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2024年邯郸接待游客首破1亿人次,2025年春节外地游客增长超五成,作为唯一三线城市入选“2025长红城市榜30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路径愈发清晰。
转自:邯郸日报
传播方式创新同样助力。“跟着成语去旅行”旅游主播单场最高吸引上百万观众;成语文化专线巴士如同移动展馆,文创产品可触可带。
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2024年邯郸接待游客首破1亿人次,2025年春节外地游客增长超五成,作为唯一三线城市入选“2025长红城市榜30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路径愈发清晰。
文脉延新:古城向远再出发
面对成语文旅的良好态势,邯郸已规划下一步蓝图,从资源整合、业态创新、品牌升级三方面发力,扩大“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影响力。
资源整合上,中华成语博物馆加快建设,计划2026年开馆。馆内将用数字技术打造“成语时空隧道”,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成语诞生场景。同时,完善全域旅游规划,串联永年广府古城、磁县方特、馆陶粮画小镇等节点,推出5条精品研学线路,实现“一地打卡,全域体验”。“我们还会整理未开发成语资源,新增100个街头文化景观,让成语融入城市肌理。”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满怀期待。
不仅如此,业态创新还聚焦“成语+”深度融合。除了开发成语主题剧本杀、沉浸式话剧,升级“成语宴”“成语文创”,推出定制研学套餐,还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搭建成语元宇宙平台,打造虚拟成语人物、线上闯关游戏。非遗传承方面,计划建10个成语非遗工坊,培养20名年轻传承人,推动面塑、黑陶等技艺与成语文化结合。
着眼全国、走向世界。邯郸注重品牌升级,已启动“成语文化节”筹备,计划每年举办一届,设学术论坛、非遗展演、文创大赛等活动;与周边城市联动打造“燕赵成语文化之旅”跨省线路;国际传播上,精选成语故事翻译成外文,通过文化交流推向海外,让邯郸成语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
成语是邯郸最珍贵的文化家底,也是最具潜力的文旅资源。未来,邯郸将持续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让成语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