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统计局及新疆官方 数据显示, 2022-2024年 , 新疆粮食产量三年累计增加 118.9亿斤(2022年+15.4亿斤、2023年+61.1亿斤、2024年+42.2亿斤),占同期全国总增量(约474亿斤)的25.1% , 为全国最高 。
先说明下,标题为了简单点,所以称新疆这个省级行政区为 “西部大省”。
一个颠覆认知的事实是: 新疆 正 快速崛起成为国家 "西部粮仓" 。
这个传统印象中的 "干旱荒漠",如今竟撑起了 全国 1/4的粮食增产 。
国家统计局及新疆官方 数据显示, 2022-2024年 , 新疆粮食产量三年累计增加 118.9亿斤(2022年+15.4亿斤、2023年+61.1亿斤、2024年+42.2亿斤),占同期全国总增量(约474亿斤)的25.1% , 为全国最高 。
2024年单年 , 新疆增产 42.2亿斤,占全国增量(221.8亿斤)的19%,增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黑龙江) 。
不仅如此,新疆还成为新的 单产之王 ——每亩产粮524.8公斤,较全国平均数高出33%。
过去的棉花之乡、瓜果之乡,如今,又成了: 中国新粮仓 。
此外, 新疆粮食总产量也在不断跃升 。
就在 2023年,新疆粮食总产量突破2000万吨大关,达2119.2万吨。
要知道, 2003年,全国16个省(区)有粮食净调出能力。但到2023年,有粮食净调出能力的,已经仅剩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安徽、河南和新疆7个省(区)。
就是这一年,新疆正式从 “区内平衡”转向“区内结余、供给国家”, 成为可调出粮食量最大的产销平衡省区 。
2024年,新疆粮食总量达到2330.2万吨,较上年增产211万吨。
这个增量相当于为全国人 民每人多出 3斤粮 。
一个更直白说法是,这比浙江、福建、西藏、宁夏、青海、海南的粮食总产量之和还高。
而此时,新疆粮食总产量全国的排名, 上升到了第 13名。
曾经,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粮食疆总产量,只有 110万吨,仅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0.97%。
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脆弱,根本不利于粮食生产,新疆 缺粮、少粮是常态 。
提起 中国粮 食主产区,大家一般只会想到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安徽。
它们连续多年稳居粮食总产量前五名。尤其是黑龙江,连续 15年位居全国第一产粮大省。 这些省份, 不仅自给自足,还像 "粮食银行"一样支援全国。
那么,时至今日, 新疆如何从粮食贫瘠之地成为产粮高手,乃至成了 "粮食银行" ?
简单来说, 其成功关键在于三点: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科技赋能农业。例如无人播种机 10天完成5000亩作业,农民可手机远程管理200亩地。三是种植结构调整。实施"两增一调"策略,增加粮食面积、单产,调减棉花等经济作物。
归根结底, 新疆模式证明,科技 +政策+基础设施升级能突破自然条件限制。 而这背后,是一盘更大,也更重要的棋。
事实上,新疆战略定位,还有其他重要使命。
它还正悄然完成一场历史性蜕变 “:未来,新疆或将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新支点,进一步释放“西部的中国力量”。
研究这几年的文件,就可以发现,新疆战略定位是不断提升态势:
2015年,国家一份基础性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3月发布),首次将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赋予其"向西开放重要窗口"职能。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新疆作为核心区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
2023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新疆"五大战略定位",其中"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被明确写入政策文件。
这一连串支持下,新疆也正实现从 "内陆边缘"到"开放前沿"的历史性转型。
所以,我们看到当下新疆的多项成就与逆袭:
譬如, 2024年新疆经济表现亮眼,GDP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 增速 6.1%领跑西部 。经济增速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粮食、外贸等领域贡献突出。
来源:商财洞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