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前小区退休群吵翻了——李阿姨发语音急着问“听说养老金要紧张?”,张叔直接甩了张人社部发布会截图:“9月26号刚开的会,三颗定心丸都在这呢!”我特地找了直播回放来看,总算明白为啥群里后来安静了,这些消息是真能让人踏实。
国庆前小区退休群吵翻了——李阿姨发语音急着问“听说养老金要紧张?”,张叔直接甩了张人社部发布会截图:“9月26号刚开的会,三颗定心丸都在这呢!”我特地找了直播回放来看,总算明白为啥群里后来安静了,这些消息是真能让人踏实。
先说最让人放心的:养老金的“钱管家”真会理财。人社部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模已经到2.6万亿元,比“十三五”末翻了一倍。这话听着抽象,我妈算完就懂了:“相当于把钱放给靠谱人管,8年没亏过,每年还能挣5.15%的利息。”她每月10号都盯着养老金到账,跟我说“不图多挣,就怕晚发、少发”,现在这数摆出来,“钱会不会发不出来”的顾虑直接没了。
群里王大爷还问“投资哪有没风险的?万一亏了咋办?”这话没毛病,但养老基金跟咱们自己买股票可不一样。人社部一直是“安全第一,收益第二”,不是谁拍板就能乱投的——层层监管、公开披露,连绩效考核都卡得严。你就想,这钱不是去赌场“豪赌”,是守着安全红线慢慢挣,连续8年正收益靠的是规矩,不是运气。
光有钱稳还不够,养老金的“安全网”还在变大。现在全国参保人数有10.72亿人,七成国人都在网里。这数有两层意思:一是大部分人都有保障了,二是还有三成空间——比如我认识的外卖小哥小陈,之前总说“社保是上班族的事”,去年生病住院没报销,才慌着找平台代缴;还有跑网约车的老周,现在也知道“断缴了以后麻烦”,主动去办了灵活就业参保。好消息是,各地都在帮这些人想办法:政府补点钱、流程简化点、电子社保卡扫码就能办,虽没一步到位,但方向没偏。
最实在的是账本上的数:“十四五”以来,三项社保基金收支总规模有69.27万亿元,累计结余9.81万亿元。有人一看就问“是不是要大涨养老金?”别着急,这钱主要是打底的——一是保证每月按时足额发,二是以后慢慢涨待遇有底气。毕竟老龄化在加速,总不能全靠年轻人多交,得靠投资增值、全国统筹一起扛。近几年养老金每年都调,各地也都落实了,只是不会“突然加一大截”,稳着来才长久。
网上总有人说“养老金不够发”,也有年轻人吐槽“交社保太重”,这次发布会其实把这俩焦虑都回应了。2.6万亿的投资+9.81万亿的结余,把“能不能发、准时发”的底筑牢了;参保的人越多,负担越能分摊,年轻人压力也小些。更关键的是全国统筹在推进,以后不管在哪个省退休,待遇都不会因为“地方没钱”受影响,这才是真公平。
说点楼下的真事:老王叔以前总说“养老靠孩子”,现在每月到账就发“到位”表情包;做个体生意的刘姐,去年住院没报销,现在不光自己参保,还催着员工办社保。他们不是被大道理说服的,是看着“每月准时到账”“生病能报销”,才实实在在觉得社保有用。
当然也得说句实在话:老龄化像潮水退不了,物价也会涨,养老金不光看账面数字,还得看购买力。基金收益能跑赢部分通胀,但不是万能的,以后还得靠制度优化——比如把没参保的人拉进来,别让断缴成“悬崖”,待遇调整也得跟上物价。
对在职的朋友,我有个朴素建议:能交就别断,哪怕按灵活就业最低档交,先把资格保住。别把社保当“公司福利”,这是你自己的长期保障。退休的叔叔阿姨,也别被群里的“吓人消息”带偏,认准人社部的发布,有问题找街道社保窗口,别瞎猜。
有人问“以后还会有好消息吗?”我更关心这些好消息能不能一直有——投资规模再大,也得守规矩;参保人再多,流程也得方便;待遇再涨,节奏也得稳。养老是场长跑,国家把路铺好了,咱们自己也得把步子迈稳。
说到底,养老就图个踏实:制度能长久,钱袋子能稳住,每月到账能确定。这次人社部给的三颗定心丸,是真管用。你家老人看了这消息踏实了吗?你交社保没断过吗?评论区聊聊~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刷屏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