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靠“偷师学艺”成为御医都甘拜下风的“天医星”;他一生拜师17位,开创温病学说,治天花如神,百姓称他“活扁鹊”;
他靠“偷师学艺”成为御医都甘拜下风的“天医星”;他一生拜师17位,开创温病学说,治天花如神,百姓称他“活扁鹊”;
临终前却厉声警告子孙:“医可为而不可为,药能救人亦能杀人!”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医圣”叶天士的传奇人生!
叶天士(1667-1746),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晚号上津老人,清代医学家,吴门医派知名的医家之一,世人尊称为“医圣”、“天医星”。
康熙十年(1671年),江苏吴县一个医学世家里,14岁的叶桂遭遇人生巨变。
父亲叶朝采突然病故,留给他的只有一屋医书和一句临终嘱托:“医道无穷,唯勤可破。”
年幼的叶天士跪在父亲的门人朱大夫门前磕头拜师。从此,这个少年白天抓药抄方,晚上挑灯苦读《内经》《伤寒》,竟把师傅的医术学了个通透。
他听说邻县有位大夫擅长针灸,他假装病人前去求诊,暗中记下针法;听闻有位僧人能治怪病,他连夜冒雨赶路,在庙门前跪了整夜…
就这样十年间,他先后拜师17位,从妇科到儿科,从伤寒到温病,硬生生把自己练成“行走的医学百科全书”。
三十岁不到的叶天士早已名震江南,民间流传着他无数“起死回生”的故事。
叶天士出诊路过一家棺材铺,见伙计正抬棺送葬,突然喊停:“停下!这人还有救!”
原来他观察到棺底渗出的血滴色泽鲜红,断定是孕妇难产假死。开棺后,他三根银针刺下,产妇苏醒;又开三副催生方,竟母子平安!
从此,“天医星下凡”的称号传遍大江南北,连《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都将其事迹收录在《医术》中。
更传奇的是他对天花的诊治。他独创的“透疹解毒法”,用蝉蜕、紫草等寻常药材配伍,救活了苏州城无数孩童。
有记载显示,经他手的痘疹病例“十活八九”,这在当时简直是医学奇迹。
在古代,医生遇到发热疾病都套用张仲景的《伤寒论》。但叶天士在诊治江南湿热病症时,发现很多病人并非受寒,而是感染了“温邪”。
通过上万例诊治,他提出石破天惊的“温病学说”:
叶天士的伟大在于,他打破“唯古经是从”的桎梏,这正是中医与时俱进的典范。
乾隆十一年(1746),80岁的叶天士弥留之际,把儿孙叫到床前,说出震撼医学界的遗言: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临证指南医案》
其智慧由弟子整理成《临证指南医案》。书中记载的养胃阴方、羚角钩藤汤等,至今仍是中医教材的经典方剂。
2019年抗击甲流时,有医院参照他的“卫气营血”理论制定治疗方案,取得显著疗效。
回望叶天士的一生,从孤苦少年到医学革新的旗手,他用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的真谛。
他留给世间的不仅是医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医者的初心。
来源:古韵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