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吃过早饭,60岁的周大爷习惯性地坐在阳台上晒太阳。他的两只手一会儿翻报纸,一会儿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抬起,伸向鼻子“钻探”。旁边的老伴看了直皱眉头:“一天到晚挖鼻孔,你不嫌脏,我都替你担心!”周大爷不以为然:“都是干东西堵着,不挖多难受!”可谁也没想到,几个月后
刚吃过早饭,60岁的周大爷习惯性地坐在阳台上晒太阳。他的两只手一会儿翻报纸,一会儿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抬起,伸向鼻子“钻探”。旁边的老伴看了直皱眉头:“一天到晚挖鼻孔,你不嫌脏,我都替你担心!”周大爷不以为然:“都是干东西堵着,不挖多难受!”可谁也没想到,几个月后,周大爷反复流鼻血,还总是鼻腔发痒难耐,一到医院一查,医生连连叹气:“很多人都忽视了挖鼻孔的危害,特别是年纪大了,可得注意!”
其实,像周大爷这样的习惯并不少见。不少人觉得“挖鼻孔不过是点小动作”,但你知道吗?看似“能爽一时”,却可能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尤其是长期、频繁地挖鼻孔——3个关键健康隐患,正在悄悄找上门。为什么说“别再随意挖了”?哪些危害是你从没想到过的?尤其是第3个,很多人都忽视了……
挖鼻孔,这个随手的小动作,真的只是影响形象这么简单吗?答案远非如此!
挖鼻孔到底有多危险?专家这样说
不少人会有疑问:“鼻孔里堵着脏东西,不挖也难受,怎么就这么危险?”其实挖鼻孔的“杀伤力”,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首先,鼻腔内部非常脆弱,鼻黏膜本身就像一层“保护膜”,下方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免疫防线(鼻毛、鼻腔黏液),它们每天帮你挡住无数灰尘和细菌。频繁用手指或者指甲去“挖”,等于频繁破坏这层保护屏障——轻则出血、炎症,重则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早在1995年,美国的一项研究对1000位成年人做过问卷,发现超过90%的人承认自己有挖鼻孔习惯。其中1.2%的受访者竟然每小时要挖一次。英国权威团队还做过实验:用沾染肺炎细菌的手指挖鼻孔,鼻腔细菌传播的速度和数量暴增,比单纯触碰鼻部高出许多。可见频繁挖鼻孔,实际上相当于把大量致病菌“主动带进鼻腔”,而且这些危害并不会因为“挖得轻”就消失。
别再随意挖了,身体可能悄悄承受3种危害
危害一:加大感染风险,甚至引发严重疾病
不少人以为,偶尔手脏点“没啥”。但你不知道的是,指甲缝里潜藏着大量细菌和病毒,比如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罪恶的手指”一旦带着病菌挖进鼻孔,不仅仅是破坏鼻黏膜的问题——病菌可以通过鼻腔进到身体内部,导致鼻前庭炎、疖肿、甚至更严重的海绵窦炎,危及生命。
英国维多利亚·康纳博士团队研究发现,用手去挖鼻孔时,肺炎细菌通过皮肤和鼻腔传播速度可高达普通接触的2倍以上。而“面部三角区”(鼻子周围)又有丰富的血管,一旦感染蔓延,有极小概率可直接影响大脑,后果极其严重。
危害二:破坏鼻腔黏膜,反复出血难愈合
鼻腔内的黏膜布满微细血管,“随手一挖”看似无感,其实很容易让血管破裂。一旦鼻腔黏膜损伤,就会反复出现流鼻血,严重者还可能发展为“鼻黏膜萎缩性炎症”,导致长期鼻塞、干痒,影响正常呼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耳鼻喉中心主任医师王辉强调:经常挖鼻孔很容易将鼻毛“挖”掉,破坏鼻腔防御力,空气里的灰尘、杂菌就容易直达鼻腔深处。数据显示,反复损伤鼻腔可使呼吸道感染几率增加约17%—21%。
危害三:影响面部卫生形象,心理负担也悄然增加
你以为只有“小朋友才会偷偷挖鼻孔”?错,其实不少成年人也习惯在“独乐乐”时放飞自我,殊不知,这一行为在公共场合极易引发别人的反感和尴尬,长期形成坏习惯,对自我形象和社交关系都是一种慢性“负面影响”。
医学上甚至有“强制性挖鼻综合征”这样的心理学名词,指的就是明知不好、还是忍不住想挖,严重者已不能自控。这种行为不但伤害鼻腔,更可能给自尊和心理健康悄悄“埋雷”。
如何科学清洁鼻腔?3招帮你彻底告别“手指挖”坏习惯
想摆脱频繁挖鼻孔带来的各种隐患,做到这3件事非常重要——
第一招:勤洗手,减少病菌入侵通道。 日常一定要经常用流动水+肥皂清洗双手,特别是在外回家、如厕后、饭前后。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减少细菌病毒“搭顺风车”的机会。CDC数据显示,规范洗手可减少感染概率30%以上。
第二招:科学软化鼻腔分泌物再清理。 如果感觉鼻腔内分泌物(鼻屎)堵塞,用手指硬“抠”,对鼻黏膜损伤极大。更科学的做法,是用棉签蘸温水或生理盐水,轻柔软化后再轻轻剔除,绝不用硬挖。
第三招:增强自控力,建立“卫生习惯提醒器”。 养成“不让手指随便靠近鼻腔”的习惯。可以随身备点纸巾,有需要时文明处理。若发现自己已经形成强迫习惯,也应坦诚面对、逐步改善;一旦发现鼻腔长时间分泌物异常增多、出血或明显不适,应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
事实上,医学普遍共识认为:过度挖鼻孔不是“清洁”反而易毁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自控力,才是真正守护鼻腔健康的关键。今天,你还在“随手挖”鼻子吗?从这一刻开始,试试科学方法,给鼻子一个更健康的未来吧!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小细节中,别让“手指挖鼻子”这样的小习惯,埋下大麻烦。如果您有鼻腔反复流血、干痒或分泌物异常等问题,请一定及时前往当地正规医院耳鼻咽喉科面诊。科学方法、合理护理、建立好习惯,效果才可靠。如果只是依靠“改掉坏习惯”,其改善作用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人可以很快摆脱困扰,但若问题反复或症状明显,请寻求专业医生指导,不可大意!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202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提示》
《挖鼻屎不仅影响形象!它对身体还有几大危害》
《吓一跳!挖鼻孔竟会增加患肺炎的风险?快收回你“罪恶”的手》
《挖鼻孔会导致鼻孔变大吗?鼻孔千万别想挖就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耳鼻咽喉中心主任医师王辉谈“挖鼻孔成瘾”》
来源:黄氏说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