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里会打人吗?男怕“包饺子”,女怕“放风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3 16:02 1

摘要:一提到看守所,不少人会想起男怕包饺子、女怕放风筝的老说法——说以前有人会用被子蒙住新人拳打脚踢,或是用极端方式欺负人。但一位2014年亲身经历过的过来人却说,这些大多是早年间多板多次进出的人传的旧闻,他在里面待了一年多,没见过所谓的整人歪招反而真切感受到,一套

一提到看守所,不少人会想起男怕包饺子、女怕放风筝的老说法——说以前有人会用被子蒙住新人拳打脚踢,或是用极端方式欺负人。但一位2014年亲身经历过的过来人却说,这些大多是早年间多板多次进出的人传的旧闻,他在里面待了一年多,没见过所谓的整人歪招反而真切感受到,一套越来越细的规矩,把过去拳头说话的老风气给改了。

过来人刚进去时,同号里的老人也会聊起滴水观音——说大冬天让新人站在滴水的水龙头下,洗到香皂用完才算完。但没人真见过,都是听比他们更早进去的人说的。2014年那会,所里天天在强调打击牢头狱霸,搞规范管理,新人进来只要不主动找事、不耍横,我没见过有人随便动新人一指头新人初到,唯一有点不适应的是脱光检查和冷水洗澡,但这并不是下马威脱光查是怕带违禁品进来,冷水澡是当时条件确实有限,只有冷水,而且洗得很快,主要是为了排查传染病,不是故意折腾人。他说,比起传言里的折磨,现实里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别闹事,守本分,就没人会为难你

过来人听老人说,早年间看守所里打架挺多,因为谁狠谁有面子,哪怕打赢了戴镣铐,在号子里也能抬得起头。但他进去时,风气已经变了:不再是拳头说了算,有人带的钱多点,能买些零食、日用品,或许能稍微有点话语权,但绝对不敢随便欺负人。真要是起了矛盾,也不是靠打架解决。小摩擦的话,号里有人会帮忙调停;要是闹大了,直接找警官处理。谁先动手谁吃亏,轻的戴镣铐,重的还得加罚。他说,所里的镣铐分两种,弓子镣还能弓着腰挪几步,狗子镣就得半蹲着走,脚脖子磨破是常事。更让人在意的是连坐——一个号子有人打架,全号的人都得坐板,别人去风场活动,他们只能在铺板上坐成一条线,还得背监规条文,烟、加餐、零食全停了。

你想啊,打架不光自己受罪,还连累一屋子人,谁还愿意冒这个险?他记得,后来所里还加了奖励——要是有人及时拉开打架的人,不仅不挨罚,还可能在广播里被点名表扬,甚至奖一盆豆干烧肉,大家自然更愿意当劝架的,不愿做挨罚的,虽说打架少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过来人见过最荒唐的一次,是半夜快12点,刚躺下没多久,就听见你干啥的吼声,两个小伙子突然扭在了一起。号里的人赶紧拉开,问了半天,先动手的才红着脸憋出一句:他拿我老婆的照片,躲被子里干那事打飞机我当时都没法说,只能劝他:都是老爷们,年轻力壮的,这事传出去谁都笑话,你脸上也不好看。后来他又找被打的小伙子聊了聊,两边互相道了歉,这事才算过去。其实很多时候,打架不是因为多大的事,就是在里面待久了,情绪没处发泄,一点小事就炸了为了少出矛盾,所里后来还悄悄改了个规矩——以前号里的号长也就是负责人说了算,后来发现,涉暴力犯罪的、吸毒的、寻衅滋事的这三种人,情绪容易冲动,就不让他们当负责人了

自从改了这个,号子里明显安静多了,新选的负责人大多是稳当的人,遇事先想着劝,不是先动手,一年多后,他转到监狱,遇到以前同所的人,对方说:现在所里打架更少了,一动手就戴镣,又没半点好处,谁还没事找事?看守所里的生存法则,就这么简单,过来人说,他在里面待了一年多,见过各种各样的人,最后总结出一句话:进了看守所,别当刺头,别太过分,没人会特意跟你过不去。那些传言里的整人歪招,早被越来越严的规矩取代了;过去靠拳头争地位的日子,也成了老辈人的回忆现在讲究的是守规矩——你守规矩,别人就尊重你;你要是耍横,不光警官不答应,同号的人也嫌你连累大家。他说,比起那些吓人的传言,真实的看守所更像一个讲规矩的小圈子,在这里,最管用的不是拳头,也不是别的,就是别给别人添麻烦,也别给自己找事。

来源:八卦不眠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