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日期间人群密集,聚餐、KTV、游泳等活动中,细菌、病毒传播风险增加,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极易流行。
国庆假期
正是出门赏秋的好时节
无论是追寻金黄落叶
还是打卡网红景点
都令人期待
国寿牛为您提供
这份健康赏秋指南
助您合理用眼 安享秋日
这几种情况需警惕
红眼病
节日期间人群密集,聚餐、KTV、游泳等活动中,细菌、病毒传播风险增加,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极易流行。
症状包括:眼红、异物感、分泌物增多、怕光流泪,传染性强!
青光眼
节假日聚餐频繁,饮酒、熬夜、情绪激动等因素,可能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尤其常发于中老年人、远视眼及有家族史者。
警惕症状:突发剧烈眼胀、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看到灯光有“彩虹圈”。
隐形眼镜
假期出游,很多人选择戴隐形眼镜或美瞳来提升颜值。但佩戴不当,极易引发角膜缺氧、感染甚至溃疡。
秋季为何容易“伤眼”
干燥气候
眼球的 “天然保湿层” 在流失。秋分后,空气中的湿度明显下降,尤其是北方地区常伴随 “秋燥”。我们的眼球表面有一层泪膜,就像 “天然保湿膜” 一样,能锁住水分、保持角膜湿润。但干燥的空气会加速泪膜水分的蒸发,导致泪液分泌不足或质量下降,进而引发眼睛干涩、异物感、眨眼频繁等症状。
光照变化
很多人以为夏天紫外线强,秋天就可以放松防晒,其实不然。秋分后太阳高度角降低,阳光更容易通过地面、水面或玻璃反射,形成 “眩光”;同时,臭氧层在秋季相对稀薄,紫外线(尤其是 UVA)的穿透力更强,长期暴露可能损伤晶状体和视网膜,增加白内障、黄斑病变的风险。
环境刺激
秋季是蒿属、豚草、桦树等植物的花粉传播期,加上落叶腐烂后易滋生霉菌孢子,这些致敏原会随着秋风飘散。对于过敏体质人群,一旦接触到这些物质,可能引发过敏性结膜炎,出现眼睛瘙痒、红肿、流泪等。
赏秋健康小贴士
01
温柔秋阳 也需防护
秋日紫外线依然强烈,尤其在驾车或户外活动时,佩戴UV太阳镜能为眼睛筑起可靠的防护屏障。
02
对抗干燥 深度保湿
秋季空气易引发眼干眼涩。除了多喝水,可适时使用人工泪液,并在室内开启加湿器,为眼睛营造湿润环境。
03
智慧用眼 适时休息
享受室内时光时,请遵循“20-20-20”护眼法则:每使用电子产品20分钟,就远眺20英尺(约6米)外景物,休息20秒。
04
应季饮食 由内滋养
丰收季节是护眼良机。多摄入胡萝卜、深色蔬菜、坚果与鱼类等富含维生素与Omega-3的食物,为眼睛补充关键营养。
05
定期检查 防患未然
视力变化常悄无声息。建议安排定期眼部检查,及时察觉近视加深或干眼症等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安心。
在金色秋日
以科学的护眼方法
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守护好我们的眼睛
内容来源:央视网、科普中国
来源:中国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