哪里玩,想做什么,你们都不能干涉,要支持我。第四,你们的家庭矛盾,不要再来找我调解,你们自己解决。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们要真心把我当成一个家人,而不是一个负担。”
“妈,这些我们都答应!我们都答应!您快回来吧!”王雷急忙说道。
“答应?答应得太快,我反而不信。”李慧芳冷笑一声,“我会给你们时间,让你们证明。至于我什么时候回去,那要看我的心情。现在,我只想好好享受我的假期。”
说完,李慧芳直接挂断了电话。
她靠在沙滩椅上,看着远处的大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知道,这场仗,她打赢了。
她终于为自己,为她这辈子受过的委屈,狠狠地出了口气。
她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老太太,她是一个有尊严、有自我的人。
07
挂断电话的李慧芳,感觉全身都轻松了不少。
她知道,儿子们这次是真的被吓到了,但这份“吓到”背后,更多的是对她独立自主的恐惧。
他们害怕失去一个可以随意支配的母亲,害怕失去一个免费的劳动力和提款机。
但她不在乎,她要的就是这份震慑。
接下来的几天,李慧芳的手机变得安静了许多。
儿子们虽然还会偶尔发来问候的微信,但语气明显变得小心翼翼,不再像之前那样颐指气使。
他们也不再频繁打电话,或许是知道她还在“考察”他们。
李慧芳继续着她在三亚的悠闲生活。
她报了一个老年旅游团,跟着团友们一起去了南山寺、天涯海角等著名景点。
她还学会了潜水,虽然只是浅水区的体验潜,但当她看到海底五彩斑斓的珊瑚和鱼群时,她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喜悦。
她每天都会给老姐妹发几张照片,分享她在三亚的快乐。
老姐妹们看到她如此开心的样子,也都为她感到高兴。
“慧芳啊,你真是活明白了!就该这么对自己好!”
“是啊,我们这辈子为儿女操劳,到头来还不是自己过得舒坦最重要!”
李慧芳看着老姐妹们的回复,心里暖暖的。
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与此同时,远在北方的王强和王雷兄弟俩,却过得异常煎熬。
母亲的“失踪”和那番话,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醒了他们。
他们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对母亲的所作所为。
王强首先感受到了压力。
他的妻子刘丽,平时对婆婆就不怎么上心,觉得婆婆乡下人,又没什么文化,跟她没什么共同语言。
所以当初除夕夜,是刘丽坚决反对李慧芳来家里过年,说婆婆来了会“碍手碍脚”,影响他们一家三口的团圆。
现在李慧芳一走,家里的气氛立刻变得沉闷起来。
“你看你妈,说走就走,现在连电话都不接,是不是故意的啊?”刘丽抱怨道。
“你还说!要不是你当初非不让妈来家里过年,妈能这么生气吗?”王强也忍不住反驳道。
“我怎么了?家里地方就那么大,她来了住哪儿?再说了,她来了还不是要我们伺候着?我平时上班已经够累了,哪有那么多精力?”刘丽振振有词。
夫妻俩吵了起来,这是他们结婚以来,第一次因为母亲的事情吵得如此激烈。
王强看着妻子理直气壮的样子,心里一阵烦躁。
他开始意识到,妻子对母亲的偏见,也是导致母亲伤心的重要原因。
王雷的日子也不好过。
他的妻子张倩怀孕后脾气确实大,但平时李慧芳在的时候,总能帮着他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能帮着照顾大儿子。
现在李慧芳一走,家里的家务活和带孩子的重担,一下子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王雷,你去把衣服洗了!我肚子又不舒服了!”
“王雷,孩子又哭了,你去看看!”
“王雷,我想吃外面的烤鸭,你去给我买!”
