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访农家,满满都是童年回味,为啥门前的柿树功不可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3 00:44 1

摘要:一进村,村头一个农家院外悬挂着的金黄玉米辫儿映入眼帘,顿时,一股浓烈的童年思绪涌上心头,现在这样的玉米辫儿可真是很少见了。曾记得小时候我家的玉米辫儿都是用谷杆草编的,院子里搭个木架,一直晾晒到冬天;剥籽儿时,用剪刀或改椎在捧子上捅个槽,然居再用剥完的空玉米棒使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多彩迷人的季节和农民百姓最忙碌的季节,既得收秋又得麦播。

影友相约去采风,都想拍点农家收秋的真实影像。中午时分,我们马不停蹄终于来到了中条山深处的垣曲县沙宝河村。

村头农家悬挂的玉米辫子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一进村,村头一个农家院外悬挂着的金黄玉米辫儿映入眼帘,顿时,一股浓烈的童年思绪涌上心头,现在这样的玉米辫儿可真是很少见了。曾记得小时候我家的玉米辫儿都是用谷杆草编的,院子里搭个木架,一直晾晒到冬天;剥籽儿时,用剪刀或改椎在捧子上捅个槽,然居再用剥完的空玉米棒使劲拧,籽儿就哗啦啦落在筛子里,一晌下来,累得腿疼腰酸手发麻!

大叔院内凉嗮的各种秋作物,五谷丰登,一派丰收景象

我们走进大叔院内不禁大吃一惊,满院晾晒的金黄玉米把四周映照地金碧生辉。房屋门前的台阶上还晾晒有小豆、黄豆、花生和芝麻,真是五谷丰登,一派丰收景象。

院子里还有一大堆刚剥下的玉米苞。记得过去玉米苞都是最好的牛饲草,小豆做成豆馅能蒸成豆包,黄豆、花生还能煮锅做家常饭,吃起来舒服又养人,芝麻更是好东西,烙芝麻饼、干馍片喷喷香,再也好不过了。这些五谷杂粮基本家家都有,少了哪样也不行。

大叔老两口正在吃早饭,直言农民的辛苦和时代的发展

70多岁的冯大叔老两正在院内吃早饭。一个土锅台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一个锅台搭两个铁锅,锅台尾巴上有个小冒烟口,前边做饭后边烧热水。老农说:“俺一辈子烧柴火做饭,又快又省电,吃着还喷喷香。”

老农还说:“咱老百姓就是这个劲儿,农活干不完,四季都不嫌,不怕苦不怕累,风风雨雨能受罪;不过现在好多了,农业机械大发展,科学种田夺高产,只要勤劳不图懒,致富话儿说不完…”

大叔家有玉米脱粒机,讲述家养情况和家庭经济生活状况

大叔院里放着一个玉米脱粒机。他说:“时代发展了,过去玉米用手剥,现在用脱粒机,几千斤玉米一中午就剥完了,不仅能剥玉米,还能粉碎玉米棒做鸡猪饲料。”

他还说:“我还种2亩红薯,喂3头猪,30多个鸡,每年玉米和红薯卖一部分,留一部分喂猪喂鸡,田园生活,有吃有喝有钱花,小日子过得滋润着哩!”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小时侯整天放学提个篮子为鸡猪寻野菜呢!

大叔讲述种植油葵的事儿

大叔院子里除玉米外还晾晒有一大片油葵籽。他说:“我今年种了半亩油葵长势不错,全部收完能榨50斤油,夠吃一年没问题,吃着放心,环保又健康。”

记得小时候,那时候还是“大集体”,生产队每年只能为每个人分1斤油,只有家里来了亲戚或管老师派饭才能见到一丁点儿油醒儿呢!相比之下,現在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发现了大叔家中1个蒲篮老物件

说话间,我们忽然发现大叔家中竟然还有个老物件,仔细一看原来是个荆条编制的特大蒲篮,直径1.3米左右,周长3一4米,深10多公分,里边全部是用牛粪糊过的,相信80后年轻人十有八九没见过。

大叔说:“这是我爷爷亲手编制的,到现在有120多年了,主要是晾晒红薯片、萝卜片、南瓜片、干豆角等,虽然陈旧,但农村少不了,我一直在用老舍不得扔!”

记得小时候我家也有荊条编制的粮囤,也都是用牛粪糊了的。大叔说:用牛粪糊一是防虫防潮,二是荊编的好粘泥。

这个老物件能保存120多年,实在难能可贵,从中完全可以折射出老农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大家说是不是呢?

大叔讲述门前的大柿树功不可没

我们告辞这位冯大叔的时候,他热情地把我们送出院外,我们不禁被他门前的一个大柿树迷了眼:红彤彤的柿子挂满了枝头。

大叔说:“我家这个大柿树真是功不可没,每年能摘1000多斤柿子哩,可绞柿饼200多斤,至少买1000多块钱,整整20多年了,一算就是2万多,厉害不厉害?”

一路上,我们仍不停地念叨着:这个大柿树真是功不可没啊!柿子真是好东西,柿子不仅可加工柿饼,而且柿皮晒干再加黄豆磨成面粉,还可以加工成炒面呢!你的吃过柿皮炒面吗?

来源:巍巍中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