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女散花,出自佛教《维摩诘经》:天女手持满篮鲜花,撒向在场诸人。
天女散花,出自佛教《维摩诘经》:天女手持满篮鲜花,撒向在场诸人。
已悟空性者,花瓣自动滑落,不着衣襟;仍有执念者,花瓣紧紧黏附,无法掉落。
天女借此点化众人:若菩萨心净,便无挂碍;若有执念,便为相缚。
后世在莫高窟壁画、佛教造像以及寺庙等处,常见“天女散花” 形象。《西游记》更是据此改编成“天女散花试禅心”一节,测试唐僧师徒的定力。
不过,也并非所有天女散花图中的天女都是正品。
乾隆时,有个读书人租住在僧房苦读备考。
壁上原先挂着幅美人图,画中女子眉目如生,衣褶飘扬,仿佛下一秒就要活过来。
稍加注目,便觉口干舌燥,下腹滚烫,搞得他根本不敢多看。
佛门清净地,怎么会有如此勾魂夺魄的美人图?
某次,他对寺中老和尚半开玩笑道:
“原先住这里的师父,日日对着这等美人,就不怕扰乱了禅心吗?”
老和尚眉毛微动,长念一声佛号道:
“施主有所不知,此乃天女散花图,寓意佛门空性之理,且乃前朝堵芬木所画。”
堵廷棻,字芬木,乃顺治四年的进士,曾师从一代画宗陈洪绶,乃是顺治、康熙朝的著名画家。
不过越是如此,此画魅力不是就越大?
见读书人嘴角微扬,老和尚连忙补充道:
“此画挂在这里,已百余年矣。不过我平日忙着打理寺院,倒是没怎么仔细瞧过。”
解释就是掩饰,我就不信你们能把持得住!
某晚,读书人用功至深夜,就着灯下微光,不由又被那幅画所吸引。
看着看着,他突然感觉有点怪怪的。起初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凑近细看,这才发觉,不知几时那画中女子的身影,像是从画里凸出来了一两寸!
他心中诧异,喃喃自语道:
“这哪里是什么堵芬木的画?分明是西洋的界画之技!靠着写实透视,高低起伏,令人产生立体的错觉吧?”
工笔界画作品之岳阳楼
话音刚落,画中竟突然传来一道娇滴滴的女声:
“此是妾身想从画里出来,先生还请莫要惊讶。”
读书人被惊得从椅子上蹦起来,反应过来后,旋即怒从心起,厉声呵斥道:
“哪里来的妖魔鬼怪,竟敢用这般伎俩魅惑我!”
他猛地上前一把扯下画轴,凑到炉火上就要将其烧掉。
碰上个不按套路出牌的?来不及多想,画轴里传来女子呜咽哭泣之声,婉转哀啼:
“妾身炼形将成,若是被烈火焚烧,便会形消神散,此前百年苦修都将付诸流水!求先生大发慈悲,饶我一命,我定当永世感念,任君所欲!”
住隔壁的老和尚听见这边动静,赶紧过来探视。
听读书人说完原委,老和尚惊觉皱眉道:
“之前我徒弟住在此屋,后来夜夜难眠,咳血而死,莫非就是被你所害?”
画中女子不敢答话,片刻后才恳求道:
“佛门向来广纳众生,何所不容,还望师父心怀慈悲,饶我一命。”
声音凄苦,我见犹怜。见老和尚沉吟不语,读书人怒发冲冠:
“你已经害死了一个人!今日若是放了你,将来又不知要害多少性命。岂能因一条妖魔之命,戕害无算人命?况且,小慈者,乃大慈之贼也!师父您万万不可心软!”
说罢,他决然将画轴扔进了炉火之中。火焰瞬间窜起,一股浓烈的血腥气即刻弥漫了整个屋子。
看这情形,这妖女害死的恐怕不止一个人呀!
之后每到午夜时分,僧房里时偶尔还会听见嘤嘤的哭泣声。
读书人道:“此妖余气未尽,久了怕是又要复聚成形!破阴邪者惟阳刚也!”
当即他又去集市上买了十几串火鞭,也即大爆竹,将所有引线拧在一起,等哭声再响起时猛地点燃。
几十窜大爆竹顿时响作一团,在封闭的房间内,轰鸣声更胜雷霆,门窗屋瓦都被震得簌簌作响。
这次之后,那哭声才算彻底消失了。
反派通常死于话多,而己方最怕出圣母。
这位读书人,遇见敌人,毫不犹豫清空弹夹,怕没死透,还补上了几刀,可谓真正做到了除恶务尽!
本篇出自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来源:野狐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