张倩的各种要求,让王雷忙得团团转。
他这才明白,原来母亲平时在家里,帮他们分担了多少。
他以前总觉得母亲是闲着没事干,现在才发现,母亲的付出,是多么的不可或缺。
他开始后悔自己当初对母亲的那些敷衍和不耐烦。
他想起母亲每次来家里,总是抢着干活,生怕给他们添麻烦。
想起母亲每次给他转钱,总是说“不用还,妈有”。
他感到一阵阵的羞愧。
兄弟俩各自在家承受着压力,终于,王强忍不住给王雷打了电话。
“老二,你嫂子跟我吵架了,她说妈这样是故意的。你说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啊?”
王雷苦笑着说:“我这边也好不到哪儿去,我老婆天天指使我干这干那,我才知道妈平时有多辛苦。大哥,我们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兄弟俩在电话里互相倾诉着,他们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们开始真正地思考,母亲提出的那些条件,是不是真的过分?
现在看来,一点都不过分。
那都是一个母亲,一个老人,最基本的尊严和需求。
他们决定,要用实际行动,去弥补对母亲的伤害。
08
李慧芳在三亚待了整整半个月。
半个月的时间,她把三亚大大小小的景点都逛遍了,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她每天晒着太阳,吹着海风,吃着海鲜,日子过得无比惬意。
她甚至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在这里租个小房子,就此安度晚年。
直到有一天,她接到了老姐妹的电话。
“慧芳啊,你两个儿子最近可老实了。天天都来我这儿打听你的消息,问你什么时候回来。我看他们是真心知道错了。”
“是啊,你大儿子还特意给我送了一箱水果,让我帮你浇花。你小儿子给他老婆请了个保姆,说以后再也不敢让你去他家干活了。”
李慧芳听着老姐妹的话,心里虽然有些触动,但并没有立刻心软。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她打开手机,看到了儿子们发来的微信。
王强发了一张他和妻子带着孩子在公园玩耍的照片,配文是:“妈,您在三亚玩得开心吗?我们都很想您。家里一切都好,您别担心。下次过年,我们一定把您接到家里来!”
王雷发了一段他亲自下厨做饭的视频,视频里他笨手笨脚地切菜炒菜,还把油溅到了手上,配文是:“妈,我今天亲自下厨给我老婆做了饭。以前都是您在忙活,现在才知道做饭有多不容易。妈,您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吃您做的红烧肉了。”
李慧芳看着这些信息,心里感到一丝欣慰。
至少,他们开始反思了,开始尝试改变了。
她没有立刻回复,而是又在三亚待了几天。
她想看看,儿子们的决心,究竟有多大。
直到她觉得,是时候回去了。
不是因为心软,而是因为她已经达到了她的目的。
她需要回去,去建立一个新的、健康的母子关系。
她订了回程的机票,没有告诉儿子们。
她想给他们一个惊喜,或者说,一个考验。
飞机落地的那一刻,李慧芳的心情有些复杂。
她知道,等待她的,将是一场新的挑战。
当她提着行李箱走出机场,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出口处的两个儿子。
他们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还捧着两束鲜花。
看到李慧芳的那一刻,两人几乎是同时冲了过来。
“妈!您终于回来了!”王强一把接过李慧芳手里的行李箱,语气激动。
“妈,您瘦了!您在外面没吃好吗?”王雷则仔细打量着李慧芳,眼里充满了担忧。
李慧芳看着他们,心里有些感动,但脸上依然保持着平静。
“我很好,吃得好,玩得好,胖了才怪。”她淡淡地说道。
“妈,我们错了!我们真的知道错了!”王强将手中的鲜花递给李慧芳,“这束花是送给您的,祝您旅途愉快,身体健康!”
王雷也把手中的鲜花递了过来:“妈,这束花是赔罪的,求您原谅我们!”
