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果果奶奶从老家来看孙女,见到这一幕直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太讲究了,我们那时候孩子都在泥地里打滚。"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纱,10个月大的果果正在爬行垫上努力向前蠕动。
妈妈小林站在厨房门口,手里攥着抹布,强忍着冲过去擦地的冲动。
这是果果开始爬行的第三周,也是小林与自己的洁癖抗争的第二十一天。
果果奶奶从老家来看孙女,见到这一幕直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太讲究了,我们那时候孩子都在泥地里打滚。"
小林嘴上应着,心里却不以为然。
直到在早教中心,老师发现果果的四肢协调性比同龄孩子弱,这个骄傲的妈妈才开始反思。
儿童发育专家李医生打了个生动的比方:"爬行是婴儿的第一次长途旅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学会如何控制身体这辆'小汽车',眼睛是导航,手臂是方向盘,双腿是发动机。"
数据显示,经过充分爬行的宝宝,大脑两个半球之间的神经连接更密集,这为他们未来的学习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婆婆的鼓励下,小林开始尝试改变。
她把客厅改造成了"爬行乐园",不同材质的垫子拼接在一起,软硬不一的地面成了果果最好的感统训练场。
令人惊喜的是,果果在爬行中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 - 她会绕开障碍物,会掉头转向,甚至会扶着垫子边缘试图站起来。
最让小林感动的是,爬行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每天下班回家,果果都会兴奋地爬向门口,像只归巢的小鸟。
母女俩在地板上的时光,成了家里最温馨的画面。曾经那个见不得地上有一根头发的小林,现在能淡定地看着果果爬过每个角落。
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流水线作业,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爬行这段看似短暂的旅程,实则是生命最初的探索。
当我们放下过度保护的双手,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由爬行,就是在为他们插上勇敢的翅膀。
毕竟,今天在地板上留下的每一道痕迹,都是明天迈向世界的坚实脚印。
#婴幼儿发育 #科学育儿 #亲子时光 #成长日记 #爬行黄金期 #感统发育 #成长节奏 #育儿新知
来源:人间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