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资源股的热度,用“炸裂”形容毫不为过——黄金股单日批量涨停,铜铝龙头一周涨超30%,连沉寂多年的锡业股都迎来涨停潮。于是乎,“家里有矿是王道”的口号响彻投资圈,不少投资者高呼“金银铜铝钴锡我统统买了”。但资源股的牛市从来不是“闭着眼买”的游戏,黄金的避险逻
近期资源股的热度,用“炸裂”形容毫不为过——黄金股单日批量涨停,铜铝龙头一周涨超30%,连沉寂多年的锡业股都迎来涨停潮。于是乎,“家里有矿是王道”的口号响彻投资圈,不少投资者高呼“金银铜铝钴锡我统统买了”。但资源股的牛市从来不是“闭着眼买”的游戏,黄金的避险逻辑、铜的新基建刚需、锡的半导体绑定……每类资源的驱动因素天差地别。今天,我们就从细分品种、底层逻辑、风险收益三个维度,拆解这场资源股狂欢的真相,帮你在“矿潮”中找到真王者。
一、黄金:“乱世藏金”的永恒逻辑,这轮牛市能走多远?
黄金作为“避险+货币”双属性资产,其牛市的持续性取决于全球地缘冲突、美联储货币政策、美元指数三大变量。
1. 驱动因素:避险需求与美元走弱的共振
地缘冲突:2025年全球热点地区冲突频发,黄金的避险需求被持续激活,COMEX黄金期货价格从1900美元/盎司攀升至21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美联储政策:2025年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全年预计降息100BP,美元指数从105回落至98,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吸引力陡增;
央行购金:全球央行2025年上半年净购金超500吨,中国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官方储备需求为金价托底。
2. 核心标的:从“矿企”到“加工”的产业链布局
山东黄金:国内黄金产量第一,矿产金成本约230元/克,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60元/克,金价每涨10元/克,净利润增厚超15%;
中金黄金:背靠中国黄金集团,资源储量超500吨,旗下中原冶炼厂是国内最大的黄金精炼企业,兼具“矿产+加工”双重弹性;
银泰黄金:近年通过并购扩充资源储量,在澳大利亚、墨西哥的金矿项目进入投产期,海外收入占比超30%,享受金价上涨与汇率收益双重红利。
风险提示:
若地缘冲突缓和、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金价可能出现回调,需密切关注这些变量的边际变化。
二、白银:“工业金属+贵金属”的双重Buff,被低估的潜力股?
白银的独特性在于50%需求来自工业领域(光伏、电子、新能源),50%来自贵金属属性,这让它在“产业升级+货币宽松”周期中具备双击潜力。
1. 驱动因素:光伏与电子行业的爆发式需求
光伏需求:每GW光伏组件需白银约20吨,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预计超500GW,带动白银需求超1万吨,同比增长25%;
电子需求:白银的导电性、导热性在电子元件中无可替代,5G基站、消费电子对白银的需求年增长超10%;
贵金属属性:白银价格与黄金的比价(金银比)处于历史高位(80:1),修复需求下白银弹性更甚黄金。
2. 核心标的:
盛达资源:国内白银产量第二,旗下银矿品味高(银品位超300g/t),成本控制能力行业领先,白银业务毛利超60%;
兴业银业:白银冶炼龙头,年白银产量超2000吨,同时布局银深加工(银浆、银触点),在光伏银浆领域市占率超15%;
豫光金铅:铅锌冶炼企业,白银为副产品,年白银产量超1000吨,成本端受铅锌价格影响,盈利弹性随白银上涨放大。
风险提示:
光伏行业若出现技术替代(如铜浆替代银浆),将对白银工业需求造成冲击。
三、铜:新基建与新能源的“刚需王”,缺铜的危机有多真?
铜是全球工业的“血液”,新基建(特高压、数据中心)、新能源(电动车、光伏)的爆发,让铜的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1. 驱动因素:全球铜矿的“供应瓶颈”与“需求爆发”
供应端:全球主要铜矿集中在智利、秘鲁,2025年因资源国政策(如智利铜矿税改)、矿山老化,铜矿供应增速不足2%;
需求端:中国新基建每年拉动铜需求超100万吨,全球电动车年销量超2000万辆,每辆电动车用铜量是燃油车的3倍,光伏每GW用铜约80吨,多重需求叠加下,铜需求年增长超5%;
库存端:LME铜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不足10万吨),供需缺口下铜价易涨难跌。
2. 核心标的:
紫金矿业:全球铜矿储量第一(超2000万吨金属量),刚果(金)卡莫阿铜矿是全球最大未开发铜矿,2025年铜产量预计超120万吨;
江西铜业:国内铜加工龙头,阴极铜产量超200万吨,旗下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露天铜矿,兼具“矿产+加工+贸易”全产业链;
铜陵有色:铜加工企业,通过参股海外铜矿(如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锁定资源,铜杆、铜管产品在国内电网、建筑领域市占率领先。
风险提示:
若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制造业PMI回落,铜的工业需求将受压制,价格存在回调风险。
四、铝:“能源转型+轻量化”的双轮驱动,电解铝的壁垒有多高?
