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儿子又是房子,怎么破解那么多的焦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5 07:11 1

摘要: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四个国民公众问题,我就占了两个,我能不焦虑吗?说实在的,这么些年来,我一直处在焦虑中,焦虑两个问题:一是教育,二是住房。至于医疗和养老,我还年轻,也许还没有到那个糟境地。但单单是教育和住房问题,早已把我压在底层死死的,一辈子翻不了身,一

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四个国民公众问题,我就占了两个,我能不焦虑吗?说实在的,这么些年来,我一直处在焦虑中,焦虑两个问题:一是教育,二是住房。至于医疗和养老,我还年轻,也许还没有到那个糟境地。但单单是教育和住房问题,早已把我压在底层死死的,一辈子翻不了身,一辈子就是辛苦劳碌的命。

俩个儿子,教育问题压力山大,不是学不好,就是不好好学,儿子读书的过程,就是我过刀山火海的过程,有时真恨不得他走开,让我背着书包去学,怎么那么煎熬?一关关,过了一关又一关,一天天,过了一天又一天,不过,走到现在,一切趋好。

长子读了博士,次子还在读小学。我有时想,读到理工科博士的孩子,天资应该不会太差,然而,我真的切切实实知道,这么些年来,陪伴儿子读书,我究竟付出了多少,或者说,也许我本就不该那么焦虑,或者放任不管,儿子也一样会成才,可,这,谁又说得清楚呢?

儿子读高中时,每天6点钟就要起床上学,为了适应儿子的作息规律,我硬生生将自己的作息和儿子趋同,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每天4:30起床,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因为,只有这个点起来,我才能看会书,写些文章,如果起晚了,早晨就抓不住,又忙碌一个大白天,到了晚上,累得直不起腰来,天长日久,你还进步个啥?你还成长个啥?

后来,儿子去了北京城读大学,这一读到现在已是第9年,4年本科,3年硕士,还有刚刚读了2年博士,每一次人生关键的场合。我都没有缺席,考研时,正是口罩期间,我跑到学校门口,看到他走进考场,看到他走出考场;调剂时,又是父子俩不分白天黑夜,严阵以待;申博时,又是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搜集信息,联系博导,前前后后持续了近一年。

这么些年来,我深深感到,孩子的重大场合,我就要做到不缺席,事情太过复杂,一个小小的差错,就会导致完全相反的结局,那样的结果,我承受不起。

在忙长子教育问题的同时,对于次子的教育,我一刻也不敢落下,每天带着儿子游戏、玩耍,还要陪着他写功课,就这样一天天地熬着日子。虽说乐在其中,却也是半刻不得闲。

仅仅是俩儿子的教育,就消耗了我大部分的精力,牵扯了大部分的气力,我实在无暇他顾,只求把他们俩的教育问题抓出效果来,这是利长远的大计,做不好,我的后半辈子安生不了!

目前的教育是各类的“卷”,名目繁多,层出不穷,稍不小心,就被“绕”了进去,就被“套”了进去,要走很多的弯路,况且结局不一定好!

我非常感动于黄国平、庞众望那些寒门学子,他们背后没有父母的撑腰,就是一个人从万马千军中杀将出来,真是伟大,真是厉害。然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没有那么高的天资,也没有那么大的志气,都是在家长、学校、社会三方的大合力下,向前慢慢成长。跌倒了,爬起来,磕出了血,擦干净,搀扶着,继续前行,摇摇晃晃,左颠右倒,然后才站稳了人生路。

即使这样,我也从不敢抱怨,总觉得已经很好了,能够从底层一路读出来,能够读到博士,已经是最大的照顾和感恩了。

随着教育大流起起落落的同时,还有“住房”的大山死死地压在头顶,让我喘不过气来,让我不能停歇。

你想想,孩子仅仅读好了书,那才是命运开了局,真正的较量是接下来的买房、买车,那可是真金白银的较量,那是要动“实火”的,可不是口头说的那么消遥。

我大概从四十来岁看清这个现实的时候,就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之中,可是,即使我想尽了办法,也拿不出个有效的法子来。我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没有真本事,赚不来大钱,只恨自己年轻时没有用心用功,没有形成独门绝技,以致于当困难“一窝蜂”涌来时,真真是解决不了呀。即使硬着头皮,解决不了的问题依然还是摆在那里,还是解决不了。唉!

我是一个小县城的普通人,能把孩子送出去,读上书,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拿这买房子这事来说,犹如天方夜谭,可望不可及,甚至,连想想都头皮发麻。

我有时躺在床上,一个人翻来覆去在想,自己这一生,究竟哪里做错了?最大的错误,最大的准备不足就是没有钱来为儿子准备房子,可这个问题,我真的准备不来呀!我细细琢磨,人生究竟怎么过,才能无悔无怨,不怨不恨?

