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问鼎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3 16:20 1

摘要:撰文 | 郭晓强(河北体育学院)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将拉开序幕,今年有哪(几)位科学家会摘取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桂冠呢?首先,我们审视下诺贝尔奖的评判标准。主要奖励那些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的人(to the person who shall ha

撰文 | 郭晓强(河北体育学院)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将拉开序幕,今年有哪(几)位科学家会摘取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桂冠呢?首先,我们审视下诺贝尔奖的评判标准。主要奖励那些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的人(to the person who shall have made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y within the domain of physiology or medicine)”(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发现”,二是“最重要”。其次,回顾下2001年以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规律。生理学成果体现的是发现的科学价值,内容主要面向科学界,距实际应用有一定距离;医学成果凸显的是发现的应用价值,公众会有切身感受。从过去24年颁发领域分布看,生理学与医学比例基本维持在3:2水平且发奖年份相对固定。先看一下过去24年来医学方向的颁发情况(表1)。表1 2001-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的医学获奖工作从左到右:Ogawa、Phelps、Raichle3. 预测理由:这个项目临床特色鲜明,自2003年MRI(磁共振成像)发明以来该领域还未曾获奖,不足之处在于委员会可能认为“发现”成分不足,长期处于“不温不火”状态(属“要给早给了”类型),大概率拼不过GLP-1(属后起之秀的“黑马型”,这几年热度才急剧攀升,更容易获奖)。几位科学家也都年事已高,三年后如何都是未知数,所以算是情怀类项目。三爆冷型项目:其他医学相关成果1. 获奖概率:5%2. 获奖项目:赫赛汀、格列卫、丙泊酚、囊性纤维化治疗药物、小RNA药物等也具有鲜明特色的医学类成果。3. 预测理由:这些发现也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已获得一系列有重大影响力的科学大奖,故具有一定竞争力,但在发现和应用层面与GLP-1整体上存在一定差距。四彻底爆冷型项目:基础研究相关成果(生理学类型)1. 获奖概率:远小于1%2. 获奖项目:成果太多这里不再列出。总之,无论最终哪项成果获奖,都是对为推动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的肯定。公众通过这些知识也能更好熟悉重大科学发现,并理解科学家们的重大贡献。注: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来源:科学小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