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胶迎3个大利好!10支概念股里,这些才是真有料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3 16:10 1

摘要:前几天刷到一组行业数据,心里一下亮了!2025年国内光刻胶市场规模直接冲到98亿元,比去年涨了27%,更关键的是高端光刻胶国产化率从5%跳到12%,翻了一倍还多。做半导体材料的朋友说,现在他们厂里的ArF光刻胶订单排到明年二季度,以前全靠进口的货,现在国内企业

前几天刷到一组行业数据,心里一下亮了!2025年国内光刻胶市场规模直接冲到98亿元,比去年涨了27%,更关键的是高端光刻胶国产化率从5%跳到12%,翻了一倍还多。做半导体材料的朋友说,现在他们厂里的ArF光刻胶订单排到明年二季度,以前全靠进口的货,现在国内企业已经能批量供货了。这才发现,光刻胶行业悄悄迎来3个实打实的利好,连带10支概念股也跟着活跃,但到底哪些是真有技术、有订单,哪些只是蹭热度,得好好掰扯清楚,别一不小心踩了坑。

先得说清楚,光刻胶不是普通材料,它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命脉”之一。芯片要在硅片上刻出纳米级的电路图案,全靠光刻胶——把光刻胶涂在硅片上,用光刻机的紫外线照射,光刻胶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电路图案的“模板”,后续才能进行蚀刻、沉积等步骤。技术门槛高到吓人,全球高端光刻胶市场长期被日本信越、JSR、美国陶氏这几家垄断,占了超过90%的份额。以前国内企业只能做中低端的PCB光刻胶,高端的半导体光刻胶(比如ArF、EUV光刻胶)基本全靠进口,一旦海外供应出问题,国内晶圆厂就得停产,这就是为啥“国产替代”对光刻胶这么重要。

现在这3个利好,刚好戳中了光刻胶行业的“痛点”,每一个都能实实在在推动行业发展,不是虚头巴脑的概念炒作:

第一个利好是技术突破加速,国产替代跑通了量产路。以前国内企业做ArF光刻胶,要么是实验室样品,要么是良品率太低没法量产,现在不一样了。今年9月,南大光电宣布ArF光刻胶已经通过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多家晶圆厂的认证,产能从去年的50吨扩到今年的150吨,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二季度;还有容大感光,它的KrF光刻胶也进入了长江存储的供应链,今年上半年光刻胶业务营收同比涨了68%。更让人振奋的是尖端领域,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的新型EUV光刻胶,在13.5nm波段(EUV光刻机的核心波长)能实现高灵敏度显影,缺陷率比进口产品还低15%,虽然还没量产,但已经打破了海外技术垄断的局面。政策上也在发力,“十四五”半导体材料专项计划里,明确把光刻胶列为重点突破领域,各地对光刻胶企业的研发补贴最高能到30%,还优先保障产能用地,这些都让国产替代的速度比预想中快多了。

第二个利好是下游需求爆发,光刻胶订单排到明年。随着AI、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的发展,国内晶圆厂一直在扩产——中芯国际今年新投产了28nm生产线,长江存储的3D NAND产能也在提升,晶圆厂扩产直接带动光刻胶需求增长。2025年国内半导体光刻胶需求量预计达到12.5万吨,比去年增长35%,其中ArF光刻胶需求增长最快,因为28nm、14nm制程芯片的产能在快速扩张,而ArF光刻胶是这些制程的“刚需材料”。某晶圆厂采购负责人说,现在他们采购光刻胶,优先考虑国内企业,一方面是交货周期短(进口货要3-6个月,国内货1-2个月就能到),另一方面是成本低10%-15%,对晶圆厂来说,既能降本又能保障供应,没有理由不选国产货。

