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根·约会古今书法大家 | 浙学少年团第十季来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4 10:17 1

摘要:年年岁岁,月满高楼。再过两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这是人间团圆的美好时光,历代文人墨客曾用不同的字体书写过“中秋”,而最早的书法作品也许就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相传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中秋帖》,被清朝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三希”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版面

年年岁岁,月满高楼。再过两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这是人间团圆的美好时光,历代文人墨客曾用不同的字体书写过“中秋”,而最早的书法作品也许就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相传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中秋帖》,被清朝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三希”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书法,一直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艺术。它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多种书体姿态万千,动静皆宜,如同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讲述着不同朝代的兴衰更替与文化变迁。2009年,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浙江自古便是中国书法的重镇,文脉悠远、书风鼎盛,王羲之、虞世南、褚遂良、林逋、赵孟頫、吴镇、吴昌硕、黄宾虹、李叔同、沙孟海……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书法大家在庙堂与山水间留下了精彩的艺术人生和不朽作品。

今年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实施20周年。作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浙江书法大系》的整理研究于2017年开始,组织了众多学者参与,历时7年完成,于2024年7月出版丛书16册,对数千年浙江书法首次系统全面梳理,囊括浙江先秦至近现代800余位书家,3000余件5000余幅书法作品。

为了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多年积淀的优秀成果共享给大众、传承给青少年,在全社会形成弘扬历史经典文化、彰显浙江人文之美的氛围,从2021年起,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潮新闻·钱江晚报联手,创新活动载体,共同策划推出以浙学少年团“文化寻根——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与你同行”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和活动,持续5年推出了“约会古今大先生”“约会千年古村落”“约会江南经典老行当”“约会古今名门家训”“约会当代诗路山水”“约会古今浙学名家”“约会浙江考古文明”“约会江南饮食文化”“约会浙江中医药文化”9季90余期报道,通俗讲解浙江人文历史,全网传播6000多万,其内容不仅由红旗出版社结集出版《人文浙江品读——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与你同行》一书,互动环节也被浙江省教育厅列为进入中小学校的全省性竞赛项目名单,吸引全省40多万青少年参与互动。

浙学少年团“文化寻根——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与你同行”系列报道活动广受社会好评并持续形成品牌影响力,被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评为2023年“共同富裕精神富有最佳案例”。

尽管人类已进入数字时代,但中国书法那些穿越时空的线条,不仅是文明演进的密码,更是对中国文化生命力的最佳诠释。此次,由浙江省社科联、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合发起的浙学少年团“文化寻根——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与你同行”第十季继续出发,主题为“约会古今书法大家”。

本期,我们的书法大家之旅就从寻访王羲之和虞世南开始。

浙学少年团这样参加

浙学少年团延续前九季的做法。

第一阶段:投稿报名

成长读本定期发布“约会古今书法大家”的寻访指南,大家可自由学习和寻访,写写你心中的书法大家,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升学宝”,选择“阅鹿书院”上传图文作品。

●第二阶段:现场体验营

从学生投稿中,我们将优选出100人左右,组成浙学少年团,有机会在节假日免费参与现场体验营活动,由名家名师领游,实地寻访书法大家在浙江的故事。在名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研学报告或录一段解说诵读视频。记者将全程跟随记录。

第三阶段:专家云点评

浙学少年团的研学报告,我们将请省内著名学者专家在线点评,优秀作品将刊发在钱江晚报、潮新闻客户端、升学宝微信公众号上。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