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全程协助孩子拍照片、写报告,家庭作业不能变成家庭的作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5 11:27 1

摘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为了巩固、培养这种能力,除了在校进行必要的练习之外,老师还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之后完成。

近日,一位家长在网络平台发布短视频,吐槽四年级学生被老师布置种植任务,并且要求写观察日记,其中有一项是浸泡绿豆,并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

该家长称,这类作业因为形式重复、耗时较长,且常常需家长全程协助拍照记录、撰写报告,逐渐演变为“家长的作业”,引发广泛吐槽。

该家长还表示,“还有的作业布置做PPT、手抄报、复杂手工等”、“不能布置点孩子能独立完成的吗?”

说句实在话,这位家长反映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地方与此相比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为了巩固、培养这种能力,除了在校进行必要的练习之外,老师还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之后完成。

平心而论,老师这样安排本不是一件坏事,布置适当的以动手动脑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作业,可以让孩子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有些家庭作业超出了必要的难度,孩子根本无法独立完成。

比方说,安排一年级的小朋友制作手抄报,安排四年级的同学制作PPT等,这些任务完全超出了这一学龄段孩子的实际能力,家长只好施以援手。更让人挠头的是,有些家庭作业要求太高,甚至连不少家长也不会做。

按理说,孩子的家庭作业,应该由孩子独立完成,偶尔由家长协助完成也未尝不可,但现在的情况是,家长成了主要演员,孩子成了配角,上演的是一出出家庭总动员。由此,孩子的家庭作业也就变成了“家庭的作业”,这非常不应该,也很不合适。

出现这种情况,无外乎存在两种原因,其一是教师把孩子想象得太聪明、把家长想象的太全能,其二是教师布置家庭作业不上心,不考虑实际情况,完全走的是形式主义那一套路径。

家庭作业变成“家庭的作业”,不仅浪费了家长和孩子的宝贵时间,而且也无法让孩子通过作业得到锻炼和提升,这样的家庭作业还是少一点为好。

来源:学前班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