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中秋晚会那事闹得挺大。节目单一公布就被骂上了热搜,谢娜主持这事尤其遭了不少吐槽。本来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结果因为晚会安排弄得不少人提前散场。
最近中秋晚会那事闹得挺大。节目单一公布就被骂上了热搜,谢娜主持这事尤其遭了不少吐槽。本来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结果因为晚会安排弄得不少人提前散场。
网上到处都是抱怨。有人觉得主持人不该是那个样子,还有人说早该换人了。微博上谢娜中秋主持词条下面评论几万条,骂声不少,还有人直接喊话让解约。
说起现场就更糟了。双11晚会有回主持人追着问苏有朋尴尬问题,后来解释是工作需要,但显得太刻意了。后来还晒出微信截图施压,这操作让人看着别扭。
家庭访谈那环节更乱。胡可沙溢夫妻被问到有点隐私的问题,两边说法还不一样,搞不清谁对谁错。当时汪涵救场还算妥当,反观另一主持人一直纠缠不放,火气大了。
跟康辉一起主持那会儿更出糗,提词器突然坏了,站在台上干瞪眼,一句话接不上来。这种国家级舞台犯这种低级错误,实在说不过去。
电视台和湖南台文化差异其实挺大。湖南台风格搞笑轻松,央视得端着些,毕竟规格高。这差距始终存在,硬往上搬总不合适,观众看着也别扭。
现在的年轻人不爱看那些老套花活了。以前追着玩梗,现在反而更看重节目质量。网上一有风吹草动,转眼就炸锅,人设崩了也快。
要解决这问题,得从选人开始改。不能光看综艺咖,专业能力得分着评估。台词训练得加强,最好能用AI检测卡不卡壳。
台上台下关系也得调整。导演组不能总让主持人往沟里跳,得给点喘息空间。突发情况多准备预案,别到时候乱了阵脚。
未来晚会还得与时俱变。全息投影互动或许能拉回些观众,算法优化台词也能减少口误。不过传统元素不能丢,老祖宗的东西得找到新说法。
主持人这行真不容易。有想转型的,也有守传统的。梁田唯子那样国际化路线挺好,李瑞英那种严肃播报也受认可。关键是找准位置,别硬拗。
电视台也要想想该怎么平衡。既得保证文化传承,又不能老摆着脸。流量是把双刃剑,节目质量才是硬道理,总靠流量明星撑场面早晚翻车。
这就是眼下晚会圈的情况。问题不少,改进措施也都在讨论,就是真要落地见效,恐怕还得不少时间。只能慢慢来了,指望一夜之间变好也不现实。
来源:亲切百香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