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演的不是开挂金手指,是先把傻白甜踩到底,再一点点把骨头捡回来,观众像被掐住脖子,爽得不敢喘气。
短剧女主的脸刚换完,观众已经看腻了,可郭宇欣偏偏把“爽点”又往前推了一步。
9月,《昭昭殊荣》单集8000万播放,直接把“重生商战”四个字焊死在热搜。
她演的不是开挂金手指,是先把傻白甜踩到底,再一点点把骨头捡回来,观众像被掐住脖子,爽得不敢喘气。
抖音上#昭昭复仇妆#3.2亿次播放,连我楼下美甲店小妹都在学她挑眉角度,说是“招财”。
更狠的是,剧还没播完,她15号官宣成立“欣辰文化”,自己当老板。
别人趁热捞代言,她直接捞赛道,一出手就拿到腾讯千万级投资,签的全是中戏应届生,海报上写着“学院派短剧”,听着像把横店升级成实验班。
有人嘲她步子大,可我知道,她是把“短剧”两个字从鄙视链底端拎起来,往大银幕脸上怼。
横店影视节把“年度短剧影响力演员”塞她手里,评委原话:“她用电影级微表情重构了短剧表演体系。
”我特意去看了那段2分17秒长镜头哭戏,没滤镜、没配乐,就一张脸,眼泪挂在睫毛上愣是没掉,弹幕齐刷“窒息”。
北电老师直接剪进教案,标题写着“如何在3秒内让观众心疼”。
那一刻,短剧演员第一次有了技术门槛。
你以为她只想做内容?
OLAY找她拍抗老广告,她坚持拍成短剧式,三集讲完“30岁被裁员到创业逆袭”,三天销售额破亿。
品牌方后台数据出来,客单价拉高了40%,复购率飙到58%,说白了,观众信她那张脸,更信她讲的故事。
短剧终于从“投流买量”进化到“内容带货”,她一个人把玩法改写了。
我刷到她旧采访,她说“我不想只演爽剧,我想让爽剧有骨头”。
现在看,她做到了:观众爽完还能回味,行业发现短剧也能有演技,品牌发现故事比折扣更值钱。
下一步,她签的那6个中戏新人要是爆了,短剧就不是“网红退路”,而是“演员快速路”。
脸可以复制,套路可以抄,但把短剧做成产业上游的,目前就她一个。
来源:勇者辰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