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袁某(女,15岁,中学生)收到“律师”好友申请,称其某行为侵犯了明星隐私,已立案调查需其配合。随后对方要求其拿到父母的手机查看支付宝花呗和余额,后引导其操作支付钱款,并删除支付记录。后事主联系不上对方得知被骗,损失15939元。
在如今这个信息繁杂的时代,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以下是10 大诈骗套路:
法律意识要加强,“查验资金”会上当
一、冒充公检法诈骗
切记:
凡是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
电话/微信/QQ里
说你涉嫌犯罪的
要求查验资金、转账的都是诈骗
典型案例
袁某(女,15岁,中学生)收到“律师”好友申请,称其某行为侵犯了明星隐私,已立案调查需其配合。随后对方要求其拿到父母的手机查看支付宝花呗和余额,后引导其操作支付钱款,并删除支付记录。后事主联系不上对方得知被骗,损失15939元。
熟人朋友要汇钱,身份确认做在前
二、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切记:
凡是接到自称领导熟人要求转账的信息,
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
在核实前切勿转账。
典型案例
李某(女,21岁,大学生)收到“朋友”微博私信,要买机票但手机暂时无法付款,需要事主代付款。“朋友”发来通过银行转账给事主的截图,声称24小时后到账,并催促李某尽快代付款。李某转账后,收到朋友本人短信称微博账号被盗,方知被骗,损失10000元。
先“糖衣”后“炮弹”
三、刷单返利诈骗
切记:
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
所有刷单都诈骗。
典型案例
姜某(女,22岁)根据一篇微信推文下载了刷单软件,客服称做任务可当天返利,事主便根据任务提示向平台指定的账户转账充值。第一单体现成功,第二单体现失败,客服表示要连做三单才可返现。做完后,对方又表示需继续转账才能保留账户余额,事主意识到被骗,损失108576元。
“馅饼”成陷阱
四、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
切记:
凡是标榜“内部消息”“稳定高回报”
的网络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典型案例
于某(男,35岁)观看炒股知识直播时,收到“主播”的好友请求,通过后便被拉入交流群。于某见群成员声称在某软件投资获利,便下载并按指示投资,先小额尝试,都能盈利和提现,就加大资金投入。一段时间后,于某发现无法提现且被拉黑,方知被骗,损失347万元。
网络交友需谨慎,虚拟世界难辨真
五、婚恋交友诈骗
切记:
涉及钱财问题时,不要轻信征婚交友对象的任何借口、说辞!
典型案例
谢某(女,32岁)在网络结识一名希望以后定居中国的“美国军医”。谢某被对方的优雅谈吐和日常关心感动,素未谋面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对方谎称要将全部财务转移至中国与谢某共同生活,但需帮忙在海关缴纳邮费、解冻费、手续费等各种费用。谢某多次转账,直至被对方拉黑,方知被骗,损失40余万元。
免费道具?低价充值?高价回收?
贪小便宜吃大亏!
六、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
切记:
卖游戏账号、道具通过正规渠道操作,
私下交易均存在被骗风险
典型案例
王某(男,17岁)在网上发布出售游戏装备的帖子,马上有人表示愿意购买,谈好价格后,但对方表示事主提供的交易平台链接无法汇款,提出需要私下交易,事主发送报价后发现未收到转账,也无法撤回报价,方知被骗,损失6100元。
骗子“钓鱼”贪者上钩
七、网络贷款诈骗
切记:
不轻信网络贷款广告
让先交钱的网络贷款都是诈骗!
典型案例
孔某(女,40岁)接到自称银行“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可以帮忙提高贷款额度。事主按对方指引下载软件并进行手机屏幕共享,查看各贷款软件额度后,贷款提现再转入对方提供的银行卡,对方说明日后返还,事主经家人提醒发现被骗,损失120360元。
不明客服要留心,一不留神落陷阱
八、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
切记:
网购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
典型案例
黄某(女,18岁,大学生)接到“物流客服”电话,称其快递丢失并要给予理赔。添加对方QQ后,黄某被告知需先在支付宝开启理赔通道,先从备用金里借500元,再转入银行卡去购买对方指定的电子卡,还要充值海外号,对方承诺会一并返还,却并未返还,黄某方觉被骗,损失3256元。
个人征信要存疑,先行咨询别着急
九、虚假征信类诈骗
切记:
凡是声称消除“校园贷”记录、
升级学生账户或者清除不良记录,
否则会影响征信,要求转账汇款
或验资流水的,都是诈骗!
典型案例
贪小便宜吃大亏,天上不会掉馅饼
十、虚假购物、服务诈骗
切记:
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购物、服务平台
对异常低价的商品提高警惕!
典型案例
来源:高台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