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被扎足底,竟然要住院手术?假期出行,警惕海洋里的“健康刺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3 12:45 1

摘要:上一个台风刚过、新的台风生成,海滩环境复杂,躲在海水中的这个“隐形杀手”——创伤弧菌正悄然蛰伏,其威胁不容小觑,必须引起高度警惕!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收治了一名“赶海足底被扎了一下”的小女孩贝贝(化名),其针尖

上一个台风刚过、新的台风生成,海滩环境复杂,躲在海水中的这个“隐形杀手”——创伤弧菌正悄然蛰伏,其威胁不容小觑,必须引起高度警惕!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收治了一名“赶海足底被扎了一下”的小女孩贝贝(化名),其针尖样小伤口感染的“创伤弧菌”引发了一场大危机。

假期里,贝贝随家人到海边游玩,傍晚裸脚“赶海”时右足底部被不明物体“扎了一下”。当时贝贝右足底疼痛难忍,无法独自行走,家人即刻将贝贝送至当地卫生院诊治,但因没有肉眼可见的伤口,卫生院予以伤口表面清创消毒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针处理。但贝贝右足底部红肿进行性加重并波及右足背部并发高烧,体温飙升至39℃,精神萎靡,家属随即取消旅程,连夜赶到南医八院。

急诊创伤中心主治医师刘高峰在详细询问病史(受伤情况)、检查右足底伤口及全身情况后,以敏锐的临床触觉及多年的“国际伤口治疗师”经验,高度怀疑贝贝右足底是外伤后合并创伤弧菌感染,而且感染已经入血波及全身。

他立即给予留取标本送检明确病原体,同时给予抗击创伤弧菌的抗生素;副主任医师冯杰荣率领团队即刻为贝贝制定内外兼治的治疗方案(抗生素的联合用药+右足底切开引流+手术清创+二期伤口修复)。检验结果证实团队的判断准确无误。

最后,在急诊病房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经过两次手术的贝贝全身感染得到控制、右足创面顺利修复,按计划顺利康复出院。

那么什么是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海洋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同属弧菌属,但致病性、感染途径和高危人群存在明显区别。创伤弧菌毒性更强,可能导致严重败血症或坏死性筋膜炎;海洋弧菌则以食物中毒为主,表现为胃肠炎。两者均通过接触海水或食用海鲜传播,但风险程度不同:

一、创伤弧菌:

1、分布及生长条件:主要分布于温暖海域(热带、亚热带沿海),尤其在夏季水温升高时活跃,存活条件需要一定的盐度和20℃以上的水温。

2、感染特点:1)伤口感染:接触带菌海水或海鲜后,伤口红肿、剧痛,可能发展为坏死性筋膜炎。2)消化道感染:生食带菌海鲜引发败血症,伴随发热、低血压,死亡率高达50%(肝硬化或免疫力低下者)。3)病情快速进展:感染后48小时内可能危及生命。

3、传播途径:开放性伤口接触海水/海鲜,或生食未煮熟的贝类(如牡蛎)。

4、高危人群:慢性肝病、糖尿病、免疫缺陷患者及酗酒者。

二、海洋弧菌:

1、分布及生长条件:广泛存在于全球海洋环境中,对盐度适应范围更广,生存繁殖温度15℃-40℃。

2、感染特点:1)胃肠炎:腹痛、腹泻、恶心呕吐。2)偶发重症: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血便,甚至诱发败血症,概率不高。3)伤口感染:少见,仅少数病例出现局部红肿等轻症感染症状。

3、传播途径:食用未煮熟的海产品(虾、蟹、生鱼)。

4、高危人群:普通人群均可能感染,但健康人症状较轻。

广东刚经历“桦加沙”台风侵袭,“麦德姆”又将接踵而至,为海洋弧菌的传播创造了更有利条件。台风导致海水搅动剧烈,海底沉积物中的病菌被翻涌至上层水域,同时雨水冲刷带来的污染物使水体细菌数量激增。更需注意的是,台风过后海滩常遗留大量贝壳、礁石碎块及海洋垃圾,极易造成划伤,而这些污染物表面可能附着大量海洋弧菌。

此外,台风过后被冲上岸的海鲜来源不明,多为死亡个体,不仅易滋生腐败毒素,其表面携带的海洋弧菌更是隐形威胁——即便只是捡拾时被外壳划伤,也可能引发感染。

双节防护指南:远离风险的核心要点

双节假期如果前往海边游玩,尤其要做好针对性防护,牢记以下4点关键建议:

1、严防伤口接触:台风后海滩杂物多,务必穿鞋行走,避免赤脚踩碎石、贝壳等。若不慎受伤,立即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伤口。(切忌用盐水或米酒冲洗伤口,以免加重伤口感染),再用碘伏消毒伤口后立即就医。有皮肤或口腔伤口者,应避免下海游泳和戏水。

2、安全处理海鲜:处理鱼虾蟹贝时佩戴厚橡胶手套,避免皮肤被虾枪、蟹钳、鱼刺刺伤。加工工具要彻底清洗消毒,生熟食材严格分开,海鲜务必彻底煮熟。

3、警惕感染信号:牢记“伤口剧痛远超损伤程度”是创伤弧菌感染的一个极其关键和典型的危险信号。若受伤后出现伤口红肿加剧、肢体麻木、发热寒战等症状,无论伤口大小,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有“海水接触史”或“海洋动物刺伤史”。

4、高危人群慎行:慢性肝病、糖尿病、免疫低下、长期酗酒者等是感染创伤弧菌的高危人群,台风过后应尽量避免去海边,也尽量不要自行处理海鲜,这类人群感染后病情进展快、肢体坏死率和病死率高。

医生提醒:切忌心存侥幸、被刺伤后需立即就医清理

急诊创伤中心冯杰荣团队介绍,每年都会接诊创伤弧菌感染患者,患者多为接触水中的鱼虾蟹贝壳等海洋生物被刺伤。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于鲜活的野生海产品,特别是鱼类的鳍、尾等尖锐部位,海滩残留的贝壳碎片等均容易造成深部刺伤。当创伤弧菌经外伤伤口进入体内感染后,轻者局部红肿热痛;重则会出现组织溶解坏死、坏死性筋膜炎,感染得到不及时控制,将会演变成败血症等全身感染,危及生命。创伤弧菌感染,发病急、进展快,重症病例往往需采取截肢等极端措施以保全生命。

中秋国庆双节,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急诊创伤中心团队祝愿大家既能享受海滨乐趣,更能牢记防护要点,让“隐形杀手”无机可趁,欢度假期时光。

文、图 | 记者 杨苑莹 通讯员 何丽娇 冯杰荣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