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 年科比追悼会直播那天,我攥着 2003 年买的 “科乔对决” 海报在沙发上坐了整宿 , 当乔丹说 “他偷走了我的全部技术” 时,海报上 18 岁的科比正盯着乔丹的背影。作为追了他整个职业生涯的中国球迷,我翻遍央视体育专访、新浪旧闻和《曼巴精神》自传,
2020 年科比追悼会直播那天,我攥着 2003 年买的 “科乔对决” 海报在沙发上坐了整宿 , 当乔丹说 “他偷走了我的全部技术” 时,海报上 18 岁的科比正盯着乔丹的背影。作为追了他整个职业生涯的中国球迷,我翻遍央视体育专访、新浪旧闻和《曼巴精神》自传,才读懂他欣赏的从来不是 “巨星光环”,而是藏在技术与风骨里的共鸣。
迈克尔・乔丹。凤凰体育 2014 年交手全纪录 + 搜狐体育 2025 年乔丹专访。
两人职业生涯交手 11 次(统计口径:常规赛 8 次 + 全明星 3 次),科比场均 22.8 分,乔丹场均 24.5 分;2003 年最后一战科比轰 55 分,乔丹 23 分。这组数据背后藏着传承。2003 年全明星赛我守着央视直播,科比三罚两中将比赛拖入加时,赛后乔丹说 “他眼里有我年轻时的光”。后来读《曼巴精神》才知道,科比会模仿乔丹的呼吸节奏练投篮,甚至打电话问 “后仰时球要举多高”,乔丹那句 “抬高两英寸” 第二天就出现在比赛里。这种 “偷师 + 超越” 的执念,才是欣赏的本质。
哦对了,常有人说科比只服乔丹?其实他对奥拉朱旺的敬意更藏着 “技术信徒” 的底色。
哈基姆・奥拉朱旺。搜狐体育 2025 年技术解析 + 新浪体育 2019 年报道。2009 年特训后,科比低位进攻占比从 18% 飙升至 29%,背身单打每回合得分 1.12 分(来源:NBA 官网技术统计)。我 2010 年总决赛看的网吧直播,科比用梦幻脚步晃开托尼・阿伦那球,弹幕全在刷 “奥拉朱旺亲传”。后来查新浪旧闻才知,那年夏天科比每天凌晨 5 点和奥拉朱旺练力量,会把脚步拆解到力学原理。奥拉朱旺说 “他把技术升了级”,这话比数据更实在 , 就像我学打球时,最佩服的不是会模仿的人,是能把别人的绝技变成自己的杀招的人。
其实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名字:拉里・伯德。
拉里・伯德。网易新闻 2019 年最佳阵容采访 +《曼巴精神》自传。2019 年看央视《风云会》专访,科比说 “伯德让我懂了篮球智商比身体重要”。我翻 2008 年湖凯总决赛录像发现,科比最后时刻的传球选择和伯德 1987 年绝杀活塞的思路如出一辙。这让我想起自己打野球的经历:落后时总想着单打,后来教练说 “看伯德怎么选”,才明白冷静比蛮干更珍贵 。科比欣赏的,正是这种 “用脑子赢球” 的风骨。
2018 年新浪体育报道里,科比还提过范巴斯滕,说童年在意大利想成为 “进球机器” 的念头就来自他。这个跨界欣赏很少有人提,但恰好印证他看的从来不是位置,是 “对胜利的偏执”。
一开始我以为他只欣赏前辈,直到翻到 2018 年他评梅西和 C 罗的采访才修正想法。科比说 “梅西是艺术家,C 罗是榜样”,这话让我想起 2016 年欧洲杯决赛我和球友在酒吧看球,C 罗伤退时的眼泪和后来捧杯的嘶吼,和科比跟腱断裂后坚持罚球的模样重叠了。从运动心理学角度看,这种 “极致投入” 正是顶尖选手的共通点,就像我当年练投篮到手腕红肿,才懂他们欣赏的从来不是天赋,是 “把天赋熬成习惯” 的狠劲。
#科比一生中最欣赏的球员都有谁呢?#
来源:聊一聊体育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