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月二号,四川丹巴党岭山脚下,六个人组成的徒步队遇到麻烦。其中一个队员在海拔四千七百米的地方突然浑身发抖,意识不清。后来医生说是失温症导致的急性休克,当时情况很危险。
十月二号,四川丹巴党岭山脚下,六个人组成的徒步队遇到麻烦。其中一个队员在海拔四千七百米的地方突然浑身发抖,意识不清。后来医生说是失温症导致的急性休克,当时情况很危险。
当时和这个病人一起上山的其他五个人,都是临时通过网上认识的陌生人。等发现同伴出事,这些人啥事没干就走了。后来救援队赶到时,现场只留下个急救包和半瓶矿泉水。蓝天救援队的人说,当时天上直升机都来救了,那五个搭子还在山下等车回家。
后来才知道,这种临时组队旅行现在特别多。今年统计,川藏线上因为这种搭子结伴出的事故比去年多了快一倍。户外论坛有帖子说,现在好多平台都在推陌生人组队,动不动就弄什么"自由自在"、"省钱省心",但出了事都指望别人管。
这次救援挺复杂的。上海有个学医的女孩带着急救箱翻越了三个山头,湖北的蓝天队员开着越野车在冰面上冲了八公里。最扯的是当地公务员,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当向导带路。但最后救人花了一个半小时,刚好卡在医生说的黄金救援时间里。
网上吵翻了天。有人说应该管管那些搭子,出钱就甩手不管;也有人说这是人家自愿组队,本来就不该负责任。德国那边有个法律,登山同伴必须互相救助,但咱们这里还没这说法。云南轿子雪山去年的案子,法院最后还是没判同行的人赔钱。
现在景区开始想新办法。听说甘孜州已经在试"强制报备",要是结伴去高危区域得提前登记。有些保险公司也在改条款,以后高原险会不会赔要看你是不是正规组队。还有大学开始和红十字会合作教学生急救课,据说要考过才能组织远门。
年轻人现在玩户外,总觉得危险离自己挺远。网上有人发帖子炫耀,在雪山拍大片还直播喝酒,完全不当回事。国家公园最近发警告,说跟陌生人拼队得签协议,不然容易出事。
其实山里头的老百姓早有规矩,以前藏民上山都要三五成群,互相照应。现在草甸子被踩秃了,垃圾堆得到处都是,人倒是不怕,就怕遇到突发情况没人帮。救援队去年报告里说,在极端环境下能活下来的,大多都是有人陪在身边撑着的。
这些事情就摆在眼前。
来源:在海边静享日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