我思来想去,觉得从年轻时,就开始做好规划,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也许会有一个更好的结果,那就是,仅仅瞄住“钱”,仅仅去赚“钱”,把这作为中心,一切围绕这转,或许结局会好一点。

其实,依我看来,人生其实就是两件事,一件是赚钱,一件是教育孩子。这两件事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有因果的,是互相联系的,如果你赚足了钱,但教育孩子失败,你的钱也守不住,如果你教育了孩子,但没有财力的支持,孩子活得也很艰难,最好的结果是二者兼顾,既赚足了钱,也教育好了孩子,这样的家庭就是最成功的、最圆满的家庭。

事实上,你细想想,这二者是,哪一项都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教育是一项持久投入,是一项持续工程,人才的成长不是那么容易的,他和小树一样,只有慢慢地长大,考验的是你的智慧、耐心、坚持,它需要从小就要打好基础,然后,慢慢地陪伴成长,这是一项长年累月的付出,这是一项心力和智慧的较量,这是持久战,事关长远。

赚钱也是一项本事,单纯靠勤劳是赚不来钱的,是你智慧的综合,是你对人生机遇、运气、努力的大综合,哪能轻轻松松地赚到钱,没有那么容易的钱好赚的!

我年纪大了,渐渐懂得了各行各业的不容易 ,渐渐懂得了形形色色人们生活的艰难,不是他们不辛苦,而是他们即使很辛苦了,依然赚不到钱,依然活得很艰难。

你看零晨起来批发的小贩,你看一大早扫街的清洁工,你看那些忙忙碌碌的家装工,你看匆匆忙忙的快递员,你看“三班倒”的下井工人……他们都很辛苦,他们都很勤劳,然而,他们却依然赚不到多少钱,紧紧巴巴地生活着、挣扎着。

所以,后来我想,也许只有那种天才,那种特别聪明的人特别有天赋的人才能在这个世道,在这个社会活得很好吧?普通人各有各自的难!

然而,都这么大的人了,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真的不是“天才”,如果真是那玩意,也就不会在这个地方“困”一辈子了,自己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个人儿,天生地造,走不动了,黄土淹没,来人世间凑个数而已。

我很早很早以前就无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与“天才”无缘,自己是极其平庸的一个人,无论长相还是智商,走入人群立马找不到影子的那种,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个普通人已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福分。

正是意识到自己的平庸,意识到自己的平凡无奇,才扎扎实实、心甘情愿地做起了一个普通人。读了书,担心遗忘,就不停地记笔记,一有时间就回头看; 做了事,第二日起个大早,就在日记本上一笔一划地写下来;有了痛,就想办法找到解决的办法,记下深切的体会,提醒自己不敢再犯。

我,这一生,阅历少,经事少,经验少,见识的人心少,所以,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去应对那些复杂黑暗的人心,自己不是他们的对手;不要经意地去结交那些人,你不知道他的过往,你怎么会知道他的邪恶?不要轻意地去表态,对于那些极其下作的人生,远离就好。

我,这一生,所有的经验和教训,只会从书本上去寻找答案,遇到过不去的坎,就把读过的书一遍遍地翻看来看,从中寻找对策和办法,能前进一点就前进一点,书,是比人更值得信任的东西,人心受利益的驱使,是很坏很坏的东西,人心会变质,人心会异化,人心会生出毒牙,但书本不会,你只要会看书,只要会读书,会从中悟到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人的灵魂就会得到净化,你的思维会得到提炼,你的人生会不断地饱满起来,会不断地坚强起来,会不断地升华。

在我看来,相信书本比相信人心,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学会了和自己的和解,就学会了对自己的救赎,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不解决了,我已经尽力了,我已经做到了最好,我就只有这么大能量,做错了就做错了,我承担后果就是了。

人,到了一定的年经,就不要执念太深了。这个世道,不是按照你的愿望来安排的,不是按照你的规划来安排的,实现不了的也许就永远实现不了了,能矫正的就矫正,矫正不了的就顺其自然吧。小民有小民的活法,你总得给自己的理由,哪怕是借口,总得让自己苟延残喘,总得让自己活下去不是?

我用心教育儿子,但我就是没有赚到多少钱,赚不到多少钱,也就只能那个样子了,能照顾了生活,能让生活继续如常,慢慢地寻找机会也就行了。这一生,我从不求大富大贵,我只求儿女安康,自己快乐地成长。

人生呀,活得那么清醒又能怎么样呢?徒增痛苦罢了,世上本就是糊糊涂涂,焉何自己不可以糊糊涂涂?聪明人早就放下了执念,早就放下了这一点,只是普通人太过较真,太过执著罢了。

你看,那武侠人物里,慕容复把名字都起了一个“复”,时时刻刻想着他的复兴燕国的大业,然而,结局怎么样呢?他把自己都逼疯了,在我看来,在《天龙八部》中,最可怜的人就是慕容复,他是一个一生一心只想做成一件事,却又一生没有做成一件事的人,他是个很悲剧的人,他是个很极端的人,他的悲剧源于他的执著。

而其他人呢?像那个吊儿郎当的段誉,大理段氏大公子,却是哥哥、姐姐一大堆,有两分聪明,有一分努力,却偏偏运气总是不错,最后却成名成家。萧峰一生以为国为民为已任,却落得身死身毁。

站在这些人物后面,冷眼看世情的金庸大侠,岂是普通人?他早就活明白了,他看得人间一清二楚,他要人们不要太执著,凡事用力三分刚刚好,太过执念、太过执著,都是徒增烦恼,自找不是罢了!

不管它教育还是住房?不管它医疗还是养老?走到哪儿说到哪儿,兵来将挡、水来土淹,遇到啥事解决啥事,人生以平常心面对,不要徒增焦虑而已!

来源:生之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