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收日”?八月十三这天不做这4件事,全年可能要后悔!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4 06:51 1

摘要:换句话说,“收日”在农业社会里意味着到了该把成熟的东西收回仓库的日子,既有物质层面的收获,也有心理层面的收敛,提醒人别粗心大意,别把刚得来的成果丢了。

明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三,咱村里一听这日子,都立刻说一句话:“收日到了,别闲着。”

你可能会问:这“收日”究竟是个讲吉凶的传统日子,还是村里人编出来吓唬晚辈的把戏?

“收日”到底从哪儿来:它是我国古老黄历里“建除十二神”中的一个项,排在第十位,原意就是“收敛、收纳、收获”。

换句话说,“收日”在农业社会里意味着到了该把成熟的东西收回仓库的日子,既有物质层面的收获,也有心理层面的收敛,提醒人别粗心大意,别把刚得来的成果丢了。

我们村里流传的“收日四条口诀”也很接地气:1不忘,2要抓,3不碰,4要吃,每一句背后都有实用的理由和民俗寓意。

1 不忘——不忘采摘成熟的庄稼。到了仲秋,芝麻、豆类、早熟瓜果都成熟了,错过就可能被雨淋霉变或被鸟兽偷吃,颗粒归仓不是一句漂亮话,而是生活智慧。

2 要抓——抓紧晾晒和秋播两件事。收回来的粮食赶紧晒干可以防霉、防虫,天气好的几天就是黄金期;同时,有些作物秋播的窗口也不能错过,错一个时辰可能就影响来年产量。

3 不碰——不碰易上火或发霉的东西,也别吃那些被认为会“发”的食物。传统上讲秋主“收”,五脏属肺,气候偏燥,多吃辛热食容易伤津,现代营养学也提醒秋季应注意滋润防燥。

4 要吃——红薯、栗子、南瓜、丝瓜这几样应季食材,既能解馋又符合养生。红薯补脾且耐饥,栗子滋补且有“金黄色象征丰收”的寓意,南瓜温中益气,丝瓜清热解毒,都是秋季餐桌上的常客。

网络上对“收日”也有不少讨论,有人认为这是迷信,批评说现代农业讲究科学、机械化,何必拘泥于老黄历;也有网友留言支持,说传统既是文化又是智慧,不管名字怎么叫,关键是按时收割保住果实。

总体来看,“收日”既是一个节令信号,也是农民自我提醒的符号,它把农业生产的节奏、生活的节制和对丰收的期待揉在了一起。

结尾我想说,明天八月十三,你可以去田间看看,听听老人唠叨,感受那份对时间的敬畏;同时别忘了用理智和科技去武装双手,把收获真正收进仓库、收进心里。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