第三个利好是原材料自主可控,摆脱“卡脖子”风险。光刻胶的原材料主要是树脂、感光剂、溶剂,以前这些核心原材料也得靠进口,比如日本三井化学的树脂、美国杜邦的感光剂,现在国内企业已经能自主生产了。比如彤程新材,它的光刻胶用树脂已经通过了国内多家光刻胶企业的认证,今年上半年树脂业务营收同比涨了55%;还有江苏国泰,它的光刻胶溶剂纯度达到99.999%,和进口产品质量相当,价格还低20%。原材料自主可控,不仅能降低光刻胶企业的成本,还能避免海外断供的风险,比如去年日本限制光刻胶原材料出口时,国内有原材料储备的企业就没受影响,而依赖进口的企业差点停产,现在原材料自主了,整个产业链都更稳了。

现在市场上炒光刻胶的10支概念股,看着热闹,但得按“技术实力+订单情况+产业链位置”分成三类,不是所有都值得关注:

第一类是有核心技术、能量产高端光刻胶的企业。这类企业是行业的“真龙头”,比如前面提到的南大光电(ArF光刻胶量产)、容大感光(KrF光刻胶供货长江存储),还有上海新阳,它的I线光刻胶已经批量供应中芯国际,ArF光刻胶也在客户验证阶段。这类企业的特点是“技术有壁垒、订单有保障”,今年上半年光刻胶业务营收占比都超过30%,而且毛利率高达45%以上(比中低端光刻胶高20个百分点),未来随着国产替代加速,业绩还能持续增长。

第二类是做光刻胶原材料的企业。虽然不直接生产光刻胶,但原材料是产业链的“上游基石”,需求也跟着光刻胶增长而增长。比如彤程新材(光刻胶树脂)、江苏国泰(光刻胶溶剂)、强力新材(光刻胶助剂),这些企业的原材料已经通过国内主流光刻胶企业的认证,今年上半年相关业务营收同比都涨了50%以上。而且原材料业务受周期影响小,不管光刻胶企业是扩产还是维持产能,都得采购原材料,稳定性比直接做光刻胶更强,适合追求稳健的投资者关注。

第三类是蹭热点、没实际产能的企业。这类企业要么是刚宣布要做光刻胶,还没进入研发阶段;要么是有实验室样品,但没通过任何晶圆厂的认证,更别提量产了。比如某家企业,今年3月宣布布局ArF光刻胶,到现在还没公布研发进展,股价却跟着光刻胶概念涨了30%,这种就属于“炒预期”,一旦后续研发失败或者订单没落地,股价很容易跌回去。辨别这类企业的方法很简单:看它的年报、半年报里有没有光刻胶业务的营收,有没有公布具体的客户和订单,要是啥都没有,只靠“蹭概念”,就别碰。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布局光刻胶会不会太晚?其实一点不晚。目前国内高端光刻胶国产化率才12%,预计2027年要涨到25%,还有很大的替代空间;而且下游晶圆厂还在持续扩产,2025-2027年国内半导体光刻胶需求年均增速会保持在30%以上,需求这么旺,有技术、有订单的企业肯定能持续受益。但要注意,光刻胶行业技术迭代快,比如现在EUV光刻胶是尖端领域,要是企业跟不上技术迭代,就算现在能做ArF光刻胶,未来也可能被淘汰,所以得持续关注企业的研发投入——那些研发费用率超过10%、有核心专利的企业,才更有长期竞争力。

现在很多人炒概念股,喜欢看“名字有没有相关业务”“股价涨没涨”,却忽略了背后的技术和订单,这是最容易踩坑的。其实对光刻胶这种高技术行业来说,“真金不怕火炼”,只有那些能突破技术壁垒、拿到实际订单、在产业链里站稳脚跟的企业,才能在长期里涨起来,那些只靠蹭热点的企业,终究是昙花一现。

你手里有没有关注光刻胶相关的企业?要是选光刻胶概念股,你会更看重技术实力,还是订单情况?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咱们一起避坑找真金。我是秘境,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秘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