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小子上周刚买的新球鞋,最怕沾水,万一淋透了磨脚,他肯定不好意思说;出门时到底带没带伞?手都按到拨号键了,又猛地缩回来——人家都大学生了,总打电话唠叨,反倒显得我矫情。
文/太阳
今早出门前,我又忍不住点开了手机——不是刷朋友圈,是看西安的天气。初秋的雨点子敲着车窗,屏幕上“阴转小雨”四个字,一下就揪紧了我的心。
那小子上周刚买的新球鞋,最怕沾水,万一淋透了磨脚,他肯定不好意思说;出门时到底带没带伞?手都按到拨号键了,又猛地缩回来——人家都大学生了,总打电话唠叨,反倒显得我矫情。
坐在工位上,我隔半小时就刷一次天气预报,忽然想起我爷爷。以前总笑他老古董,每天七点雷打不动守着《新闻联播》,就为了等后面的天气预报。大热天街坊邻居喊他打牌,他头都不回:“等我看完济南的天气!”
后来才知道,济南是我大伯打工的地方。爷爷看完就拉着奶奶念叨,济南要降温,让大伯添衣服;福州还热,叫小侄女别贪凉。奶奶再挨个给孩子们打电话,那些天气预报里的温度,就这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牵挂。
那时候我特不解:“人家都是成年人了,还能不知道加减衣服?”爷爷只是摸了摸我的头,没说话。直到奶奶走了,他才开始自己扯着嗓子叮嘱,可我总敷衍着应两声,嫌他瞎操心。
现在盯着手机里西安的天气图标,指尖反复摩挲屏幕,突然就懂了爷爷当年的心情。这不就是贾平凹说的,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吗? 我们这辈当爹的,跟老一辈一样嘴笨,说不出“想你”“担心你”,只能把牵挂藏在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里。
有网友说,父爱是60%的严厉加30%的疏离,再掺10%藏不住的温情。这话太对了!爷爷从不说爱,却把每个子女的城市记在心里;我不会跟儿子说“天冷加衣”,却把西安的天气当成了自己的必修课 。
窗外的雨还在下,雨线把天和地连在一起,就像我们家这根没断过的牵挂线。爷爷把它传给我,我再传给儿子,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全是些“天气预报”“添衣服”的碎碎念。
其实中国人的亲情都这样吧?不说“爱”,却把对方的日子过成了自己的日常。说不定等我老了,儿子也会对着手机里我所在城市的天气发呆,那时候他就真的懂了。
你家有没有藏在细节里的牵挂?是父母总问你吃没吃饭,还是爷爷奶奶记着你爱吃的菜?评论区聊聊,让我看看这同款的中国式亲情~
来源:月亮音乐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