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又称肾小球硬化症,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微量尿蛋白是DN的早期标志,待患者出现大量尿蛋白时,提示患者已经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临床治疗中,降低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是延缓肾功
1、六味地黄丸: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又称肾小球硬化症,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微量尿蛋白是DN的早期标志,待患者出现大量尿蛋白时,提示患者已经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临床治疗中,降低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是延缓肾功能恶化进展的主要措施之一。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学“尿浊”“水肿”范畴,病机多属本虚标实,病理基础为阴虚,病位在肺,胃,肾三脏,其中又以肾虚为主。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混浊泡沫较多,出现蛋白尿。六味地黄丸是传统的滋补肾阴方剂。方中生地黄为君药,性甘、微温, 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山药为臣,甘平,补益脾肾;山茱萸酸涩,滋补肝肾,滋脾涩精,与山药同为臣药。生地黄、山茱萸、山药为三补之药,补肝脾肾之阴,治疗其本。茯苓淡渗脾湿,既助泽泻以泄肾浊,又助山药健脾运,牡丹皮配山茱萸清泄肝火,三味共为佐使,泄肝脾肾之邪,治疗其标。黄芪甘温补脾益气,又利尿消肿;金樱子酸涩以固精缩尿;芡实甘涩益肾固精;少量大黄,取其通腑降浊之效,泄肾浊,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滋阴补肾,固精泄浊之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山药与胰岛素合用能增强周围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黄芪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浆渗透压和血液黏度、调节脂代谢,能清除氧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而来改善肾脏的高内压及高滤过,降低蛋白尿。有学者发现黄芪可改善早期DN患者的高灌注、高滤过状态,能够明显减轻DN蛋白尿所致的低蛋白水肿,还可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质合成,提高血浆蛋白水平。还有学者观察金樱子对STZ糖尿病大鼠的干预疗效,治疗后,金樱子干预组血糖降低,肾脏功能明显改善,尿蛋白排泄减低。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有健脾养胃,益肾固精的作用。现代药理证实,大黄的主要成分有改善氮质代谢的作用。还有研究发现用大黄治疗DN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根据临床观察,在常规血糖、血压控制稳定的同等条件下,加用六位地黄丸加减治疗后,患者24h尿蛋白总量明显减少,为中医药在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总量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补中益气丸: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肾炎属“水肿”、“尿血”、“腰痛”、“虚劳”等范畴,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脾气亏虚,或房劳过度、内伤肾元是其基本病因,而“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主要病机,本虚以气虚及阳虚为主,标实以湿、热、浊、瘀为主,标本之间互为影响,相互转化。《医宗必读·水肿》曰:“虚者,温补脾肾”,并指出水肿病的发生在于肺失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而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为主;《丹溪心法·水肿》曰:“大法宜大补中宫为主”,寓意健脾补土以制水,故宜以益气健脾之法治其本,以利水渗湿、通腑降浊、活血化瘀之法治其标。
补中益气丸原方出自金代李东垣所著《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甘草、党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等药味组成,主治脾虚气陷、气虚发热诸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中益气丸可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脏微循环,且可消除自由基,保护肾组织细胞、减少肾炎患者尿蛋白。临床研究中以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加入茯苓、山药等药物,并结合病情进行辨证施治。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益卫固表,防治因外感而加重本病,为君药;配伍党参、茯苓、炙甘草、白术、山药益气健脾,使脾气渐固,不致漏泄,山茱萸、山药补肾固精,白术、茯苓又能利水消肿,共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营,配伍党参、黄芪以补气养血,橘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共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健脾渗湿、补肾固精之功效,可使气血生化有源,肺脾肾之气健旺,诸证得解。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补中益气丸加减配合西药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可减轻或控制慢性肾炎患者病情,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3、金匮肾气丸:
中医学虽无糖尿病肾病(DN)这一病名,但文献记载消渴病所出现的肾消、尿浊、水肿等症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虽然错综复杂,但肾气亏虚是其主要病机之一。DN为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为主要标志。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病机是消渴病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肾体受损,肾用失司。金匮肾气丸滋肾助阳,扶正固本,阴阳双补,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方剂之一。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金匮肾气丸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害的干预作用,发现金匮肾气丸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 (MA) 、β2 微球蛋白 (2-MG) ,血清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尿酸 (UA) 、肾组织内皮素 (ET) 以及肾脏肥大指数。这说明金匮肾气丸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不仅具有降糖作用,而且能够干预其早期肾损害,从而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也有实验研究证实,金匮肾气丸能有效降低2 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空腹血糖 (FBG) 、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 、转化生长因子1 (TGF-1) 、血浆内皮素 (ET) 水平,升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一氧化氮 (NO) 、一氧化氮合酶 (NOS) 水平,而且通过干预相关因子在体内的水平来减少尿蛋白,预防肾小球硬化,这说明金匮肾气丸具有降低血糖,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延缓肾小球硬化,对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而且据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方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对2 型糖尿病及其肾病并发症具有明显治疗作用。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以往主要从滋阴、清热、生津等方面入手,少有温补之法,但近几年来,众多医家认为脾肾两虚是糖尿病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而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以中老年人多见,肾气亏虚,肾精亏损是其主要生理特点,因此温补之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金匮肾气丸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主要通过补益肾之阴阳来扶助正气、化水为气、固涩精微,从而达到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等作用。
来源:李粒粒LiL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