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5日早上8点,华星文化传媒的大门一开,手机、流量、公益三面大旗同时举起,许健华把“寻亲家庭”四个字写进营业执照,也写进了热搜词条。
10月5日早上8点,华星文化传媒的大门一开,手机、流量、公益三面大旗同时举起,许健华把“寻亲家庭”四个字写进营业执照,也写进了热搜词条。
有人盯着那台待抽的手机,有人盯着浩男手里的五仁月饼,更多人盯着“领导人”这个新鲜头衔——开业流程表上,浩男的名字后面跟着“现场总指挥”。
一个刚认亲不到两年的年轻人,被推到镜头前发号施令,这不是随便写写的排班,是流量剧本的封面:观众想看的不是熟练CEO,而是“还在熟悉世界”的寻亲少年怎么指挥一场商业秀。
许健华要的就是这个反差,反差越大,停留时长越长,算法自然把直播间往更大的池子推。
大妹把抽奖门槛钉死成“关注+转发”,50万播放里至少40万是冲着手机来的,数据组后台显示新增粉丝七成是35岁以上女性,正是广东月饼礼盒的核心买家。
手机成本六千,抽十台六万,换来一场精准获客,比投流便宜一半。
大妹一句“粉丝专属”把浩男、海军挡在圈外,表面是公平,其实是把“福利”两个字锁进粉丝口袋,让外人看得见吃不着,饥饿感直接拉满。
浩男把五仁当成鲜肉,一口咬下眉头皱成川字,这段镜头被剪成15秒短视频,单条点赞破二十万。
五仁月饼在广东卖了七十年,第一次因为“咸甜错位”出圈。
团队连夜加单,把原来准备送人的三百盒“七星伴月”贴上“浩男同款”标签,标价翻一倍,上线两分钟售罄。
饮食差异成了带货燃料,这是许健华早就写好的第二幕:流量产品必须自带话题,话题必须能落地成SKU。
工商信息显示,公司经营范围最末一行写着“公益直播服务”。
三天前,许健华在群里让运营把“寻亲家庭公益计划”做成PPT,页数不超过五张,口号不超过十二字,方便5号当天直接投屏。
直播电商进入第三年,观众对低价已经麻木,只有“公益”还能让人心甘情愿点购物车。
许健华不需要捐多少钱,只要把“每成交一单捐一元”打在公屏上,就能让客单价提高百分之十五,平台还会给公益标签额外流量。
浩男要的是什么?
镜头里他反复问“我指挥谁”,后台花絮里他反复确认提词器字号。
一个二十出头、之前连县城都没出过几次的年轻人,突然拿到指挥权,他想要的是被看见的成长,而不是被安排的成长。
许健华把指挥权给他,却把所有台本收走,现场二十个工作人员全是老江湖,真出乱子三秒就能接管。
浩男以为自己在掌舵,实际上船舵连着自动巡航,航线终点写着“热搜前三”。
10月5号当天,如果手机抽得慢、月饼卖得慢、公益口号念得慢,团队还有最后一招:让浩男在镜头前给亲生母亲喂月饼,字幕打上“团圆的味道”。
观众只要一起哄,销售额就能再冲一波。
寻亲故事是硬通货,越新鲜越值钱,许健华比谁都明白——观众要的不是真相,是情绪完成时。
手机送完、月饼卖完、公益口号念完,浩男会不会忽然发现,自己还是当年那个站在门口找妈妈的小孩,只是门换成了直播间,妈妈换成了镜头?
10月5日八点,你到底是去看开业,还是去看热闹?
来源:机智的钢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