李慧芳接过花,闻了闻花香,然后看着两个儿子,语气平静地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光说不练可不行。你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妈,您放心!我们一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兄弟俩异口同声地说道。
回家的路上,王强抢着开车,王雷则坐在副驾驶,不断地给李慧芳削水果,递水。
他们小心翼翼地询问着李慧芳在三亚的经历,生怕说错了什么话,又惹得母亲不高兴。
李慧芳看着他们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不禁感到一丝好笑。
她知道,她的这场“出走”,是值得的。
回到家,李慧芳发现家里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冰箱里塞满了新鲜的蔬菜水果,茶几上还放着她最爱吃的点心。
显然,儿子们是下了功夫的。
“妈,您饿了吧?我们去外面给您接风洗尘!”王强殷勤地说道。
“不用了。我有点累了,我想自己在家做顿饭。”李慧芳淡淡地说道。
“妈,您刚回来,好好休息,我们来做饭!”王雷连忙说道。
“不用了。我不是让你们把我当成客人,我是想让你们明白,我也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李慧芳看着他们,语气严肃,“记住我的条件。如果你们能做到,那我们就是一家人。如果做不到,那以后,你们就别再来找我了。”
兄弟俩听了,立刻收敛了脸上的笑容,郑重地点头。
他们知道,母亲这次是认真的。
09
李慧芳回家的日子,并没有像儿子们想象的那样,立刻恢复到从前。
她依然保持着在三亚养成的作息习惯,每天早睡早起,去公园散步,和老姐妹们聊天。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围着儿子们转,不再主动给他们洗衣做饭,也不再催促他们回家吃饭。
起初,王强和王雷有些不适应。
他们习惯了母亲在家里的忙碌身影,习惯了回家就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
现在,他们不得不自己动手,或者叫外卖。
王强家,刘丽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自从李慧芳“离家出走”后,王强在家里的地位明显下降。
他不仅要承受妻子的抱怨,还要承担更多的家务。
现在李慧芳回来了,刘丽的态度虽然没有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但也收敛了许多。
她开始主动给李慧芳打电话问候,甚至还提议周末请李慧芳来家里吃饭。
李慧芳应邀去了大儿子家。
一进门,就看到刘丽笑脸相迎,还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饭桌上,刘丽不断地给李慧芳夹菜,还小心翼翼地询问她在三亚的见闻。
“妈,您在三亚玩得开心吗?下次要不要我们陪您一起去?”刘丽笑着说道。
李慧芳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不用了,我一个人惯了。再说了,你们平时工作忙,也没空陪我。”
刘丽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但她很快又恢复了自然:“妈,您说笑了。以后我们再忙,也得抽出时间陪您啊!”
李慧芳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吃着饭。
她知道,刘丽的态度转变,更多的是因为王强的压力,而不是真心实意。
但至少,这是一种好的开始。
王雷这边,变化则更加明显。
他真的给妻子请了一个保姆,负责家里的家务和照顾孩子。
他自己也开始学着做饭,虽然做得不好吃,但至少他开始尝试了。
他每个周末都会主动来李慧芳家里,帮她打扫卫生,或者陪她去公园散步。
他还经常给李慧芳买些小礼物,比如她爱吃的点心,或者一件漂亮的丝巾。
“妈,您上次说想去老年大学学画画,我给您打听好了,下周就可以报名了。”王雷殷勤地说道。
李慧芳看着他,心里感到一丝欣慰。
这个小儿子,虽然以前最让她头疼,但现在看来,他似乎是真的长大了。
“你真给我打听好了?”李慧芳问道。
“当然是真的!妈,您想做什么,我都支持您!”王雷拍着胸脯保证道。
李慧芳笑了,这是她回京后,第一次对王雷露出真心的笑容。
她知道,王雷是真的在努力改变。
但她依然没有把养老金和存款交给儿子们。
她把钱存进了自己的账户,并且学会了网上银行的操作。
她还给自己买了一份养老保险,确保自己未来的生活无忧。
“妈,您把钱都存到自己账户里了?”王强有一次无意中看到了李慧芳的银行流水,有些不解地问道。
“是啊,怎么了?”李慧芳反问道。
“没……没什么。我就是问问。”王强有些尴尬地说道,“妈,您要是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们说,我们一定会给您。”
