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老虎刚退,雨水就来“串门”?截至10月2日下午5点,河南秋作物已经收了5698万亩,刚好占全省秋播面积的48.3%,一天就收了378万亩——这速度,要是没下雨还能再冲一冲!
秋老虎刚退,雨水就来“串门”?截至10月2日下午5点,河南秋作物已经收了5698万亩,刚好占全省秋播面积的48.3%,一天就收了378万亩——这速度,要是没下雨还能再冲一冲!
要说收成明细,粮食作物是“主力军”:玉米收了2841万亩,水稻收了492万亩,加起来3485万亩;还有咱河南人爱种的花生,也收了整整1000万亩,剥壳就能炸香飘十里的花生油了。
再看各地市的“秋收成绩单”,那差距还真不小:信阳、开封、濮阳跑得最快,进度超六成,老乡们估计都在晒场里堆满了粮;南阳、周口、商丘、郑州紧随其后,过了五成;平顶山、漯河、驻马店刚过四成,许昌、安阳、洛阳、三门峡迈过三成线;最着急的是新乡和鹤壁,才收两成——不是老乡们偷懒,实在是天公不作美。
10月1号到2号,沿淮及以北地区下了场大范围降雨,全省平均雨下了30.4毫米,开封、郑州、商丘这些9个市雨下得更猛,直接超了30毫米。这下可好,收割机进不了地,晒粮也没地方晒,秋收进度一下就慢下来了。
好在气象部门说了,3号到10号以局部降雨为主,算是给老乡们留了“窗口期”。农业农村部门早早就盯上了这天气,正组织大家趁雨停的间隙,抢着收割、抢着烘干、抢着晾晒——毕竟“抢秋抢秋,不抢就丢”,耽误一天可能就影响一季的收成。
其实秋收就像跟老天“掰手腕”,既要赶进度,又得防变数。河南作为产粮大省,每一粒玉米、每一粒稻谷都连着全国的粮袋子。
现在虽然受了点降雨影响,但老乡们手里有农机、身后有部门帮衬,趁晴抢收、科学应对,剩下的五成庄稼肯定能稳稳收回家。毕竟,丰收从不是等来的,是脚踩泥地、手把镰刀(现在是农机)“抢”出来的!
来源:农家事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