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集收入50块,女子交钱学AI短剧被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3 16:21 1

摘要:一部手机、零基础、月入过万,当AI短剧培训老师在我眼前展示那些诱人的收益截图时,我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又一把鲜嫩的韭菜。

一部手机、零基础、月入过万,当AI短剧培训老师在我眼前展示那些诱人的收益截图时,我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又一把鲜嫩的韭菜。

01

交钱学做AI短剧,韭菜梦醒时分

深圳的杨女士至今记得那个晚上——2025年2月28日,她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讲解AI赚钱的直播间,主播热情洋溢地展示着学员的成功案例:“一部手机就能操作,零基础月入过万不是梦!”心动之下,她支付2680元报名了“21天AI短剧速成课”。

短视频“暴富”课程吸引了大量创业者

仅仅四天后,课程老师就开始推销6980元的“高阶课程”,承诺赠送价值4000元的手机、保证抖音涨粉2000、每月派单4-5次。杨女士咬牙交钱后,收到的却是一部老旧二手手机,课程内容全是网上能搜到的剪辑基础,派单量缩水到一个月一次。

“他们给我的粉丝都是僵尸粉,发的内容根本没人看。”杨女士在黑猫投诉上愤怒地写道,“老师还删了我的微信,所有承诺的证据都没了!”

02

低价的钩子,天价的镰刀

2025年初,一部《九尾狐男妖爱上我》以1.8亿播放量血洗短视频平台。剧中“仙侠主角开挖掘机”“九尾狐炸毛变鸡毛掸子”的荒诞画面,搭配“50元成本造3集”“单人月入50万”的造富噱头,瞬间点燃了普通人的财富焦虑,无数普通人被带入“暴富幻梦”。

一部《九尾狐男妖爱上我》

然而制作人辣糖向媒体揭开了真相:“50块可能只是简单的AI工具费用,实际成本远不止于此。”她的萌宠AI短剧账号累计播放超1500万,但团队制作一集1分钟短剧仍需2小时,成本包含设备、人工等多项支出。全职创作者小朱也坦言,制作一条5分钟视频的成本约100元,复杂场景更贵,精细化制作单部成本甚至高达5万-20万元,实际全职从事者的月收入普遍在2万元左右,离“月入50万”非常远。

经《电脑报》记者调查发现,AI视频课程营销者宣传的“50元成本”大多仅指某平台最低级会员生成低质、无版权素材的“裸片价”。实际应用中,你需为合规剧本、版权音乐音效、演员肖像授权等埋单,一集制作费飙升到数百乃至破千。

同时,其承诺背后的“扶持”多是空洞。平台对短剧的内容题材、制作水准要求日益增高:抖音规定竖屏短剧需有专业备案号;快手则需MCN或机构背书才能享受分成。流量与收益被平台规则紧紧框住,独立个体极难突围。而讲师们展示的“收益”多为造假——PS修饰的数字、他人账户的截图,或是早期红利期短暂昙花。

创业者梦想的“月入百万”,最终只是支付给镰刀的入场费。

03

培训机构的“完美”骗局

湖北的吴女士向我们展示了她的经历。在“盖宇的流量变现计划”直播间,主播宣称“最差学员首月收入5100元”,支付4966元即可获得“稀缺资源权限”。缴费后她却发现,所谓的AI培训只是教基础剪辑操作——去重、加贴纸、调倍速。

“我每天剪辑三到四条视频,一个月收益仅5.41元。”吴女士要求退款时,对方以“已过服务期”为由只愿退20%。更令她绝望的是发现维权无门——直播间主体、签约公司、授课老师分属杭州、江西三家企业。

而河南郑州的王先生遭遇更直接——支付4680元后,连培训都没等到。当他拒绝签署复杂合同时,所谓的“苏老师”强硬表示:“占用了名额,不学也只能退一半!”在黑猫投诉平台,类似案例如雪片般堆积。领先智恒AI研究院的学员投诉:“刚交1280元没几天,就被要求再交钱进阶学习,与最初‘无二次收费’的承诺完全相悖。”

04

“风口”的背后,短剧的真实模样

短剧行业看似遍地黄金的“风口”,实则是资本与专业玩家的高门槛游戏。尽管市场数据耀眼——用户规模突破6.62亿,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3.68亿元狂飙至2024年的504亿元,甚至预测2025年将突破680亿元——但表面的繁荣掩盖了行业残酷的生存法则。

当下,单部精品短剧的基础制作成本已攀升至40万-50万元区间,其中演员片酬占比较大:普通演员日薪达2000-6000元,爆款主演可达1万-3万元,导演单部报酬约2万元,场地费用更从早期的2000元飙升至8000-10000元。但这仅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吞金兽是占成本80%~85%的投流费用。

一部制作费50万的短剧,投流预算需追加500万以上,头部作品单日投流费甚至突破2000万。这种动辄百倍的杠杆投入,已将普通创作者彻底隔绝在牌桌之外。短视频早已将普通创作者隔绝在外

而绝大多数短剧依赖“付费卡点”模式:在剧情高潮处(如耳光落下前、秘密揭晓时)弹出付费解锁提示,单集定价1元,全集费用常达68-168元。这一模式要求前8-10集免费内容必须极致抓人,而流水线生产的同质化作品——尤其是粗制滥造的“AI速成品”——几乎无法留住用户。

最后,笔者要提醒大家的是短剧从未是普通人唾手可得的金山,而是资本、技术与内容三重壁垒筑起的高地。因此,当各种“AI速成课”将短剧描绘成人人可掘的金山时,现实的土壤里埋藏的,更多是冰冷的碎石。

微信订阅

欢迎邮局订阅2026年《电脑报》

壹零社:用图文、视频记录科技互联网新鲜事、电商生活、云计算、ICT领域、消费电子,商业故事。《中国知网》每周全文收录;中国科技报刊100强;2021年微博百万粉丝俱乐部成员;2022年抖音优质科技内容创作者”

来源:壹零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