“我的钱够用。”李慧芳淡淡地说道,“你们管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李慧芳的独立和自主,让儿子们感到有些不适应,但他们也逐渐明白了,母亲不再是那个任由他们摆布的老太太了。
他们必须学会尊重母亲的意愿,尊重母亲的选择。
李慧芳也逐渐适应了这种新的生活。
她有了自己的爱好,有了自己的社交圈。
她不再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儿子们身上,她开始为自己而活。
她知道,母子关系需要时间来修复,也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但至少,她迈出了第一步,也让儿子们迈出了第一步。
她相信,只要双方都愿意付出,他们的母子关系,一定会变得更加健康和牢固。
10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一年春节。
这一次,李慧芳没有再一个人过年。
大儿子王强提前一个月就给李慧芳打了电话,诚恳地邀请她去家里过年。
“妈,今年除夕,您一定要来我家!我们全家都等着您!”王强语气坚定。
刘丽也特意在电话里跟李慧芳说:“妈,我把您最喜欢的那个房间收拾出来了,还买了您爱吃的年货。您可一定要来啊!”
小儿子王雷也打电话来争抢:“妈,您来我家吧!我老婆现在也理解了,说要亲自给您包饺子,还说要带孩子给您拜年!”
李慧芳看着两个儿子争着抢着要她去家里过年,心里百感交集。
她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她当初那场“三亚之旅”带来的。
最终,李慧芳决定除夕夜在大儿子家过,大年初一去小儿子家拜年。
除夕夜,李慧芳来到王强家。
一进门,就看到刘丽和王强带着孩子站在门口迎接。
刘丽笑容满面,热情地接过李慧芳手里的东西。
“妈,您可算来了!快请进!饭菜都准备好了!”
饭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
刘丽不再像以前那样,只顾着自己和孩子,她时不时地给李慧芳夹菜,还会主动跟李慧芳聊天。
王强更是殷勤备至,一会给李慧芳倒酒,一会给她添饭。
李慧芳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感到非常温暖。
她知道,这才是她一直渴望的家庭氛围。
大年初一,李慧芳又去了小儿子王雷家。
张倩果然亲自给李慧芳包了饺子,还特意为她炖了养生汤。
“妈,您尝尝我包的饺子,看看味道怎么样。”张倩语气温柔,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
李慧芳尝了一口饺子,味道虽然比不上自己包的,但心里却甜滋滋的。
“好吃,好吃!你有心了。”李慧芳笑着说道。
王雷的大儿子也跑过来,抱着李慧芳的腿,甜甜地喊道:“奶奶,新年快乐!我要给您拜年!”
李慧芳抱起孙子,给他了一个大大的红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个春节,李慧芳过得非常开心。
她感受到了儿子儿媳对她的尊重和关心,也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她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
她依然坚持去老年大学学画画,还报了一个舞蹈班。
她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了自己的朋友,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她和儿子们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和健康。
她不再是那个默默付出、任劳任怨的老母亲,她是一个有自己生活、有自己尊严的独立女性。
儿子们也不再把她当成一个负担,而是把她当成一个值得尊敬和爱护的家人。
当然,偶尔也会有小摩擦,但李慧芳已经学会了如何处理。
她会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会给儿子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她不再害怕冲突,因为她知道,只有通过沟通和理解,才能建立真正健康的家庭关系。
李慧芳坐在阳台上,看着窗外万家灯火,心里充满了平静和感恩。
她知道,她的人生,在六十岁之后,才真正开始绽放。
她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赢得了尊严,也为自己赢得了幸福。
她不再是“两个儿子过年吃饭都没叫我这个妈”的李慧芳,她是那个“年后直接飞三亚,第二天100多个未接电话,让儿子们大喊:妈别啊”的李慧芳。
她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了她的晚年生活。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来源:武林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