铝是仅次于铜的第二大工业金属,其牛市逻辑在于“双碳”政策下的产能限制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需求爆发。
1. 驱动因素:
产能限制:国内电解铝产能被严格限制在4500万吨,2025年实际产量约4200万吨,供需紧平衡;
新能源需求:光伏组件用铝(边框、支架)年需求超300万吨,电动车用铝(车身、电池壳)年需求超200万吨,双双保持20%以上增速;
成本支撑:电解铝吨成本约1.6万元,当前铝价2万元/吨,行业平均毛利超20%,高毛利下企业扩产意愿强,但产能限制下只能通过技术升级(如绿电铝)提升竞争力。
2. 核心标的:
中国铝业:国内电解铝产能第一(超1000万吨),同时布局铝加工(铝板带箔),在新能源汽车用铝领域市占率超15%;
明泰铝业:民营铝加工龙头,产品以高端铝板带箔为主,供应特斯拉、比亚迪的车身用铝,2025年新能源车用铝收入占比预计超30%;
神火股份:拥有云南、河南两大电解铝基地,绿电铝占比超60%,成本优势显著,铝价每涨1000元/吨,净利润增厚超5亿元。
风险提示:
若铝价上涨触发“抛储”政策,或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铝价存在回调压力。
五、钴:动力电池的“卡脖子”材料,刚果(金)的风险有多大?
钴是三元锂电池的核心材料,其供应高度依赖刚果(金)(全球供应超70%),地缘风险与新能源需求让钴价波动剧烈。
1. 驱动因素:
新能源需求: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预计超2000GWh,三元电池占比约30%,带动钴需求超20万吨,同比增长15%;
供应风险:刚果(金)政治局势不稳定,近年多次出现矿山停产、税收政策调整,供应端扰动频繁;
库存低位:LME钴库存不足5000吨,供需缺口下钴价弹性极大。
2. 核心标的:
华友钴业:国内钴业龙头,通过“刚果(金)采矿-印尼冶炼-中国深加工”全产业链布局,钴产量全球第二,2025年钴盐产量预计超3万吨;
寒锐钴业:在刚果(金)拥有两座大型钴矿,自给率超60%,成本控制能力行业领先,钴价每涨10万元/吨,净利润增厚超8亿元;
洛阳钼业:通过收购刚果(金)TFM铜矿(伴生钴),成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商之一,钴业务毛利随钴价上涨弹性十足。
风险提示:
若三元电池被磷酸铁锂、固态电池替代,或刚果(金)供应超预期,钴价可能出现暴跌。
六、锡:半导体与光伏的“隐形冠军”,涨价逻辑有多硬?
锡是半导体封装、光伏焊带的关键材料,全球锡矿高度集中(印尼、中国、缅甸合计供应超70%),供应短缺与产业升级让锡价一飞冲天。
1. 驱动因素:
半导体需求:每颗芯片封装需锡约0.1克,全球半导体行业复苏带动锡需求年增长超10%;
光伏需求:光伏焊带用锡量随光伏装机增长而增长,2025年需求超2万吨;
供应限制:印尼实施锡矿出口配额制,中国锡矿资源枯竭,全球锡矿产量增长不足1%,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2. 核心标的:
锡业股份:全球锡业龙头,锡产量全球第一(占比超20%),旗下云南锡矿是国内最大锡矿,锡价每涨10万元/吨,净利润增厚超15亿元;
盛屯矿业:通过收购刚果(金)卡隆威铜矿(伴生锡),布局锡资源,2025年锡产量预计超1万吨,成为锡业股份的有力竞争者;
兴业银业:除白银外,布局锡冶炼,锡锭产品纯度超99.99%,在电子级锡市场市占率超10%。
风险提示:
若半导体行业出现库存周期调整,或光伏装机不及预期,锡价可能承压。
七、资源股牛市的底层逻辑:周期与成长的共振
这轮资源股牛市,不是简单的“大宗商品周期”,而是“全球流动性宽松+新能源革命+新基建扩张+资源国供应限制”的多重共振:
美联储降息周期打开全球流动性闸门,大宗商品作为“抗通胀资产”被资金追捧;
新能源(电动车、光伏)、新基建(特高压、数据中心)对铜、铝、钴、锡的需求是“成长属性”,而非传统周期的“工业需求”;
资源国(如智利、刚果金、印尼)对矿产资源的政策限制(税收、出口配额),让供应端弹性缺失,进一步放大价格波动。
八、风险警示:资源股的“狂欢”也会踩雷
盲目跟风“家里有矿”可能遭遇三大风险:
价格波动风险:大宗商品价格受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影响极大,若全球经济衰退,资源股业绩将“从天堂到地狱”;
政策反噬风险:资源国若出台激进的税收、国有化政策,将直接冲击矿企盈利(如2023年智利铜矿税改);
产能过剩风险:部分资源(如铝、锌)若企业在高价格下违规扩产,可能引发未来的产能过剩与价格崩塌。
结语:“家里有矿”要挑“真矿”,更要挑“好矿”
资源股的牛市确实诱人,但“金银铜铝钴锡”各有各的逻辑,“统统买了”的策略大概率是“赚了波动,亏了认知”。真正的投资机会,藏在资源储量足、成本控制优、下游需求确定性强的标的里。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在资源股里“瞎扑腾”,不如先搞清楚每类资源的驱动逻辑、标的壁垒,再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布局。毕竟,“家里有矿”的快乐,得建立在“选对矿、拿得住”的基础上。
来源:小玉玉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